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鹹豐二年(1852年)中旬,洪秀全率領的太平天國軍隊由廣西進入湖南,随後攻克道州、郴州,西王蕭朝貴自請以輕兵智取長沙,他率兵不走耒陽、衡陽正道,而是繞道山間小路,從永興、攸縣、安仁、茶陵、醴陵,很快兵臨長沙城,将長沙城南門外高地妙高峰占領,猛攻長沙,可惜在這次激烈的戰鬥中,西王蕭朝貴不幸中彈犧牲,進攻長沙擱淺。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太平軍因進攻長沙受阻,改道甯鄉進攻益陽,在此占用民船30餘艘,後聚船3000餘苦練水兵,并圍攻嶽州(今嶽陽),并一舉占領。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嶽陽位湖南東北部,北隔長江,與湖北相望,是兩楚咽喉的水陸交通險要,是湖北省門戶的軍事重地,占據着重要戰略位置,一直以來,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清初的康熙十三年,吳三桂曾與清軍在嶽陽鏖戰,結果失敗,使吳三桂政權灰飛煙滅。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此番太平天國占領嶽陽,随即船隻增多,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水師,從此在長江兩岸,往來自如,水陸長驅,勢如破竹,一改從前主要是靠敢于犧牲,奮不顧身的精神來支撐,他們利用大船裝運軍隊,遠遠比以前兩隻腳走好得多了,自此從嶽陽啟程,千舡健将,兩岸雄兵,破金登響,沿路凱歌聲,水流風順,計數日駐營武昌鹦鹉洲。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這一年的春節期間,鳥槍換成大炮太平軍,水營“千船健将,兩岸雄兵,一會兒就盡泊對岸鹦鹉洲,桅樯林立,太平軍在船戶唐正财指導下,“聯舟為二浮橋”,即“用艨艟大艦排擠江心,取鹦鹉洲木條,漢陽城内闆片,面搭浮橋”, 太平軍攻陷漢口,将“所獲财物千萬計,搬運入船,逐搭浮橋貫以鐵索,直達武昌。”“上由鹦鹉洲至白沙洲,下由南岸嘴至大堤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叩打着武昌城的大門。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晚上的時候,太平軍掘文昌門道地到武昌城下,牆足有大木樁排立極堅,以巨斧砍伐之,巡撫常大淳率屬官齊集城上,用四百人挖内濠,引水注滿,後來,太平軍挖道地用櫃盛裝火藥轟裂城牆,城牆一倒,太平軍八人揚旗先登,見垛口疏落,複四圍乘梯攻入,兵勇紛紛走避,武漢城陷,此時殺聲喧哄,城中鼎沸,太平天國占領武漢。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短短二十來天時間,太平軍便占領華中重鎮武漢,此時正值春節期間,洪秀全下令“官兵不留,百姓勿傷。”此時,人山人海的群眾焚香供桌夾道相迎,家家戶戶門上張貼“順”字。太平軍在歡呼聲中進城,入城後釋放了罪囚,晚上三鼓,太平軍執械明火巡街。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這是太平軍金田起義以來,攻克的第一座省會級城市,是以格外的重視,洪秀全舉行了隆重的入城。這年除夕,洪秀全下令營太平軍配置設定一頭豬,一隻羊,錢數貫,歡度除夕,一時全民慶賀,武漢城内爆竹如雷,街巷地上爆竹紙孔有一寸多厚,可謂是度過一個最快活的春節。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接着,太平軍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打土豪,三五成群,入大戶人家搜刮财物,自古王賊不兩立。進城的太平軍将士,首先搜捕頑抗和藏匿的清朝文武官員,他們的家财盡被抄沒,送進了聖庫。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占領武漢後,太平天國進行了全面動員擴大軍隊,對群眾規定了許多創造性的措施:首次将他們按性别、年齡和身體健康現狀等檔次分别送入各館:凡年在16至50歲的男子入正牌館當兵作戰;在此年齡外的老小編入牌尾館,女人編入婦女館,有疾病者編入能人館,聾啞盲殘缺人等編入老疾館。每25人設一館,完全按軍隊編制,每館設兩司馬,以上分設卒長、旅帥等各級軍官,便于管理。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同時,對隊伍定量供應,人人有份。每人每天發油1小杯、谷3盒,定量供應。全部實行軍事化管理。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随後,編好隊伍,統一服裝,統一形象,太平軍傳令駐城外已入營者,一律穿短裝挂号布,在館的男子一律剪辮留發,還隻能穿短衫。那些穿着長衫的武昌漢子,就得被剪去下截,胸前背後縫上黃布,且在上面寫有“天軍”、“沖鋒伍卒”或在某館等字樣。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太平天國在武漢的這個春節,通過動員、發展、擴張、編隊,訓練,由攻克武漢時,全部占領轄區時的區區幾萬人的部隊,到離開武漢的時候,猛增至五十萬大軍,水陸兩路,浩浩蕩蕩地沿長江東進,接連不斷攻克安慶、九江等城市,湖口戰役使湘軍領袖曾國藩差點跳江自殺,一個月後占領六朝古都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随即展開北伐及西征,其疆域最廣闊之時曾占有中國半壁江山,其勢力發展到18個省,太平天國實際控制的區域發展到23個府州,總共面積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裡。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太平軍在武漢過完新年之後,于鹹豐三年正月初二(1853年)自動放棄武漢,城外各營太平軍由浮橋過漢口,東門外千餘太平軍薄暮始渡江。水營之船載兵員、辎重,順流而下。盡管清軍主帥向榮親自督軍,堵截水營,也不得不發出哀歎,太平軍“壓江而下,尤為迅捷,我兵步行,迫于奔命,勢難趕上。”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太平軍占武漢,度過最快活春節,軍隊猛增數十萬,20天後建國定都

武漢之戰後,洪秀全上司的這支太平軍,可謂是裹挾着風雨雷電之勢,一路勢如破竹,把清軍的所謂八旗兵、綠營兵等正規部隊打得抱頭鼠竄,清廷感覺到末日就要來臨了,鹹豐病急亂投醫,緊急升湖北提督向榮為“欽差大臣”,專責兩湖軍務;升兩江總督陸建瀛為“欽差大臣”,防衛安徽、江蘇;升河南巡撫琦善為“欽差大臣”,駐守湖北、河南;升雲貴總督羅繞典為“欽差大臣”,專守荊襄之地。四個“欽差大臣”共防太平軍,可謂空前絕後,但分兵四守,結果自不待言。僅僅20天後,太平天國建都南京。此時,太平天國進入了軍事最強盛的時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