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獨屬于外婆的煩惱:幫女兒帶娃我後悔了,卻無法說出口

文|秘籍君

在家帶娃的時候,我發現小區裡有一多半帶娃的都是老人。要麼是孩子奶奶,或者是孩子外婆。那些在城市裡長大的獨生女,結了婚生了娃,為了避免婆媳沖突,特意請親媽來幫忙帶孩子的,太多了。

按理說,親媽幫忙帶娃,中間有什麼沖突都好說,日常相處也更輕松愉快。做女兒的就是這麼想,才請老媽過來幫忙的。

那些獨屬于外婆的煩惱:幫女兒帶娃我後悔了,卻無法說出口

可你知道作為帶娃的外婆,心裡是什麼滋味嗎?

◆一位外婆的心聲:我帶娃都帶得抑郁了,可也還得咬牙撐下去

這是我在娃兩歲多時遇到的一件事,現在娃都大班了,這事我一直記到現在。

那天我帶孩子去外面常去的廣場上玩。廣場上人不多,隻有幾個健身器材。我把娃放在扭扭機上玩,無意中聽到了一番對話。

準确地說,是一位外婆,在跟她的老姊妹吐槽自己帶娃的煩惱。

吸引我的,是那句“我應該是抑郁了,可抑郁了有啥辦法,孩子還得繼續帶”。

老年人也用上了“抑郁”這個詞,這讓我頗為意外,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後來聽她講的,大意是幫女兒帶娃,心裡很壓抑,可因為是自己的親閨女,她不好說什麼,隻能繼續帶下去,但不開心是真的。

說實話,就在那會兒,我跟這位外婆産生了共情。因為,作為一名年輕媽媽,我全職帶娃也帶得有些抑郁,她作為一個老人家,從老家來到城市,身邊沒什麼同齡朋友,環境不熟悉又每天面對孩子的吃喝拉撒,不開心的幾率比我更大。

◆外婆們幫忙帶娃,讓她們郁悶的點在哪裡?

女兒不心疼媽媽,還總跟自己鬧沖突

有的女兒在家裡嬌生慣養,等生了孩子把老媽叫去照顧孩子,因為依賴慣了媽媽,脾氣又任性,就總會和老媽吵架。

婆媳之間相處,因為生疏,還保有一份客氣。但親母女相處,有啥說啥,看似直白坦蕩,卻也傷人。

我姑去我表妹家照顧孩子一段時間,就說實在受不了,她倆都是火爆脾氣,因為孩子的事能立刻開吵。雖說今天吵架明天和,但天天這樣也受不了。

那些獨屬于外婆的煩惱:幫女兒帶娃我後悔了,卻無法說出口

而且表妹也懶,覺得老媽就是自己的依靠,孩子全交給老媽帶。連晚上給寶寶哄睡都是我姑來。

我姑怪我表妹不懂得心疼老媽,多次想要走,但因為心疼女兒一個人帶娃累,又拖延着,很糾結。

丈母娘和女婿難相處

都說婆媳難相處,其實丈母娘和女婿之間也有這問題。一位當外婆的和女兒處得挺好,但總和女婿鬧别扭。

女婿嫌丈母娘管得多、又嫌她不會科學養娃,丈母娘嫌女婿懶,回到家什麼都不做,甩手掌櫃一個。

女兒心疼媽媽,但也有點偏向丈夫,就總是讓自己老媽遷就自己老公。老媽不樂意,我一大把年紀了,還要遷就他?但看女兒為難的樣子,也隻能将就着過。

那些獨屬于外婆的煩惱:幫女兒帶娃我後悔了,卻無法說出口

當然,老媽幫忙帶娃,和女兒相處和諧的也大有人在。但為啥有些外婆就總是委屈壓抑?

我覺得,一方面跟女兒女婿的态度有關系。如果女兒從小嬌寵到大,她不就容易站在自己媽媽的立場看問題。女婿的态度又大多受自己老婆影響。

從另一方面說,外婆們如果是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型的,太為女兒女婿們考慮,他們沒有體會到自己帶娃的辛苦,也就做不到了解老人的付出。

是以,想要改善處境的外婆們,一是要多溝通,心裡不舒服了就和女兒直接說,别悶着;二是要狠心,給自己安排好休息時間(比如周末和晚上時間)讓女兒他們也有機會鍛煉成長。

【話題讨論:你家裡是誰帶娃?你們相處得還好嗎?】

進階育嬰師,心理咨詢師。懂養育懂心理,也關注寶媽自我成長和家庭經營,力當媽媽們的貼心人。

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