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拯救母親的眼睛,愛才有方向

文/吳德君(土克馬)

感謝醫生無私的幫助,1%的希望100%的努力換來了奇迹——

拯救母親的眼睛,愛才有方向

拯救母親的眼睛,愛才有方向

土克馬•母親的光

母親住在鄉下,我工作住在城裡。母親最怕給子女添麻煩,總說年紀大了事多,什麼事都喜歡自己一個人扛着,一生都這樣要強。

一次,母親挑着擔子坐車到武漢來看兒子。“大老遠的帶這些東西不嫌重不嫌累嗎?”我責怪母親不該這樣做。這次,她沒有絮絮叨叨,“我有點不舒服”,說着捂着眼睛去房間休息了。

我打開編織袋,裡面像往常一樣,裝的都是新鮮蔬菜和大米。

很快,房間裡傳出了母親的呻吟。

我敲門問,“怎麼了?”她說,“沒事”。床的吱吖聲和母親的呻吟聲交織在一起。我還是推開了房門,母親說眼睛疼不礙事,過一陣子就好。

平時疏于關心母親。因為我知道,母親是一個堅強的母親,凡事喜歡一個人來扛,雖然母親已年近7旬了。

一聽到母親的眼睛都疼了一個多月了,每次都靠吃止疼藥維持,我就生氣。原因是她擔心拖累我怕我花錢。這次,我偏偏不答應,不能再讓她作主了——我堅持要帶母親去醫院檢查。

淩晨5點多,我和母親趕到醫院,挂了鄒教授的專家号。

檢查結果很糟糕,母親的左眼接近失明,眼壓高神經都燒斷了;右眼怕是也保不住了。雙眼遠視,既是青光眼又有白内障。

鄒教授建議保守治療控制病情,說手術風險太大了,然後指着診室外幾個哭哭啼啼的手術效果不佳的老太太。母親知道年紀大身上病多,為了不拖累死我們幾個子女,堅持要保住眼睛不失明。

一問,保守治療也免不了會雙眼失明。一旦手術(手術難度太大)不成功就再也看不見東西了,費用大概2萬多。

“一把刀”鄒教授不接母親的手術。母親害怕極了。

我是個不想麻煩别人的人,其實,醫院眼科的王博士再熟悉不過了。但是,母親的眼睛不能“毀”在我手裡。晚上8點多,我帶着全部檢查資料到王博士家裡,讓她想辦法救救我母親的眼睛。

第二天早上,她打電話告訴我,手術她和商教授接了,讓我安慰母親不要擔心,她們會竭盡全力搶救一隻眼睛。我知道,搶救有風險,手術需謹慎。

母親擔心錢花了眼睛瞎了。沒有跟兄弟姊妹3個商量,決定給母親動手術。

知名醫院動手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床位、手術安排時間、病人飲食、用藥、手術方案等,這些王博士都在替我操心。在進手術室之前,我忐忑不安地在風險協定書上簽了自己的名字。

母親躺在手術室台上……假如,母親雙眼失明了,我該怎麼辦?心裡裝着的石頭始終落不了地。

半個小時後,母親被醫護人員推出手術室。王醫生給了我一個微笑,“手術很成功,把母親照顧好”。說着,又進了手術室。她們一天要做十多台手術,時間很緊。

三天後,母親蒙着紗布的眼睛被拆開了。我問母親,“感覺怎麼樣”?她緊張又害怕,“兒子,我看不見了”。

我急忙把王醫生拉出病房,告訴她,“你已經盡力了,決定是我做的,結果由我承擔”。王醫生笑了笑,沒有吭聲。

王醫生剛走,我回到病房,讓母親合上雙眼,靜躺休息。并在一旁安慰母親,“您不是常說,世上沒有邁不過的坎,度不了的難嗎”……

下午,母親的眼睛有了亮光,視力從模糊逐漸變得清晰。手術是成功的,我和母親都很高興。

出院一結算,整個手術費隻花了12306元,除去農村醫療合作和機關大病醫療保險報帳,實際手術花銷不到4000元。

感謝醫生無私的幫助,1%的希望100%的努力換來了奇迹。

我的母親對我們4個子女是無私的,錢一塊一塊地攥着,攥成100元大鈔了,誰家有困難,都會貼補着用,對自己近乎苛刻,一分錢的花銷都要精打細算。自己病了,自己累着了,都不會告訴我們,喜歡一個人獨自承受,總不給我們添麻煩……

我在想,母親用一生的付出愛我們,為人子女,千萬别疏忽了對母親的愛,因為點亮母親的眼睛,母愛才能繼續照亮我們成長的道路。(全文1500字)

結束語:本文是土克馬吳德君(無小可)原創榮譽出品,轉載請聯系作者。

拯救母親的眼睛,愛才有方向

土克馬•吳德君的母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