天天看點

奴隸出身的皇帝,大字不識一個

在混亂的南北朝時期之前,還有一個更加混亂的五胡十六國時期。

縱觀曆史,我們實在不能說,三國後司馬氏成為天下之主,對于國家來說是一件好事。五胡亂華後,西晉滅亡,在五胡十六國諸國混戰期間,除漢地江南、荊湘地區有東晉控制之外,北部和西南部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其中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因而這段時期被北魏史學家崔鴻命名為“十六國”。

奴隸出身的皇帝,大字不識一個

而後趙開國皇帝石勒,就是其中一位最傳奇的皇帝。

石勒的父親是匈奴别部羌渠部落的小頭目。西晉太安年間,并州饑荒,社會動蕩,石勒與一同做佃客的胡人逃亡,正趕上晉建威将軍把各部胡人抓到山東去賣掉換取軍饷,年方二十的石勒也在被掠賣者中,一路饑、病,輾轉到山東,被賣到茌平縣為奴。或許是石勒比較讨主人喜歡,不久之後,主人師歡就下令免除了他的奴隸身份。

奴隸出身的皇帝,大字不識一個

作為奴隸,石勒大字都不識一個,史書記載,石勒叫人讀《漢書》給他聽:

石勒不知書,使人讀《漢書》。聞郦食其勸立六國後,刻印将授之,大驚曰:"此法當失,雲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賴有此耳!"

由此可見,石勒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對于帝王的謀略還是很有一套自己的心得的。

這個“文盲”還十分關愛文人,他還是國小與考試的發明者。盡管國小在商周時就已經存在,但如同大學一樣,到了西漢時才得到完善。國小也是在石勒興建教育時期才正式确立。可見,後趙時期,國小才真正起到了基礎教育兒童的作用。

奴隸出身的皇帝,大字不識一個

石勒的成長壯大之路,一是注意吸收各族優秀人才,納為己用,二是認同華夏曆史傳統,積極效法漢晉制度。這種文化心态和制度取向,所起的作用更為關鍵,影響也更為深遠。

正是因為石勒認同華夏曆史傳統,并且主動效法,身體力行,後趙才能消滅衆多割據政權,實作西晉滅亡後北方大部分地區的統一。而這種成功反過來又證明了華夏曆史文明的強大生命力。它表明在十六國時期,内遷邊疆民族的華夏化是曆史的大趨勢。

司馬光評價道:“勒以淵聰殘隸,崛起皁枥之間,連百萬之衆,橫行天下,斵喪晉室。東擒茍晞、北取王浚、西逐劉琨、南舉兖豫,皆如俯拾地芥……不有過人者能如是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