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琏曾詢問一人,如何應對東北戰局?此人提出對策一針見血

胡琏可以說是國民黨軍之中出色将領之一,石牌保衛戰是胡琏一生最高光的時刻,其率領的11師與日寇進行肉搏血戰,打出了赫赫威風,在黃埔系諸多将領中,胡琏一直有狡猾如狐的稱号,不過就在時隔多年以後,胡琏曾飛赴香港,看望一個人,并提出問題:如果當年是你在東北戰場上,你會做出如何布置?

胡琏曾詢問一人,如何應對東北戰局?此人提出對策一針見血

而胡琏找的這個人,就是他在黃埔時期的學長關麟征,相較于黃埔一期的畢業生中,國民黨軍将領之中胡宗南、杜聿明算是較為出名的,李仙洲、李玉堂、李延年這一些人雖然名氣也很大,但是相對又差一些,當然胡宗南如果從解放戰争時期的情況來看,他表現更為差勁。雖然長期手握重兵,但卻始終被我軍牽着鼻子走。

胡琏曾詢問一人,如何應對東北戰局?此人提出對策一針見血

但關麟征卻不同,他的名氣是實打實的,而且是在抗戰的戰場上打出來的,而且在相比于諸多黃埔一期畢業生之中,關麟征也是僅次于胡宗南的存在。

關麟征早年私塾出身,雖然家境貧寒,但為了兒子能有出息,曾花費極大代價,送關麟征去讀書,而他也确實是不負衆望,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但因為常打抱不平,經常打架鬥毆,是以被屢屢斥責,後來家道中落以後,關麟征決心棄文從武,在屢次投軍不成以後,關麟征跟随好友南下廣州,投考黃埔軍校。

胡琏曾詢問一人,如何應對東北戰局?此人提出對策一針見血

不過關麟征是幸運的,至少是在投考黃埔軍校這件事兒上來說,對他而言是一條極為正确的道路,關麟征黃埔畢業以後參加東征,作戰中左腿負傷差點被截肢,好在當時廖仲恺極力阻攔,最終經過救治,關麟征重返戰場,是以對廖仲恺十分感激。

胡琏曾詢問一人,如何應對東北戰局?此人提出對策一針見血

不過對于蔣介石,關麟征同樣也格外尊重,也是以深得蔣介石信任,在黃埔系将領中,關麟征可以說是僅次于胡宗南,同樣是黃埔一期畢業的杜聿明、鄭洞國、張耀明長期在其麾下,但關麟征為人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脾氣倔強,也是以憑空遭到了不少的阻礙。當時關麟征在11師61團團長,彼時11師師長還是曹萬順,副師長陳誠想擠走曹萬順,于是聯絡11師的黃埔畢業軍官積極策動。

胡琏曾詢問一人,如何應對東北戰局?此人提出對策一針見血

大家一緻支援,隻有關麟征出言不遜,指責陳誠“陳矮子并不比曹萬順高明,可能比曹還要壞”,由此關麟征結束了在陳誠土木系的升遷之路,不僅如此因為脾氣的問題,當時關麟征所屬的52軍本來可以成為其發家資本,但由于關麟征脾氣臭,原本是其下屬的杜聿明、鄭洞國另立了第五軍派系,解放戰争時期,關麟征一度被閑置。

胡琏曾詢問一人,如何應對東北戰局?此人提出對策一針見血

所幸關麟征也看得開,直至1949年急流勇退,前往香港隐居,當時胡琏找到他問出那個問題的時候,關麟征曾一針見血指出,如果是他擔任東北保安司令(蔣介石曾真的任命他為東北保安司令,因為與杜聿明關系不睦,生怕其無法處理與蘇聯關系而作罷),他會制定如下政策:選一位善戰的将軍,任他為兵團司令,給他三個精銳的軍,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實際上關麟征這個辦法在當時東北戰場上确實是高招,國民黨軍之是以失敗,也是因為拘泥于一城一地得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