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元直:黃維兵團的王牌師師長,被俘後卻被我軍授予了中校軍銜

1948年11月,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各一部聯合發動了著名的淮海戰役之雙堆集戰役。經過20多天的激戰,我軍幾乎全殲了大名鼎鼎的黃維兵團。據統計,在這場戰役中,我軍一共殲敵約12萬人,其中包括近5萬名俘虜。這些俘虜,包括以黃維為首的大批團以上軍官。至于本文,我要介紹的是其中的一名傳奇俘虜—王元直。

王元直:黃維兵團的王牌師師長,被俘後卻被我軍授予了中校軍銜

王元直,湖南長沙人,他出生于1909年。1926年,志向遠大的他毅然考入了著名的黃埔軍校第六期。這一年,他年僅17歲。他的同學中,出了許多抗日軍人,例如:廖耀湘、呂公良、羅英、李濤、劉建章、羅瑞卿、陳伯鈞、郭天民、王诤……畢業以後,他被配置設定到了地方派系的一支部隊,先後擔任過排長、營附、團附等職。

他的職務倒是升了,但是一直沒有任何兵權,是以過得并不如意。1931年,他來到了廣東,一度在南天王陳濟棠麾下的一支部隊擔任過參謀。同年,不甘平庸的他考入了中央陸軍工兵學校。畢業以後,他曾經在軍政部交通兵團第二團戰車營擔任過少校連長。1935年,一直渴望有所作為的他考入了陸軍大學,但是依然并不如意。

抗戰全面爆發以後,王元直來到了第三戰區擔任中校參謀。他文武雙全,而且作戰勇猛,是以很快升任為師參謀長、團長,并且參加了著名的浙贛會戰。但是,他所在的暫編第9軍第34師屬于中央軍旁系,其前身又是浙江的一支地方部隊,是以其戰鬥力并不強勁,他也很難有大的作為。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突然傳來了一個噩耗。

王元直:黃維兵團的王牌師師長,被俘後卻被我軍授予了中校軍銜

陳誠

1943年1月,暫編第9軍奉命開往第六戰區進行整頓。接着,這個軍的三個師全部被調出,其中的暫編第34師被編入了土木系的第18軍。編入第18軍以後,這個師的營以上軍官幾乎全部換成了土木系的老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王元直将會被迫離開自己的老部隊,繼續過着不如意的生活。也說不定,他會改任為一名少将高參。

幸運的是,他遇到了趙秀昆。趙秀昆既是他的老同學,又是他的老同僚,而且兩人一直私交甚笃。此時,趙秀昆正是第18軍的參謀長。在趙秀昆的推薦下,王元直正式加入了土木系,而且被第18軍軍長方天任命為第18軍第11師參謀長。在此說明下,第18軍第11師是土木系的頭等主力師之一,其師長則是大名鼎鼎的胡琏少将。

來到第11師以後,他很快獲得了胡琏的信任和賞識,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1943年5月,兩人攜手指揮了舉世聞名的石牌保衛戰。在這場戰役中,第11師等部死戰不退,一直堅持到了國軍全面展開反擊。最終,日軍被迫全線撤退,而且損失了數千名官兵。至于第18軍,也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一共損失了上萬人。

王元直:黃維兵團的王牌師師長,被俘後卻被我軍授予了中校軍銜

胡琏

戰後,第11師師長胡琏因功升為第18軍副軍長,并且獲得了一枚青天白日勳章。第11師參謀長王元直也受到了大力表彰,而且很快升任為第11師副師長。1944年,胡琏升任為第18軍軍長。1945年,胡琏指揮第18軍參加了著名的湘西會戰。在這場戰役中,第11師因表現突出,再次受到軍委會的表彰,王元直率部再創輝煌!

在湘西會戰中,第11師在師長楊伯濤和副師長王元直的指揮下,經過數日激戰終于收複了山門。據統計,在這場戰鬥中,第11師一共殲敵數百人,還繳獲了300多匹騾馬。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第18軍軍長胡琏突然轉來了一個指令,令第11師的一個團撤離石下江。最終,大批日軍逃出了包圍圈,第11師是以未能繼續擴大戰果。

同年,日本戰敗投降。日軍第116師團的師團長在投降時,特意将随身攜帶的戰刀送給了曾經擊敗過他的王元直。先戰石牌,再戰湘西,王元直可謂是走上了其軍旅人生的巅峰。從一個地方軍隊的勤雜人員到中央軍旁系的團長,再到中央軍王牌師的副師長,完全離不開他自身的努力拼搏,同時離不開趙秀昆和胡琏這些人的提攜。

王元直:黃維兵團的王牌師師長,被俘後卻被我軍授予了中校軍銜

黃維

1946年,第18軍第11師被改編為整編第11師第11旅。這支部隊由楊伯濤任旅長,王元直任副旅長。在解放戰争中,這支部隊先後參加過著名的巨野戰役、南麻戰役、曹縣戰役、淮海戰役……總體來說,在淮海戰役爆發前,這支部隊長期對戰我軍,而且勝多負少。不過,這支部隊防守有餘,但是進取不足,是以從未重創過我軍。

例如在著名的巨野戰役中,劉鄧大軍出動上萬人包圍了王元直麾下的一個團。經過數日激戰,我軍殲敵近3000人,同時自身也損失了2000人以上,還有一名旅長壯烈犧牲。在南麻戰役中,我軍激戰數日,一共殲敵近萬人,但是卻始終未能殲滅胡琏的整編第11師。同時,我軍付出了上萬人的慘痛代價,還有一名師政委壯烈犧牲。

整編第11師還有其麾下的整編第11旅雖然骁勇善戰,擅長防守,但是其戰鬥作風趨于保守,而且進取不足。而且,國民政府愈發腐朽,任何軍隊都無法阻擋住其走向覆滅的頹勢。是以,整編第11師最終還是殺向了淮海戰場,并且在雙堆集附近被我軍的幾十萬大軍團團包圍。經20多天激戰,以這支部隊為核心的黃維兵團全軍覆滅。

王元直:黃維兵團的王牌師師長,被俘後卻被我軍授予了中校軍銜

楊伯濤

1948年,王元直因作戰有功,加上旅長楊伯濤高升,是以他升任為整編第11旅旅長。同年,這支部隊恢複了第18軍第11師的番号,他改任為第11師師長。同年11月,他率部殺向了淮海戰場。此時,他已經升為第18軍副軍長兼11師師長。在雙堆集戰場,他頑強作戰,拒不投降,但是無力回天,最終這支部隊被我軍殲滅了。

1948年12月16日,王元直率部經過血戰,僥幸突出了我軍的重圍。不過,他的部隊很快就被潰兵沖散了。他在極度絕望之下,吞食了大量安眠藥準備自殺。但是,我軍出于人道主義,還是選擇救活了他。這既是他的繼續沉淪,也可以視為他從此獲得了新生。被俘以後,經過我軍的教育和改造,他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軍欣賞他的軍事才能,又佩服他的軍人氣節,加上他一直積極接受改造,是以他被任命為華東軍區進階步兵學校軍事教員。1951年,原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在南京創辦了著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王元直因表現突出,是以被任命為軍事學院合成教授會教員組組長。電視劇《亮劍》中的常乃超,多少也有他的一些影子。

王元直:黃維兵團的王牌師師長,被俘後卻被我軍授予了中校軍銜

他在南京軍事學院一直努力工作,認真教學,先後為我軍培養了不計其數的優秀指揮員。為表彰他的功績,1958年,我軍特意授予他少校軍銜。1959年,他被委任為我軍在軍事院校系統的一名中校研究員。1970年他正式退役,回到了湖南老家生活。1987年,他移居上海海軍第三幹休所。1994年,他病逝于上海,享年85歲。

王元直:黃維兵團的王牌師師長,被俘後卻被我軍授予了中校軍銜

再談談他的那些長官們:原暫9軍軍長馮聖法很快賦閑,後來病逝于台灣;原第18軍軍長方天,他在後來任過江西省主席,也去了台灣;原第18軍軍長胡琏去了台灣,他曾經擔任過金門防衛司令官;原第18軍參謀長趙秀昆,他在1949年率部起義;原第18軍軍長楊伯濤,他也在淮海戰役中戰敗被俘,後來被選為了全國政協委員……

王元直:黃維兵團的王牌師師長,被俘後卻被我軍授予了中校軍銜

本文主要參考了以下資料:楊伯濤回憶錄、陳誠回憶錄—抗日戰争、哀将、《晚年憶往話生平》—趙秀昆将軍回憶錄、淮海戰役史、抗日戰争正面戰場、最後一戰—中日雪峰山會戰紀實、淮海戰役親曆記、抗日戰争正面戰場檔案全紀錄、軍事學院曆史沿革、郭汝瑰回憶錄、鐘期光回憶錄、劉伯承傳……如有任何纰漏,歡迎指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