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魔都與新城·南彙|王樹華:向海而生,因鹽而興

王樹華:向海而生,因鹽而興 視訊拍攝:曹俊傑、江海嘯,剪輯:吳若凝 包裝:周平浪(03:05)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南彙的曆史以及古迹。南彙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因為它的曆史比較短,它的曆史根基很簡單,就是8個字:“向海而生,因鹽而興。”曆史軌迹也很簡單:“唐代成陸,洪武築城,雍正建縣,撤縣建區,兩區合并。”

南彙成陸的年代比較短,唐代的時候剛剛成陸,明代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築城,到了清代1725年(雍正三年)建立南彙縣,2001年經過國務院準許,南彙縣撤銷,建立南彙區,到了2009年兩區合并,南彙區并入了浦東新區。

根據考證,由于長江水東流入海,受到海潮的頂托,折旋向南與錢塘江水彙合,故稱南彙。兩條江水合并後夾帶的不斷沉積,經過若幹年就形成了陸地。至今南彙的土地還在不斷往東海延伸。

南彙是先有城,後成集鎮。明代倭寇在東海沿海不斷侵擾,當朝皇帝朱元璋就要求在東海沿海一帶築城,于是他指令當時已經告老還鄉的湯和在浙江沿海築了59座城,南彙城是其中之一。南彙城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方城,有4個旱城門,東門是觀海門,言下之意是出了城就能看到海,那時候的海就在南彙城不遠處,南門叫迎薰門,西門叫聽潮門,北門叫拱極門。因為南彙的水系比較發達,還設有2個水城門,也叫水關,一個叫靜海關,一個叫通濟關。當時築的城不是一個城鎮,而是一個軍事設施,叫作“守禦南彙嘴中後千戶所”。

清朝1725年(雍正三年)建立了南彙縣。當時的南彙縣與現在的南彙縣不一樣,面積比較大,西至黃浦江,東至東海,南在奉賢的邊界,北在寶山的邊界,是以當時的南彙也包含了現在浦東新區的大部分地區,現在浦東新區的張江、川沙,闵行區的杜行等地都隸屬南彙縣管轄。

南彙縣是向海而生。因為南彙地處東海之濱,為了抗擊台風和海潮侵襲,保衛家園,南彙人民在延伸的海岸線邊修築海塘。在南彙境内一共築了13條海塘,唐宋元明清時期就築了5條,之後又築了8條。

唐代時期築的古捍海塘是上海地區第一條人工河道。因為上海地區最早的海岸線岡身是許多貝殼經過沖擊自然形成的一條海岸線。唐代713年(開元元年)修築的古捍海塘,從寶山的黃桃,經過浦東新區進入南彙,最後到了浙江。這條海塘也說明南彙的西部已經開始成陸。1975年,在這個海塘内發現了唐宋時期的嚴橋遺址,出土文物有宋代黃釉陶瓶、龍泉窯青釉瓷碗、建窯墨釉瓷盞、磁州窯系統白釉黑花瓷盤等陶瓷殘器,同時也發現了兩座磚砌的古井,證明在唐代這個地方已經有人居住了。1979年,在開挖川楊河的時候發現了一艘唐代木船,但是出土的時候已經腐爛得非常嚴重,這裡面也發現了一些錢币、鵝卵石等文物。這艘船已經在崇明博物館展出。

魔都與新城·南彙|王樹華:向海而生,因鹽而興

元龍泉窯貼花龍鳳蓋罐 1975年出土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築成了裡護塘,北起原川沙縣南跄口,經南彙、奉賢、金山一直到浙江的乍浦,由此證明南彙的一半區域已經成陸了。在這條裡護塘内我們發現了一些文物。1975年,在南彙的原三竈腰路村出土了元代龍泉窯龍鳳蓋罐。經過專家論證,這是專門為皇宮燒制的器物,現在收藏在上海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二級文物。1980年,在南彙坦直蔣橋村又發現了明代的墓志銘,是由文林郎浙江甯波奉化知縣徐獻忠撰文,翰林院待招将仕佐郎、國史長洲文征明篆。墓志銘介紹了當時的墓主利用針灸的醫術救助了一個農戶的眼睛,在墓志銘旁邊我們還發現了三根針灸的針。這證明在明代時期,我國的針灸已經在民間使用了,是以這個墓志銘的發現對醫學的中醫藥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現在這座明代的墓志銘在中國中醫藥博物館展出。

魔都與新城·南彙|王樹華:向海而生,因鹽而興

欽公塘 1733年修築

到了明代,海岸線又往東移,是以又在海邊築起了一條海塘,叫外捍海塘,又名欽公塘。這條海塘是在明代萬曆十年(1584年)建的,它的走向也是從浦東的南跄口,途徑南彙祝橋、惠南、大團與裡護塘相交後,入奉賢境内,這也表明了南彙的一大半區域已經成陸了。這條明代修築的海塘又為什麼以清雍正時期上任的一個知縣欽琏命名呢?在1732年,欽琏剛上任不久,南彙遭受特大台潮的侵襲,海塘多處被毀。海塘必須修補,因為這涉及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問題,但是他剛剛上任沒錢,怎麼辦?于是他采用了“以工代賦”的方法來修築海塘。意思讓前來修築海塘的勞工免除其稅收,用這種方法調動了許多農民來修築海塘。

但是在修築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在修築海塘時,往往修一次被沖垮一次,始終無法修築成功。是以欽琏帶領大家開動腦筋,以他們的經驗和智慧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命民工們在漲潮時向海中潑撒谷糠,待落潮時,在沙灘上留下了彎曲的谷糠痕迹,于是,民工們按照谷糠的痕迹修築海塘,從此這條海塘沒有被沖塌。到現在為止保留下來的一段海塘,還依稀可以看到它當時彎彎曲曲的痕迹。

在清乾隆年間和光緒年間又修築了彭公塘和李公塘,這個時期南彙區域基本已成陸。1978年12月,在南彙黃路開挖大治河時,發現了一艘宋代古船。這條船整艘船由8塊隔艙闆分成9艙,是一艘近海運輸海船,艙内有瓶、陶罐、陶缸的殘片和蘆席,還有完整的宋代瓷碗。是以南彙向海而生,後來又在每個延伸的海岸線邊建了海塘,在這些海塘中發現了許多具有曆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的古迹。

南彙還有一個生存發展的根源是“因鹽而興”。南彙地處東海之濱,當時的百姓在海邊建立了鹽場。五代後梁開平年間,華亭鹽監所建立浦東鹽場,南彙的鹽業開始發展。到了南宋時期又開辟了下沙鹽場,下沙鹽場的規模比較大,還在鶴沙(後稱下沙)建立了“兩浙都轉運鹽使司松江分司”。元代時期,由于下沙鹽場東進,鹽運司随之遷至南下沙,并将“南下沙”改名為“新場”。這個時候鹽業已達到鼎盛階段,鹽稅屬兩浙27個鹽場之首。可想而知,下沙的鹽場規模之大,品質之高。 到了明代後期,受倭患和水文地理條件的變化,鹽場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是以鹽産量大大減少,到了清代以後鹽場已經寥寥無幾,鹽業逐漸衰落了。

《熬波圖》是我國儲存最完整的海鹽生産工藝的曆史文獻,用圖文記載了當時下沙鹽場的工藝程式,全書共有52幅圖,但有5幅圖已經遺失,現在隻保留了47道工序的圖和詩文,輯錄于明代的《永樂大典》和清代《欽定四庫全書》。

南彙向海而生,聚沙成陸,捍海築塘,勇立潮頭;南彙因鹽而興,煮海熬波,營城興鎮,商賈輻辏。當代南彙,乘改革開發之東風,填海為陸,滴水成湖;抓兩區合并之機遇,建南彙新城,樹城市精神。我們也希望能夠看到今後現代化、智能化的海洋一流城市,在東方升起。

(作者王樹華系原上海南彙博物館籌建辦公室主任,本文根據作者2021年12月23日在魔都與新城系列講座收官場“南彙——向海而興:從水鄉小鎮到一流濱海城市”的演講整理而成,經作者審訂。由澎湃新聞實習生吳若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