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一則七擒孟獲的故事,說的是諸葛亮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削除地方割據勢力,采取了著名的南征軍事行動過程中,采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戰略,對當地豪強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最終使他心服口服,真正服輸,不再為敵,諸葛亮此舉既籠絡了地方首領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銀、丹、漆、耕牛、戰馬。軍資所出,國以富饒,從此後方南中境内保持安定,使他能專事北伐中原的故事。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然而,在近代的戰争中,有一名國軍中将,在土地革命時期的國内革命戰争年代,也被俘了三次,而且由于紅軍奉行優待俘虜的政策,出于統戰等目的,把他釋放了二次,主要是希望他迷途知返,不打内戰,不與人民軍隊為敵,結果他執迷不悟,最後一次牢底坐底病逝監獄中。
此人名叫劉嘉樹,别号智山,湖南益陽人,祖籍湖南攸縣,生于1903年,1923年冬到廣州,考入大學營軍政部陸軍講武學校學習,後該校并入黃埔軍校,編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六隊學習,先後畢業于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和陸軍大學特别班第二期。
劉嘉樹從黃埔軍校畢業後,進入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中擔任見習排長,他在部隊中表現出色,很受上級重視,很快就被提拔為連長,不久後又升任南昌憲兵營營長。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南昌起義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的第一槍,在南昌起義的過程中,劉嘉樹奉命率領憲兵營“圍剿”起義軍,結果由于貪功冒進,最終兵敗被俘。原本劉嘉樹以為自己的軍事生涯就此為止了,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當了俘虜後,被起義軍帶着上了火車,但起義軍并未太為難劉嘉樹,最終把他放了回去。
劉嘉樹重回國軍之後,隐瞞了被俘的曆史,仍然得到了上級的重用,不久後即被提拔為副團長,不久之後便前往江西“圍剿”紅軍,當時,紅軍開始了攻勢淩厲的第三次反“圍剿”,劉嘉樹被紅軍包圍,他再次當了俘虜。
據《蕭克回憶錄》中記載,當時擔任紅五師師長的蕭克,他在一份俘虜名單中居然看到了劉嘉樹的名字。便想起自己曾經在廣州憲兵教練所(黃埔軍校分校)時,蕭克被分在第二大隊,有個黃埔一期生的隊長兼教練叫劉嘉樹,曾手把手地教授蕭克戰術操練和隊列操練,而且,蕭克與劉嘉樹還有着不錯的私交,當初蕭克讀的那些兵書,就是劉嘉樹借給他的。蕭克畢業時,要乘火車傳回湖南,還專程找劉嘉樹開了一張免費乘車的證明。
蕭克想,會不會是當年的老師?他不敢貿然确認,他就去找到那個人,果然是他,當年的劉嘉樹隊長。劉嘉樹顯然也認出了蕭克,老師成了學生的俘虜?昔為座上客,今是階下囚啊。當時場面有點尴尬,不知道該說什麼。
如今,兩人雖然各為其主,但畢竟師生情分是抹不掉的,蕭克讓人給劉嘉樹松綁,既然都已經是俘虜了嘛,便按照紅軍的規定給了他一些優待,征求他自己的意見,想參加紅軍的留下,不想參加的發盤纏走人,而劉嘉樹想回家,蕭克還專門命人送給劉嘉樹一塊光洋讓他離開,他對自己當年的這位學生充滿了感激之情。
照理說,二次被俘都被紅軍給釋放了,應該是迷途知返,不再與我軍為敵,但是,劉嘉樹卻好了傷疤忘了疼,他再一次回到了國軍部隊中,并很快被提拔為團長。此後,劉嘉樹先後擔任22師46旅旅長、南京警備司令參謀長等。抗戰爆發後,劉嘉樹擔任第5軍中将副軍長,不久後又升任88軍軍長、34集團軍代副總司令等。
尤其是在解放戰争期間,已經晉升為陸軍中将的劉嘉樹可謂是官運亨通,這個時候,他在南京花費了30根金條買下了一棟别墅,對于普通老百姓是個天文數字,但是對于劉嘉樹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這棟别墅被稱為劉嘉樹公館位于江蘇南京鼓樓區甯海路17号,占地面積901平方米,主樓坐北朝南,高二層,青磚外牆,大坡頂,四坡頂,多邊頂交錯,青瓦。南側中部為半圓形門廊,上為半圓形露天陽台,東南側為突出多邊形,北側2幢平房也均為青磚青瓦,即使是現在看上去依然是十分的氣派。
這時的劉嘉樹曆任湖南軍管區司令兼保安司令、長沙綏靖公署參謀長、第十七兵團司令官等要職,就在這節骨眼上,程潛、陳明仁将軍棄暗投明,通電湖南和平起義,劉嘉樹卻依舊執迷不悟,忘記以前我軍釋放他二次的恩情,率部與解放軍對抗,結果被擊潰,他率第十七兵團和100軍殘部6700餘人逃往越南,遭到越南人民軍阻擊後被迫回竄,盤踞于廣西境内水口關地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在廣西龍州縣平而關再次當了解放軍的俘虜。
真是尴尬透頂啊,丢人丢到家了,第三次當俘虜的劉嘉樹,自然又想起了已經是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第一參謀長的蕭克将軍,他就想找蕭克,再次求助當年的學生。但是,因為工作的不便,蕭克這一次沒有伸出援手,也沒有去過問劉嘉樹的情況了。
他老家有句俗話說,事不過三。人家已經給你幾次機會,把你放回去從頭再來,但劉嘉樹一而再再而三地背信棄義,這當第三次的俘虜的運氣就沒有前二次那麼好了,他隻能老老實實做了俘虜。
更為令人費解的是,成了戰俘後的劉嘉樹,改造并不積極,仍然執迷不悟,屬于死不悔改的類型,就連杜聿明、王耀武這些比劉嘉樹官兒大、名頭更響的黃埔師兄弟都被特赦,相繼出獄,然後又給安排了工作,他在牢裡苦苦熬日子,直到1972年3月3日因腦溢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病逝。
後人歎曰:劉嘉樹倘若能象前二次我軍釋放他時所願,迷途知返,棄暗投明,不打内戰,不與人民軍隊為敵,能早些時候就醒悟過來,何至于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