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可以说是国民党军之中出色将领之一,石牌保卫战是胡琏一生最高光的时刻,其率领的11师与日寇进行肉搏血战,打出了赫赫威风,在黄埔系诸多将领中,胡琏一直有狡猾如狐的称号,不过就在时隔多年以后,胡琏曾飞赴香港,看望一个人,并提出问题:如果当年是你在东北战场上,你会做出如何布置?

而胡琏找的这个人,就是他在黄埔时期的学长关麟征,相较于黄埔一期的毕业生中,国民党军将领之中胡宗南、杜聿明算是较为出名的,李仙洲、李玉堂、李延年这一些人虽然名气也很大,但是相对又差一些,当然胡宗南如果从解放战争时期的情况来看,他表现更为差劲。虽然长期手握重兵,但却始终被我军牵着鼻子走。
但关麟征却不同,他的名气是实打实的,而且是在抗战的战场上打出来的,而且在相比于诸多黄埔一期毕业生之中,关麟征也是仅次于胡宗南的存在。
关麟征早年私塾出身,虽然家境贫寒,但为了儿子能有出息,曾花费极大代价,送关麟征去读书,而他也确实是不负众望,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但因为常打抱不平,经常打架斗殴,因此被屡屡斥责,后来家道中落以后,关麟征决心弃文从武,在屡次投军不成以后,关麟征跟随好友南下广州,投考黄埔军校。
不过关麟征是幸运的,至少是在投考黄埔军校这件事儿上来说,对他而言是一条极为正确的道路,关麟征黄埔毕业以后参加东征,作战中左腿负伤差点被截肢,好在当时廖仲恺极力阻拦,最终经过救治,关麟征重返战场,因此对廖仲恺十分感激。
不过对于蒋介石,关麟征同样也格外尊重,也因此深得蒋介石信任,在黄埔系将领中,关麟征可以说是仅次于胡宗南,同样是黄埔一期毕业的杜聿明、郑洞国、张耀明长期在其麾下,但关麟征为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脾气倔强,也因此凭空遭到了不少的阻碍。当时关麟征在11师61团团长,彼时11师师长还是曹万顺,副师长陈诚想挤走曹万顺,于是联络11师的黄埔毕业军官积极策动。
大家一致支持,只有关麟征出言不逊,指责陈诚“陈矮子并不比曹万顺高明,可能比曹还要坏”,由此关麟征结束了在陈诚土木系的升迁之路,不仅如此因为脾气的问题,当时关麟征所属的52军本来可以成为其发家资本,但由于关麟征脾气臭,原本是其下属的杜聿明、郑洞国另立了第五军派系,解放战争时期,关麟征一度被闲置。
所幸关麟征也看得开,直至1949年急流勇退,前往香港隐居,当时胡琏找到他问出那个问题的时候,关麟征曾一针见血指出,如果是他担任东北保安司令(蒋介石曾真的任命他为东北保安司令,因为与杜聿明关系不睦,生怕其无法处理与苏联关系而作罢),他会制定如下策略:选一位善战的将军,任他为兵团司令,给他三个精锐的军,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实际上关麟征这个办法在当时东北战场上确实是高招,国民党军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拘泥于一城一地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