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爾赫斯談話錄》,2014
Borges at Eighty
Conversations,1982
巴恩斯通×博爾赫斯 西川 譯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樂園可望而不可及
10.《面對鏡子我始終心懷恐懼》節選
The Nightmare,That Tiger of the Dream
印第安納大學,1980年4月
Indiana University,April 1980
博爾赫斯:……同時我也是一個阿根廷的好公民,阿根廷共和國是世界的一部分。
科法:不會人人都這麼看。
博爾赫斯:那是什麼的一部分?是地獄的一部分?煉獄的一部分?
科法:大概是。
博爾赫斯:樂園?
科法:不,不是樂園。
博爾赫斯:不,不是樂園,當然不是。樂園可望而不可及,或者根本不存在。而地獄卻總是伴随着我們,或者大多數時候如此。當然今天它不在這兒。
科法:那麼,應當怎樣正确地解釋叔本華?叔本華從很早就吸引你的是什麼呢?
博爾赫斯:叔本華寫到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隻有一個思想: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解釋這個思想的捷徑應當可以在他所寫的那兩卷令人惬意的著作中找到。他說,這就是捷徑。我不知道還有什麼别的捷徑。但我一直在講的确實就是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當然我得澄清一下,因為就這幾個詞來講它們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叔本華所說的Wille當然與伯格森的élan vital相同,也即蕭伯納所說的“生命之力”(life force)。它們說的都是一回事。至于Vorstellung(表象),依我看它與佛教中的“空幻境界”(maya),即幻覺,相同。這就是說,事物不具有本質,而隻是作為現象存在。
就叔本華而言,我想我一生都讀他的書是因為他是一位誘人的作家。哲學家不一定非得誘人。不過在康德和黑格爾之前,哲學家們的文筆都不錯,後來他們便發展出他們自己的專門術語。而在過去,柏拉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聖奧古斯丁是一位出色的作家,笛卡爾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以後當然還有洛克、休谟、貝克萊,他們也是出色的作家。叔本華也一樣。但今天的哲學看來是變得與某種拙笨的術語難解難分了。
在康德和黑格爾之前,哲學家們的文筆都不錯,後來他們便發展出他們自己的專門術語。而在過去,柏拉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聖奧古斯丁是一位出色的作家,笛卡爾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以後當然還有洛克、休谟、貝克萊,他們也是出色的作家。叔本華也一樣。
——博爾赫斯|西川 譯
—Reading and Rereading—
理想國
題圖:迷宮博爾赫斯
By Nik Ad Via saatchi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