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我讓女兒啃老的!”6旬老父道出讓女兒啃老理由,戳心了

“是我讓女兒啃老的!”6旬老父道出讓女兒啃老理由,戳心了

作者 |探長(共1665字,閱讀約4分鐘)

“啃老”在很多年輕人的概念中,是一個地道地道的貶義詞。

但近些年來,随着工作壓力以及經濟開銷越來越重,一些父母看到了子女們的辛苦和困難之後,于是越來越多的父母卻紛紛公開表示自己“支援自家娃啃老”。

“是我讓女兒啃老的!”6旬老父道出讓女兒啃老理由,戳心了

★“是我讓女兒啃老的!”6旬老父道出讓女兒啃老理由

最近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紮心的問題:“有出息的孩子遠走高飛,沒出息的孩子在自己身邊盡孝”,如果你是父母,更希望兒女們遠走高飛還是留在自己身邊盡孝?

相信很多父母聽到這樣一句話會一時語塞,一邊是孩子的事業,一邊是自己晚年的凄涼,是以,越來越多的父母主動選擇讓孩子留在身邊啃老,也隻是想把兒女們留在身邊而已。

“是我讓女兒啃老的!”6旬老父道出讓女兒啃老理由,戳心了

前幾天鄰居老李突發腦溢血走了,臨走之前,竟然都沒見到女兒最後一面。鄰居們紛紛議論:“你說把孩子培養的這麼有出息,遠走高飛了,老了老了,圖的是什麼?”聽到這話,自己的内心也是五味雜陳。

誰不知道老李家的女兒有出息,從小成績就好,去大城市上學,畢業後又直接留在當地發展,結婚生子成家立業。而當時的老李身體還硬朗,尚且能自理,是以便選擇留在老家生活。每每看到别人的膝下兒孫,老李就想讓女兒留在身邊發展,可是女兒卻怕别人說閑話,安慰父親每天會給她打電話。老李急了于是就對女兒說:“是我讓女兒啃老的!誰愛說啥說啥!”

“是我讓女兒啃老的!”6旬老父道出讓女兒啃老理由,戳心了

女兒事業有成,一年也回不了兩次家,這次突發疾病,老李連給女兒打電話的機會都沒有。

有一位奶奶眼含熱淚地說:“平時孩子沒有盡孝也就算了,我們老了也不習慣離開這個家,但是去世都沒能見上孩子最後一面,老人這一輩子圖什麼呢?養這個孩子還有什麼意義?”

“是我讓女兒啃老的!”6旬老父道出讓女兒啃老理由,戳心了

時代的發展,有些父母的想法發生了變化

以前的時代,家庭子女多,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将來能夠有出息,哪怕有一兩個能夠走出家門,自己的臉上都有面子,付出多少都在所不惜。因為還有其他的孩子可以留在自己身邊盡孝,陪伴。

可現在大多都是獨生或二胎家庭,如果為數不多的孩子都有出息,飛黃騰達了,隻把父母留在老家,那孩子再有成就,父母到老了,除了心裡的安慰以外,又能得到多少呢?

也恰恰由于這方面的原因,是以現在很多父母不求孩子将來能有多大的出息,隻求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平平淡淡的生活。能夠陪在自己身邊,哪怕離得不遠,時常能夠回家看看,一家人在一起幸福和睦,那麼父母的心裡也不至于太孤獨。

“是我讓女兒啃老的!”6旬老父道出讓女兒啃老理由,戳心了

為了給孩子減輕生活的壓力

●除了想要孩子們的陪伴,父母主動讓孩子啃老,也是想為孩子減輕各種壓力。

随着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許多剛畢業的年輕人每天起早貪黑努力的工作,可能也得步入“月光族”的行列,更别說養育小孩兒了。

現在很多父母支援孩子養老,也是實在不忍心孩子為了生活奔波,在外租房工作、兩班倒和996,甚至一年下來還存不了幾個錢。

“是我讓女兒啃老的!”6旬老父道出讓女兒啃老理由,戳心了

既然自己有讓孩子啃老的資本,為什麼還眼睜睜的看着孩子去吃苦受累?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隻希望孩子能夠過的平安健康,比什麼都強。

雖然年輕人不會說累也不會嫌苦,但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是以很多父母願意用自己一輩子的積蓄,主動為孩子出首付,拿彩禮,甚至幫兒女們帶娃,支援孩子們啃老。這些也隻是出于父母的愛,為了孩子不那麼累,能緩解孩子的生活壓力而已。

“是我讓女兒啃老的!”6旬老父道出讓女兒啃老理由,戳心了

父母的愛,需要孩子們的了解

有些父母是心疼孩子,是以每個月會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他們在工作的同時也要吃好喝好,甘願讓孩子啃老,但這些其實并不是父母必須做的。

“是我讓女兒啃老的!”6旬老父道出讓女兒啃老理由,戳心了

畢竟孩子們已經長大成人,可以憑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了,是以,在面對父母的幫襯時,作為子女的要懂得感恩,明白這是父母的愛,是父母在拿自己前半生的積蓄和後半生的養老金,繼續為孩子們無私的奉獻。

當自己有能力有時間時,多跟父母聊聊天,多回家看看,讓父母們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不要太孤單,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老人健健康康的,也是子女們最大的福氣。

“是我讓女兒啃老的!”6旬老父道出讓女兒啃老理由,戳心了

辣媽語錄:

越來越多的父母支援孩子啃老的背後,原因也是十分現實了。

一方面是希望“為數不多”的子女們能夠陪伴在自己身邊,享受天倫之樂;

另一方面,也是不忍心子女在外奔波受苦,既然有讓孩子啃老的資本,又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是你,你支援孩子啃老嗎?

(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