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歲孩子愛攀比,可能并非虛榮心“作祟”,而是缺乏認同感

明明是三歲的孩子,但是說出來的話,以及表現出來的行為,卻有明顯的攀比迹象。對于孩子愛攀比的行為,大多數父母都是不贊同,也不允許的。在父母心中,攀比行為是虛榮心作祟,容易使孩子誤入歧途,養成不正确的消費理念和金錢觀,甚至還會影響他們的心理發育。

三歲孩子愛攀比,可能并非虛榮心“作祟”,而是缺乏認同感

原則上來說,三歲的孩子理應天真爛漫不谙世事,因為他們的認知和了解能力有限,對于外界很多事情都不懂,不應該生出攀比心理才對。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數落和教育孩子。

這裡要說的攀比心理,不僅僅是針對物質,還有其他方面。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被表揚,也要努力做好某件事被表揚;身邊有人勇敢堅強,自己也要“逞強”;對于學習,也有近乎執念的想法,總想要超越他人得“第一”。

三歲孩子愛攀比,可能并非虛榮心“作祟”,而是缺乏認同感

為何孩子會有攀比心理呢?

其實孩子有攀比心态很正常,尤其是物質上的攀比,這是他們的天性。因為不懂限制心理和行為,是以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物品,難免會心生喜歡。好的地方是,孩子知道不能上前争搶,而是希望父母滿足這一心願。

通過攀比的行為,孩子内心獲得了一定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尤其是被父母滿足後,内心會更加幸福。而且攀比也是孩子融入“社會”的一種方式,孩童的世界很簡單,很多好朋友都是通過“物質炫耀”換來的。

大多時候,孩子攀比心理的産生,就是因為認同感缺失。

三歲孩子愛攀比,可能并非虛榮心“作祟”,而是缺乏認同感

他們想要被同伴認可,想要在父母這裡獲得安全感,僅此而已。是以換個角度去看孩子的攀比心理,會覺得他們也很可愛,隻不過不懂表達而已。

當然,攀比也要差別對待。生活中,三歲孩子的攀比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别人有,我也要有;另一種是我要比别人強。前一種攀比,可能就是小朋友間的“嘴仗”,不想在人前示弱,完全沒有邏輯性可循;但後一種攀比不一樣,孩子産生病态的心理,不管是物質還是學習,亦或者其他方面,總想着超過别人。

是以教育攀比的孩子,也要找對原因,這樣才能讓他們走出“攀比”誤區。

三歲孩子愛攀比,可能并非虛榮心“作祟”,而是缺乏認同感

高情商的父母,用這幾招擊退孩子的攀比心

第一招:改變孩子的認知

從現在開始,要通過言語、行為等方式,改變孩子固有的認知。生活中,要讓孩子明白攀比的一系列壞處,改變他們的心态。很多時候,孩子對攀比并不了解,隻是單純的想要滿足虛榮心,想要炫耀自己而已。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想要變得優秀有很多方法,生活中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會成為小朋友羨慕的對象。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隻要自己能獨立完成,都是優秀的。

三歲孩子愛攀比,可能并非虛榮心“作祟”,而是缺乏認同感

第二招:教會孩子了解剛需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欲望,都有想要和喜歡的物品。帶着孩子去超市,走到賣米面油的地方告訴他:這是生活的剛需品,若是想要填飽肚子,就需要準備充足的大米和食物。緊接着走到玩具區告訴他:雖然這些玩具都很喜歡,但它們隻是生活的調劑品,可以有一兩樣,但無需太多。

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剛需的重要性,弱化其他物品。慢慢的,孩子就會明白需要和想要的概念是什麼。

三歲孩子愛攀比,可能并非虛榮心“作祟”,而是缺乏認同感

第三招:通過自己努力獲得

若是孩子真的很喜歡某樣東西,那父母也不能打擊和阻止他們的心願。但是可以借機“教育”,要讓孩子明白,所有喜歡的東西,都是需要付出“代價”才能獲得的。隻有足夠的努力,才能擁有這些物品,并非向父母撒嬌威脅獲得。

生活中,可以安排孩子做事,把喜歡的物品當作獎勵送給他們。家長會發現,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孩子變得更加懂事,而且還會激發他們的潛力,自信心也會不斷的提高。

三歲孩子愛攀比,可能并非虛榮心“作祟”,而是缺乏認同感

第四招:父母要自查

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言行舉止特别重要,任何時候都要學會自查,不能給孩子留下壞的影響和引導。若是父母有攀比心理,那孩子勢必也會成為喜歡攀比的人,這是言傳身教帶來的影響。

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要做好表率作用,做個低調謙虛有同理心的父母。隻有改正自身的問題,才有資格去教育孩子,要不然會被他們說教和反駁呢。

三歲孩子愛攀比,可能并非虛榮心“作祟”,而是缺乏認同感

總結

孩子已經滋生的攀比心理,父母可以循序漸進的去改正,一定要保持基本的理性。不要坐視不理,更不要嚴肅批評,正确的幹預才能培養孩子的價值觀,讓他們學會理性的消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