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淞滬會戰時,這位日本将領反對向上海增兵,若聽了他的,華夏危矣!

上個世紀,我們的地球遭受了兩次世界大戰,一戰有被譽為“絞肉機”的凡爾登一役,而範圍更廣、規模更大的二戰則擁有更多殘酷的戰役,比如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諾曼底登陸,還有發生在咱們中國的淞滬會戰。

慘烈的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始于1937年的8月13日,一場戰役從炎炎夏日一直打到了初冬。在這三個月有餘的時間裡,中日雙方共投入了百萬兵力,死傷人數也超過了30萬人,可謂是慘烈至極。

淞滬會戰時,這位日本将領反對向上海增兵,若聽了他的,華夏危矣!

此次戰役,是中日雙方在盧溝橋事變後的第一次大型會戰,也是中國抗戰曆史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當時,日寇氣焰嚣張、咄咄逼人,面對在人數上占優勢的國軍也不計後果地增兵,意欲用首戰告捷來重挫對手的信心。

不過,事情并沒有完全按照日本侵略者心中計劃得那樣發展。盡管他們最終拿下了上海這座要塞,但作為一個彈丸小國的他們也付出了損失4萬兵力的代價,而且這場持續三月的鏖戰,也激起了中國各地人民對于日本侵略者的反抗。如果說,盧溝橋事變是全面抗日的标志,那麼淞滬會戰就是全面抗日的真正開始。

淞滬會戰時,這位日本将領反對向上海增兵,若聽了他的,華夏危矣!

是以就此看來,淞滬會戰,無論是對于中方還是日方,都是一場意義重大的戰役,日軍甯願損失上萬兵力也要拔下占據機場、鐵路以及國民經濟的上海要塞,中方更是如此。可在這場拉鋸戰中,卻有一位日本将領反對增兵,看似要将勝利拱手讓人,實則用心更加歹毒。

激進還是保守?

這位日本将領就是石原莞爾,在淞滬會戰的初期,就是他提議不要向上海戰場增兵的。其原因,既不是因為他是一個有人文精神的好軍官,也不是因為他膽怯自己國家的軍隊會遭受敗仗,是以蒙羞。他的野心甚至比主張增兵的那群人都大。

淞滬會戰時,這位日本将領反對向上海增兵,若聽了他的,華夏危矣!

當時的日本,在對華政策上主要分為兩派,一為激進一為保守。激進派顧名思義,就是企圖利用暴力手段在短時間内逼迫中國政府投降。而保守派則是在侵略中國的前提上,将戰争控制在地區化局部化,不擴大整體的戰事。

這兩種想法,其一我們很是能了解,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之後,全面西化,連稱呼都改成了“東洋人”,意圖脫亞入歐。而學習先進文化帶來的國力強盛,也讓偏居一隅的島國日本野心膨脹,在侵占了北韓之後,便開始觊觎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我們。

而且,在發動侵華戰争前的禦前會議上,主戰的激進派還曾向天皇誇耀到日本可以在一個月内侵占神州大地,連身為皇族的閑院親王都不相信,給他改成了三個月。

淞滬會戰時,這位日本将領反對向上海增兵,若聽了他的,華夏危矣!

由此看來,主戰派對于自己真的是信心滿滿,是以在面對淞滬會戰日軍久拿不下的僵局時不計後果的增兵。對此,保守派的石原莞爾和激進派的日軍将領東條英機爆發了數次争吵,石原莞爾甚至斥責其隻有一個上等兵的戰略意識。

不過,石原莞爾所在的保守派最終還是失去了話語權。日軍已被先前在東亞地區獲得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在戰場上又殺紅了眼,嗜血成性促使着他們前仆後繼地投入戰場,造就了慘烈的淞滬會戰。

笑面虎,最可怕

那麼,石原莞爾到底是為了什麼才不主張擴大在華戰争?又為什麼被評為比“激進派”野心更大呢,這就得慢慢說來。

首先,當時的世界局勢是,中國的東北三省淪陷,接壤的北韓也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在整個東方,日本需要面對的敵人就是蘇聯紅軍和我們中國。而相較于剛剛脫離封建社會的我國,蘇聯顯然是一個更強大的敵人。

再者,當時的中國雖說名義上有着國民政府在管理,但實際上,東北淪陷,各地軍閥割據,整個國家其實相當松散。而且因為我們的現代科技發展較為遲緩,部分地區還隻能靠步行增兵,作戰能力有限。

淞滬會戰時,這位日本将領反對向上海增兵,若聽了他的,華夏危矣!

是以,一個計劃便在石原莞爾等保守派人的心中浮現。先前他們已經嘗到了東北三省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的甜頭,之後更是要利用中國資源豐富的特點,将中國作為自己的根據地、大倉庫。在守住已有的東三省的情況下,蠶食瓜分中國的剩餘地區。

如此一來,後果就很可怕了。割據各地的軍閥肯定都是優先保護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會貿然地對有局部戰争出現的地區出兵。而且此舉是為了放長線釣大魚,通過接連不斷的小動作躲開蘇聯、英美等大國的視線,并讓中國一步步淪陷,直到中國成為日本囊中之物,日本再揮劍北上,和蘇聯決戰。

淞滬會戰時,這位日本将領反對向上海增兵,若聽了他的,華夏危矣!

可是淞滬會戰的激烈鬥争,徹底損毀了日本人的計劃。割據的軍閥放下前仇恩怨開始合作,中國上到政府下至平民也開始積極抗日,遊擊戰和消耗戰的開始,讓彈丸小國日本力不從心,“三個月占領中國”的狂妄承諾也化為泡影。

尾聲

俗話說“驕兵必敗”,而日本已經遠遠超出了驕傲,成為了癫狂。不過這些極力主戰的日本将領也遭受到了來自現實結果的狠狠打擊,珍珠港事變後,太平洋戰争開始,來自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的巴掌,噼裡啪啦地如同雨點揮在他們的臉上,不知道他們是否對自己的世界地位有了清楚的認知。

淞滬會戰時,這位日本将領反對向上海增兵,若聽了他的,華夏危矣!

最終,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後,正義的裁決也落在了這群瘋狂的侵略者身上,曾和石原莞爾争執數次的東條英機,在恐懼中走上了絞刑架。

至于石原莞爾,雖然他因為後期被排擠出日本軍事權而免除一死,但在日本投降的整整四年後也因病去世,生前還寫信給麥克阿瑟,聲稱自己愛好和平。真是極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