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它可以做成很多食物,包子、面包、餡餅、餃子、面條、花卷等,尤其是意大利面廚師的手裡,更不是下話,今天分享一種傳統的意大利面,它是"糊狀"的,經常登上家庭餐桌,據說在老北京, "糊狀"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它可以作為酒菜,也可以作為早餐的主食,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具有獨特的口感,大人小孩都愛吃,雖然市面上有銷售的"糊狀",但說到味道,實在沒有自制的美味。

做一個"糊狀"的步驟很簡單,首先,有一個鍋,西葫蘆絲,調整成面糊平,油炸成兩面金黃色,可以出鍋,為什麼賣在外面不好吃?因為"糊塌"注意吃就做好了,大約3-5分鐘就可以出鍋,熱吃更美味,涼涼會影響味道,"糊"叫很多,如糊狀、亂七八糟、面糊蛋糕等。
除了老北京人喜歡吃的,大部分北方人都愛吃,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等地,都有"糊塌"的出現,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省時、快捷、美味,今天分享的做法給大家,喜歡吃"糊"的小夥伴,你也行動起來,為你家的餐桌增添一頓美味佳肴。
< h1 類""pgc-h-right-arrow" 資料跟蹤""12" > "粘貼"</h1>
食材: 西葫蘆、雞蛋、面粉、洋蔥、黑芝麻
調味料:五香粉,鹽,植物油
1、"糊狀"的主要成分,是西葫蘆、面粉和雞蛋,此外,茄子、蘿蔔、野菜也可以做成"糊狀",口味各異。
2、準備一個大盆,将西葫蘆洗淨,去掉頭尾,把皮膚留線上上,用絲刷成細絲,越苗條越好,建議我們斜揉,長而薄。
3、少半勺鹽,均勻撒在上面,混合均勻,腌制十分鐘,逼出西葫蘆絲裡面的水,有利于口感酥脆,食用效果更佳。
4、在腌制時間長的時候,準備一些洋蔥,韭菜可以,主要是增加洋蔥的香氣,這也是使"糊狀"的最佳技巧之一。
5、以此類推十分鐘後,我們可以看一看,底部顯然已經滲出了水,這水不倒出來,保持線上,因為下一步是有用的。
6、然後掰成兩個雞蛋,如果準備的菜多,再做一個以上的雞蛋,随意、靈活使用,用筷子攪拌,讓雞蛋液包裹起來的葫蘆絲。
7、這一步要調味,依次放入五香粉、洋蔥花和鹽,盡量少用鹽,因為前一步腌制,已經提前放了鹽,太鹹不好吃,調味品攪拌均勻。
8、準備半碗幹面粉,少量,并排攪拌,這個過程不需要加水,有葫蘆絲本身的水和蛋液,就足夠了,面粉一次一次不能倒入一個,會沾成一顆痣。
9、甯願增稠一點,也不要變薄,薄不易形成,粘度類似于舊酸奶的粘度,是以剛好,調整面糊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10、電蛋糕或平底鍋都還可以,提前2分鐘預熱,刷一層薄薄的食用油,油不要太多,會比較油膩,影響口感。
11、找一個大勺子吃面糊,一勺一個蛋糕,為了好看,盡量整理成一個圓圈,就在鍋底,不要翻轉它,比如底部的面糊刻闆印象。
12、家裡有芝麻,捏一些芝麻,撒在上面,加入一定的芝麻味,白芝麻、黑芝麻都還可以,要炒的那種,不放也沒什麼。
13、約3分鐘,即可翻身,此時已飄出香味,美味可口,中間停留了好幾遍,保持熱量均勻。
14、"糊狀"很容易煮熟,隻需五六分鐘左右,煮熟不好吃,是以變得有彈性,兩面顔色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15、按照這種方式做"糊狀",作為最适合的早餐,營養美味不膩,再用一碗米粥或豆漿,吃的時候加醋大蒜汁,味道鮮美,特别好吃,學會記住贊美哦。
<h1類"pgc-h-right-arrow"data-track-track"的>技術摘要</h1>
1、西葫蘆、黃瓜、茄子、蘿蔔還可以做成"糊狀",方法一樣,口味不同。
2、整個過程不需要加一滴水,有蛋液和西葫蘆内部的水分,就足夠了。
3、加熱時,油可以少一些最好,現在是烙印吃的,油太油膩了,影響口感。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保護原作,發現必須查,我是口味食譜,熱愛美食,每天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注意我每天學習烹饪,總會讓你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