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岁孩子爱攀比,可能并非虚荣心“作祟”,而是缺乏认同感

明明是三岁的孩子,但是说出来的话,以及表现出来的行为,却有明显的攀比迹象。对于孩子爱攀比的行为,大多数父母都是不赞同,也不允许的。在父母心中,攀比行为是虚荣心作祟,容易使孩子误入歧途,养成不正确的消费理念和金钱观,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发育。

三岁孩子爱攀比,可能并非虚荣心“作祟”,而是缺乏认同感

原则上来说,三岁的孩子理应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因为他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外界很多事情都不懂,不应该生出攀比心理才对。这个时候,父母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数落和教育孩子。

这里要说的攀比心理,不仅仅是针对物质,还有其他方面。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被表扬,也要努力做好某件事被表扬;身边有人勇敢坚强,自己也要“逞强”;对于学习,也有近乎执念的想法,总想要超越他人得“第一”。

三岁孩子爱攀比,可能并非虚荣心“作祟”,而是缺乏认同感

为何孩子会有攀比心理呢?

其实孩子有攀比心态很正常,尤其是物质上的攀比,这是他们的天性。因为不懂约束心理和行为,所以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物品,难免会心生喜欢。好的地方是,孩子知道不能上前争抢,而是希望父母满足这一心愿。

通过攀比的行为,孩子内心获得了一定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尤其是被父母满足后,内心会更加幸福。而且攀比也是孩子融入“社会”的一种方式,孩童的世界很简单,很多好朋友都是通过“物质炫耀”换来的。

大多时候,孩子攀比心理的产生,就是因为认同感缺失。

三岁孩子爱攀比,可能并非虚荣心“作祟”,而是缺乏认同感

他们想要被同伴认可,想要在父母这里获得安全感,仅此而已。所以换个角度去看孩子的攀比心理,会觉得他们也很可爱,只不过不懂表达而已。

当然,攀比也要区别对待。生活中,三岁孩子的攀比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别人有,我也要有;另一种是我要比别人强。前一种攀比,可能就是小朋友间的“嘴仗”,不想在人前示弱,完全没有逻辑性可循;但后一种攀比不一样,孩子产生病态的心理,不管是物质还是学习,亦或者其他方面,总想着超过别人。

所以教育攀比的孩子,也要找对原因,这样才能让他们走出“攀比”误区。

三岁孩子爱攀比,可能并非虚荣心“作祟”,而是缺乏认同感

高情商的父母,用这几招击退孩子的攀比心

第一招:改变孩子的认知

从现在开始,要通过言语、行为等方式,改变孩子固有的认知。生活中,要让孩子明白攀比的一系列坏处,改变他们的心态。很多时候,孩子对攀比并不了解,只是单纯的想要满足虚荣心,想要炫耀自己而已。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想要变得优秀有很多方法,生活中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会成为小朋友羡慕的对象。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只要自己能独立完成,都是优秀的。

三岁孩子爱攀比,可能并非虚荣心“作祟”,而是缺乏认同感

第二招:教会孩子了解刚需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欲望,都有想要和喜欢的物品。带着孩子去超市,走到卖米面油的地方告诉他:这是生活的刚需品,若是想要填饱肚子,就需要准备充足的大米和食物。紧接着走到玩具区告诉他:虽然这些玩具都很喜欢,但它们只是生活的调剂品,可以有一两样,但无需太多。

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刚需的重要性,弱化其他物品。慢慢的,孩子就会明白需要和想要的概念是什么。

三岁孩子爱攀比,可能并非虚荣心“作祟”,而是缺乏认同感

第三招:通过自己努力获得

若是孩子真的很喜欢某样东西,那父母也不能打击和阻止他们的心愿。但是可以借机“教育”,要让孩子明白,所有喜欢的东西,都是需要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只有足够的努力,才能拥有这些物品,并非向父母撒娇威胁获得。

生活中,可以安排孩子做事,把喜欢的物品当作奖励送给他们。家长会发现,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孩子变得更加懂事,而且还会激发他们的潜力,自信心也会不断的提高。

三岁孩子爱攀比,可能并非虚荣心“作祟”,而是缺乏认同感

第四招:父母要自查

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言行举止特别重要,任何时候都要学会自查,不能给孩子留下坏的影响和引导。若是父母有攀比心理,那孩子势必也会成为喜欢攀比的人,这是言传身教带来的影响。

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要做好表率作用,做个低调谦虚有同理心的父母。只有改正自身的问题,才有资格去教育孩子,要不然会被他们说教和反驳呢。

三岁孩子爱攀比,可能并非虚荣心“作祟”,而是缺乏认同感

总结

孩子已经滋生的攀比心理,父母可以循序渐进的去改正,一定要保持基本的理性。不要坐视不理,更不要严肃批评,正确的干预才能培养孩子的价值观,让他们学会理性的消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