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北疫情故事:40歲女騎手,送菜、送餐、志願者,一人分飾多角

東北疫情故事:40歲女騎手,送菜、送餐、志願者,一人分飾多角

東北幅員遼闊,高緯度的獨特氣候塑造了林海雪原的東北風情、豪邁的東北性格。此外,東北有着漫長的邊境線,是中國的北大門,擁有許多口岸城市。

但今年初,疫情席卷東北,也讓這些商貿城市面臨巨大危機:地廣人稀的小城不僅面臨着冬天暴雪的壓力,還肩負着防疫的重任。

截至目前,在政府各級和企業、社會志願者等多方努力下,東北三省的疫情狀況逐漸呈下降趨勢。吉林省已連續3天新增感染者人數下降,遼甯省和黑龍江省的日新增病例均在個位數水準。

社會恢複正常秩序指日可待。但這一切,都離不開疫情期間在東北三省各個大小街道奔波的那群志願者們,本期顯微故事講述了一群在東北抗疫的“平凡英雄”們,他們之中:

有人是防疫站從業人員,2月8日大年初八複工第一天,就接到了通知去支援邊的城市;

有人曾是計程車司機,是小城裡最普通的居民,看到家鄉需要幫助時挺身而出;

有人是47歲的東北大漢,在暴雪天悍行,隻為将蔬菜送到居民手裡;

還有一名女騎手,她一邊送菜,一邊做志願者,想通過自己的行動為女兒做個表率。

他們是我們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普通人,會因為生活支出斤斤計較,也會因為工作辛苦而抱怨,但當疫情降臨時,他們選擇堅守在崗位——這或許是普通人的英雄主義。

以下是關于他們的真實故事:

文 | 郭子睿

編輯 | 石甯宇

3月13日,一場罕見的暴雪正在伊通縣境内肆虐。

伊通全縣被籠罩在霧氣、大雪之中,大街上空無行人,隻有偶爾劃過的燈柱會刺破白霧,繼而消失在茫茫之中,接着街道重新歸于寂靜。

這是吉林省四平市伊通縣因疫情,通知靜态管理的第一天,除了防疫及外賣人員,其他人不得出門;沒有囤積物資的居民開始線上囤菜。

石磊是這束燈柱的主人,他也是目前伊通少有的、擁有通行證、被準許出門運輸民生物資的騎手。

這天,石磊需要為30多戶人家配送物資,平均一個訂單都有2-3大袋子。他騎車電瓶車,雙腿蹬在車身兩邊小心翼翼地在結冰的路面上滑行,手機不斷響起的提示音——又有新的訂單來了。

暴風雪天氣、封閉小區導緻運力不足,讓配送更為艱難,直到晚上10點,本應8點下班的石磊才配送完最後一單。回到家時,石磊貼身的衣服反複汗水濡濕、捂幹,上面結出了一層白色的鹽巴。

3月27日,伊通滿族自治縣疫情防控工作彙報會召開,省政協副主席趙曉君特意指出,目前,伊通正處在抗疫關鍵期、發展轉換期、人員疲勞期、心理複雜期、保供考驗期,要認真解決難點、暢通工作體系、運轉管道,盡快實作全面徹底清零,堅決打好打赢這場大仗硬仗。

今年春節前後,疫情在東北多個省市分散爆發,除了長春、沈陽等大城市以外,各個東北縣級市也發現零散疫情。

相比一線城市,小縣城的防控資源、物流人力等各方面都十分有限,也對抗疫期間人們的正常生活提出更高挑戰。

從2月8日0時到10日24時,遼甯省葫蘆島市已累計确診新冠病例22例。為了緩解一線防疫壓力,田路自告奮勇地報名成為一名“大白”。

田路的本職工作是一名美團外賣騎手,在參與志願者工作期間,他依然保證送餐、送菜和防疫志願工作“三不誤”。

東北疫情故事:40歲女騎手,送菜、送餐、志願者,一人分飾多角

圖 | 田路在配送中

做志願者後,田路的時間被一分為三,每天在家、站點和服務卡點裡來回切換,家人知道他的态度,沒有勸阻他,隻是煮飯時會多放上半杯米,“做志願者辛苦,得多吃一點”。

處于中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黑河市,也在春節前後遭遇複雜疫情——由于黑河和俄羅斯隻有一江之隔,近幾年一直承受着境外輸入疫情的壓力。

相比東北其他省份,黑河市的抗疫條件更為惡劣。因為緯度高,冰雪占據了黑河一年之中一半的時長,大部分時間黑河的氣候極寒,氣溫徘徊在零下10度到30度之間。

圖 | 東北極寒氣候時的送餐狀态

但今年40歲的女騎手馬春香依然決定每天淩晨5點半起床燒水、洗漱,趕在6點30分到卡點集合。

和田路一樣,馬春香在黑河疫情最嚴峻的那段時間報名做了志願者,一邊工作,一邊保障全市人民正常的生活物資供應。

馬春香記得,那段時間出門時,外面一片漆黑寂寥,除了北風呼嘯聽不到别的聲音。她總要裡三層外三層裹緊防寒裝備,再在脖子上套個圍巾,謹慎地騎着電動車在黑暗中穿梭。

東北疫情故事:40歲女騎手,送菜、送餐、志願者,一人分飾多角

圖 | 馬春香做志願者時的自拍

“沒辦法,我們不做,大家怎麼辦?”馬春香說道,這也是石磊、田路等人的心聲,逆行,成了這群東北人在今年初春最堅持的一件事。

在一張網上流傳的海報裡,警察、醫護、消防員、外賣騎手,被形容為“最美逆行者”,但是田路不太認同這個稱呼。

如今33歲的田路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除了大專3年在外地讀書,剩下的時間,田路都留在葫蘆島綏中縣,成長、工作、娶妻、生子……沿襲着父輩傳遞下來的平凡日子。

他上一份工作是葫蘆島的一名計程車司機,疫情導緻路上行人驟減,田路不得不找點别的生計,轉行做騎手。

“冬天東北太冷了,有時候不願意出門跑,就做兼職,夏天就做全職”,做騎手的日子裡,田路見過建昌縣的每一場雪。這一次,田路選擇在惡劣天氣中投入一線,原因很簡單,“建昌是我家,需要我”。

“我還做過司機,對這裡每個小區都熟悉",田路反問,“那我站出來不應該嗎?”

同在葫蘆島綏中縣的騎手趙巍也這麼認為。

趙巍的本職工作是縣防疫站化驗員,新年返工第一天,東北三省部分城市疫情嚴重,篩查工作量巨大,趙巍被要求“即刻去支援隔壁市做核酸檢測”。

趙巍收拾行囊時,不忘抽空給美團外賣站的站長打了一個電話,讓對方安排人接替自己的兼職工作,并在電話裡囑咐,“大家送外賣的時候,注意安全”。

在此之前,趙巍總在節假日接單,負責葫蘆島市綏中縣的外送業務。如今,他的身份又從騎手變成了“大白”,在生物實驗室裡排查居民的身體狀況,從2月8号開始,趙巍經手的采樣試管約有3萬份。

平台給他申請了“先鋒騎手”的榮譽稱号。

東北疫情故事:40歲女騎手,送菜、送餐、志願者,一人分飾多角
東北疫情故事:40歲女騎手,送菜、送餐、志願者,一人分飾多角

圖 | 趙巍工作時的自拍

從被抽調的那一天起,趙巍沒離開過工作崗位,他隻能每天晚上抽空通過視訊和孩子相見。趙巍的兒子剛上國小,因其工作原因,趙巍已接近三個月沒見孩子。

“辛苦也要堅持,疫情總會過去,但現在葫蘆島市民需要我”。

使命感,也是47歲的“老伊通”石磊和同僚們堅持11天無休超負荷送外賣的原因。

3月13日伊通實行靜态管理後,石磊所在的站點隻有20張通行證——這座城市隻剩五分之一的外賣騎手能調配了。此外,伴随着新的疫情出現,人手不夠,急需更多志願者及資源。

美團外賣伊通合作商的站長孫大健第一時間組織站點所有人召開緊急會議,成立了美團外賣志願者團隊,遵循自願原則,讓第一批志願者騎手上崗,并聯系商家備貨、確定物資能順利交到居民手中。

3月12日,受疫情影響,伊通全域實行靜态管理後,伊通縣委、縣政府迅速啟動《生活物資保障應急預案》,協調供貨企業,打通運輸環節,簽訂打包協定,優選經營商戶,暢通購買管道,保障全縣生活物資品種豐富,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大家都在盡力保衛伊通”,石磊說道,他所居住的小區沒有封閉,他也熟悉伊通路線,是以一直在前線派送,平均每天配送14個小時以上。

直到24号全縣嚴控、騎手也不允許出行後,石磊才結束了11天的突擊戰,他回到家的那天,才發現送了11天菜、沒落下一單,唯獨忘了給自己買點。

黑河市的馬春香也在堅持配送。今年2月,黑河市新增病例增多,越來越多當地騎手被要求居家隔離,眼見城市運力吃緊,馬春香第一時間将兼職的騎手工作轉成了全職。

黑河市商務局也第一時間啟動生活必需品監測日報制度和市場異常情況零報告制度,保障全市米、面、食用油的庫存可滿足市民當月需求,豬肉儲備、蔬菜、雞蛋、奶類的供給均能滿足市民每日正常需求。

40歲的馬春香是一名母親,14歲就辍學的她,此前做過許多辛苦的營生,她在寒冷的天氣裡賣過春聯,然後落下了關節病,也在刺骨的深夜坐在後廚穿過烤串、經常被細長尖頭的貼簽紮破手,但她始終樂觀,“日子過下去,總是有希望。”

眼前她的希望就是這份工作和女兒。騎手是她遇到的最滿意的工作,不僅時間自由,收入也透明,沒有性别歧視、年齡限制,“隻要能吃苦就能做”,而且單量穩定、有可靠的收入來源。

至于女兒,馬春香希望她看到自己努力後,能夠努力、對自己改觀。除此之外,疫情期間美團出台保障運力的激勵政策,也是許多騎手堅持奔波在城市的原因。

或許每個平凡的人,堅守在崗位的初衷并不相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家都在用行動保護着城市。

這是屬于普通人的英雄主義。

在這場城市保衛戰裡,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着自己的家鄉。

截至2021年,中國有2844個縣級市分布在田野上,這些被稱為“小城”的地域,構成了中國的底色。

不同于大城市的資源、能力、經濟優勢集中,小城市交通、位置、經濟都處于劣勢,在遇到困難時,更需要社會力量的幫助,和來自城市内部各方的力量的加入。

在這個情況下,美團的合作商們開始利用自己的優勢加入抗疫。

在吉林磐石的美團外賣合作商,考慮到防疫工作者需要生活物資的支援,美團外賣磐石合作商第一時間組織相關貨源,捐贈八寶粥、牛奶、礦泉水等即食食品和應急物資,投入抗疫。

東北疫情故事:40歲女騎手,送菜、送餐、志願者,一人分飾多角

圖 | 吉林磐石的美團外賣合作商在配送物資

不僅如此,磐石多名騎手還積極參與到抗疫志願服務隊伍之中,負責核酸檢測秩序維護和核酸樣品運輸工作,“疫情防控關乎着每一個人,大家要共同守護美好家園,為打赢疫情防控戰貢獻力量。”

站點也為“大白”騎手持續送上豐富的餐品,讓他們在一線抗疫的時候能夠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态。

東北疫情故事:40歲女騎手,送菜、送餐、志願者,一人分飾多角

圖 | 磐石多名騎手還積極參與抗疫志願服務隊

在延邊北韓族自治州的珲春合作商也沖在了一線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最東端,圖們江下遊,與俄羅斯、北韓山水相連,與南韓、日本隔海相望,常住人口239359人,屬于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邊境城市,防疫責任重大。

2月28日,珲春發現一例确診病例之後随即啟動應急預案,防疫期間共劃定封控區30個、管控區26個。

美團外賣珲春合作商則在第一時間組織相關貨源,捐贈了友善面、功能飲料等即食食品和應急物資,将200将200餘件應急食品第一時間送到100多名志願者的手中。

東北疫情故事:40歲女騎手,送菜、送餐、志願者,一人分飾多角

圖 | 美團外賣珲春合作商在籌集物資

美團外賣德保合作商了解到當地急需N95口罩,便通過多個藥店積極采購500個N95口罩以及200箱高鈣奶捐贈給德保縣紅十字會,為一線抗疫人員送去溫暖和關懷。

東北疫情故事:40歲女騎手,送菜、送餐、志願者,一人分飾多角

圖 | 美團外賣德保合作商采購口罩

吉林省白山市,合作商在疫情發生第一時間成立了“黨員保供突擊隊”,組織“先鋒騎手幫幫團”,用實際行動踐行“危難有我、逆行有我”的奉獻精神,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疫情無情人有情”是這群普通人抱團取暖,對抗疫情的最真實寫照。

石磊在伊通配送最繁忙的時候,1天工作時間超過16個小時,那是伊通雪融的時候,也是一年之中最難派送的季節——融雪帶來的刺骨低溫和大風,不僅吹傷了大家的手和臉,也讓路面濕滑難以前行,日常30分鐘的路程往往需要1小時才能送達。

此外,沒有小店營業、饅頭會被凍成冰疙瘩,騎手們隻能抽空回家喝一口熱水,或者就着幹脆面充饑。“但是,你在送外賣的時候,會覺得大家都在燃燒自己,幫助城市恢複”,田路說。

田路在做志願者時,經常接到“特殊”的訂單,那些訂單來自于小店,他們會做好熱乎乎的餐食,然後放進保溫箱裡,免費提供給一線人員。哪怕生意銳減、這些小店也在和城市共進退,直到全市靜态管理,必須得停業時才停止出力。

而馬春香所在的黑河市,老小區多、老人多,做志願者送物資、給大夫帶路、入戶采集核酸、協助錄入集采、集中消殺都需要爬樓上門服務,她見到許多志願者都在負重前行。

在某次上門采集時候,她發現一直沖在一線的50多歲隊長,要扶着樓梯才能上樓,仔細一問才知道對方有膝關節問題,日常靠吃藥緩解,但那時候太過忙亂,隊長忘了吃藥了。

這些普通人,平凡如你、如我,因為命運使然而走到了一線,或許未曾轟轟烈烈,或許未曾憑一己之力改變城市的命運,但力量彙集擰成的衆力,将城市從疫情之中搶奪。

雖然還有些城市尚在管控,許多騎手被封控,但是還在奔跑的騎手正在接力。

馬春香依舊在跑,閨蜜告訴她,黑河上的浮冰已然消融。她相信,春天已經來了。

東北疫情故事:40歲女騎手,送菜、送餐、志願者,一人分飾多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