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時名揚中外的雙槍老太婆,解放後為何卻被槍決?

功不能抵過,過不掩功。

讀過小說《紅岩》、看過電影《烈火中永生》、電視劇《解放大西南》的人,很多都對"雙槍老太婆"這個藝術形象留下了深刻印象。隻是如果仔細推敲這個形象的相關事迹,确實也有一種令人眼花缭亂的感覺,東北抗日、川東遊擊、終受槍決,這個人生軌迹是怎麼連接配接起來的?

會産生這種混亂感并不奇怪,因為在藝術作品中,那個時代著名的"雙槍老太婆"原本就不止一個。《紅岩》和《烈火中永生》中一槍崩了叛徒甫志高、大快人心的雙槍老太婆,是以共産黨華蓥山遊擊隊女隊員陳聯詩、鄧惠中、劉隆華等人為原型糅合塑造。而《解放大西南》中的雙槍老太婆,其原型則來自前期抗日、後期反共的遊擊領袖趙洪文國。

痛恨侵略者的萌芽

趙洪文國是滿族鑲黃旗人,出生地在遼甯省的岫岩縣。她本姓洪,趙字則是出嫁後冠的夫姓。在日寇侵略之前,趙家算是殷實人家,還曾主持建立過當地的國小。

抗戰時名揚中外的雙槍老太婆,解放後為何卻被槍決?

1931年"九·一八"巨變時,趙洪文國已經過了花甲之年,但她們一家卻仍然投身到了抵抗日寇的行動中去。她的三子趙侗四處奔走,做演講、搞宣傳,最後拉起了一支"少年鐵血軍";趙老太自己則變賣家産換經費,親力親為為隊伍購買物品,并把自家大宅作為據點,搜集日僞情報。

在伊斯雷爾·愛潑斯坦所著的那本《人民之戰》中,就記錄了趙老太為鐵血軍購買武器、運送物資的細節過程。愛潑斯坦出生于波蘭,長期為美國合衆社、《紐約時報》等媒體撰寫報道,秉持着對中國反侵略戰争抱有同情的第三方角度,作者對這位中國老太的行為也是深有敬意的。

1934年,日軍探知趙家大宅就是鐵血軍的重要據點,于是一把火将趙家十六間祖宅燒成灰燼。這一年的8月,暫時居住在趙家堡子的趙洪文國一家六口被日僞軍抓捕,投入監牢;同時被抓的還有趙氏家族,受到牽連的鄉親多達300餘人。

抗戰時名揚中外的雙槍老太婆,解放後為何卻被槍決?

在關押期間,日僞對趙老太威逼利誘、謀求"合作",但趙洪文國異常頑固不為所動。如果不是此時趙侗抓到了大漢奸姜仁傑,逼得日僞不得不交換人質,趙老太太的結局極可能是被僞軍秘密處決。

家業被毀,九死一生,趙家對日寇的仇恨更進一層。脫離牢獄之後,趙洪文國繼續投身抵抗侵略的事業,兒子趙侗後成為抗日鐵血軍總司令。到了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時,這支隊伍已經壯大到兩萬餘人,還曾經創下首次擊落日機的壯舉。

積極抗日,以教育來抵制文化侵略

在抵抗日軍入侵的行動中,趙老太太母子都非常重視宣傳文教的作用。趙侗能言善辯,常常對公衆演講宣傳,喚起人們對日寇的仇恨和守土愛國的熱血。趙洪文國還買了印刷機器,把抗日宣傳的資料大量印發廣泛傳播,日僞對此相當頭疼。

抗戰時名揚中外的雙槍老太婆,解放後為何卻被槍決?

另外,他們組建的抗日鐵血軍中,學生占有很大的比重,文化素質較高。當時東北的教育大環境不容樂觀,關東軍在東三省實行奴化教育,禁止國小生學中文,而必須學日語,"亡其國,必先亡其史"的用心簡直昭然若揭。

為了在教育戰場抵抗侵略,鐵血軍對文化的教授也很重視,趙洪文國還拿出家産,把戰亂中損壞的趙家堡子國小重修起來,并親自在學校教授國文。後來,為了家人安全起見,趙洪文國攜帶家人轉居北平,繼續宣傳抗日并籌措槍彈。多年持之以恒的抗日行動讓她聲名鵲起,人們提到她時總是尊稱一聲"趙老太太"。

不過,這時候的趙洪文國是否已經有了"雙槍老太婆"的外号,則沒有過硬的證據。不論是東北時期、北平時期,還是後來南下武漢、西入陪都,關于"趙老太太"的媒體宣傳和照片留下不少,但明确提到"雙槍"的,卻基本完全找不到。是以也有人認為,趙洪文國擅長雙槍這一說法,其實是電影《拂曉槍聲》的藝術加工,隻是随着她的事迹傳播,人們難免把曆史真實和藝術創作混為一談了。

抗戰時名揚中外的雙槍老太婆,解放後為何卻被槍決?

也是在這個時期,趙侗率領的隊伍被編入八路軍晉察冀軍區,趙侗被任命為獨立第五支隊司令員,趙洪文國的職位則是參謀長。然而共同抗日的立場卻并未能彌合兩者理念上的巨大分歧,此後趙家母子先後出走重慶、刀兵相向,在此刻已經埋下了種子。

轉變,被收入國民黨麾下

1938年,趙侗與八路軍決裂,隻帶了十幾個親信出走。其時趙洪文國在武漢被國民政府奉為上賓,宋氏三姐妹、何香凝等女界名人題詞贊為"全國婦女之楷模"、"民族之母",陳嘉庚、盧作孚對她深表歡迎,馮玉祥稱贊她是"女中豪傑",冰心與陶行知合編《趙老太太》,歌頌她在抗戰中的貢獻。

抗戰時名揚中外的雙槍老太婆,解放後為何卻被槍決?

趙氏母子前往重慶後,更是受到蔣介石親自接見。據傳,蔣公曾為趙老太太親筆題詞"遊擊隊之母",還有傳言說兩人結拜當了姐弟。此外,蔣給趙侗的官銜是"冀熱遼邊區第二路綏靖總指揮部"少将司令官(無論官銜還是軍銜,都比聶榮臻任命的支隊司令大得多了),他随即進入中央訓練團黨政班受訓。

然而1939年底,趙侗在國共摩擦的大環境下,死于與八路軍120師的戰鬥,同時喪生的還有他的妹妹趙理智。至此,趙老太太與中共之間的仇恨更新到最高點,但并未直接沖突。此後,趙老太太緻力于抗日軍烈屬的撫恤與返鄉事宜,1948年的報紙有《"遊擊隊之母"有功抗戰今受餓》的報道,可見她自己的日子過得并不算如意。

然而當百萬雄師過大江、攻守易勢的當口,蔣公卻又想起了這位被稱為"遊擊隊之母"的老太。蔣介石任命其四子趙連中為"西南反共遊擊軍第二路綏靖縱隊司令",給錢給槍讓他們拉隊伍、打遊擊。

抗戰時名揚中外的雙槍老太婆,解放後為何卻被槍決?

重慶解放前五天,蔣經國還親自接見他們;甚至蔣介石去台灣前,仍不忘給趙洪文國留手谕,要她"奮起抗日精神,發揚遊擊經驗,擴充川滇黔反共大軍……複興中華,樹立新功"。

有喪子喪女之仇,又有蔣公撐腰,趙老太太很快在重慶招兵,開始在四川什邡紅白場一帶盤踞活動。而對于這位有過抗日資曆、統戰經曆的老太,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專門訓示要盡最大努力争取,不讓她走上絕路。為此解放軍多次派人說服,承諾既往不咎,在接觸戰鬥中也往往留有餘地,并不窮追猛打。

然而趙老太又一次證明了她的死硬作風,所實行的土匪做派更是将自己徹底擺到了人民的對立面——她的兒子和女婿都願意選擇投降起義的道路,堅決拒絕的是她自己。不僅如此,她還在10天之内殺害了征糧隊員、靠近共産黨的農民群衆200多人,并煽動殺害了與國民黨第十六兵團談判的解放軍代表。

抗戰時名揚中外的雙槍老太婆,解放後為何卻被槍決?

1950年,在率隊攻擊什邡縣城的戰鬥中,趙老太兵敗潛逃,并很快被剿匪部隊抓獲。由于她的知名度夠高,周總理從北京打電話來,希望念在抗日于國有功的份上能刀下留人。然而她在當地民憤太大,尤其是被害者身後的200多個家庭無法接受,終被判處死刑槍決。

趙老太母子被執行死刑後,毛主席親自批示要善待家屬,趙連中的妻子和孩子得到了釋放,後來前往香港不知所蹤。縱觀趙洪文國跌宕起伏的一生,抗日有功,民族大義上并沒有什麼可以非議的地方;然而内戰時期囿于蔣公的"知遇之恩",頑固站上違逆曆史潮流的戰車,更有甚者,對同是中國人的農民群衆舉起了屠刀。這其中的功過是非,不得不一分為二才能看得分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