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然缺失症:警惕我們生活在方格中的孩子

點亮自己、照亮他人、愛的教育就是未來

你知道嗎?孩子暴躁、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患了“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并不是一種需要醫生診斷或服用藥物治療的疾病,而是孩子們因為缺少在大自然中的活動,而産生的一系列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

這個概念是美國作家理查德·洛夫在他2006年出版的暢銷書《林間最後的小孩》中提出的一種現象。

而這個現象在電子産品愈發普及的當下其實越來越嚴重。

自然缺失症:警惕我們生活在方格中的孩子

01 自然缺失的産物:塑膠兒童

你是否在生活中發現過這樣的現象:

在聚會中,大人們可能還在一邊應酬交談,可孩子們卻無論大小早已安靜的聚做了一團,幹什麼呢,一起玩手機遊戲。

而即使在家中,你已經為孩子打造了安靜的學習環境,可孩子有可能還是坐不到幾分鐘就跑出來一趟,因為他無法真正的安靜下來,更别說集中注意力去學習了。

自然缺失症:警惕我們生活在方格中的孩子

其實多年前,在台灣著名作家三毛的《塑膠兒童》一文中就曾描繪過一個場景:

她邀請幾個孩子一起去看海,可沒想到,孩子們一路打遊戲,到了海邊都不為所動,隻是漠然的說:這就是海啊,我們回去吧,六點半的卡通片要開始了。

而一個對自然、生命失去敏感、失去敬畏的孩子,你說,他要如何才能認識到生命的可貴,體會到萬物的精彩。

就像三毛說的,“這些在城裡長大的孩子,已經失去了大自然天賦給人的靈性,已經習慣用物質代替簡單的快樂,無法和自然和諧相處了”,這其實就是塑膠兒童。

而越來越多的教育研究也發現,遠離大自然的孩子,社交能力會退化,更容易被電子産品牽着走,注意力更難集中。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創造力不強,甚至缺乏愛的能力。

02 物聯時代,自然教育

自然缺失症:警惕我們生活在方格中的孩子

這當然也不能怪孩子,這一代的孩子,一出生就享受着科技的便利。

電腦、電視、手機、平闆,網際網路,孩子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啊。

不過好在,其實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自然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甚至“自然教育”的理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

這個理念最早其實源自法國思想家盧梭,他認為孩子真善美的天性,隻有在原生态的大自然中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而越來越多的事實其實也表明了自然教育的好處。

自然缺失症:警惕我們生活在方格中的孩子

以前聽過一個原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和女兒的故事。

他帶孩子們去海邊看月亮,看了一會,天越來越冷了,俞老師就提議大家回去吧。可沒想到女兒說,她還要看。

這之後俞老師就又陪着女兒看了三個小時,他說他從沒見過女兒這樣一動不動的坐這麼久。他知道這樣的美景一定是讓孩子心有觸動的。

在回去的路上,女兒就和俞老師說,她發現世界是一體的。發現太陽、月亮、人并沒有分開。

這種感悟,作為大人的我們其實都很難有,卻從一個小女孩口中說了出來。

自然缺失症:警惕我們生活在方格中的孩子

當然,這種經曆不會僅僅隻是一時的感悟。

如果孩子以後學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樣的句子,一定會比其他人更有感觸,因為她是真的看到、體會過這樣的情景啊。

這其實就是自然的美學,是欣賞美好的能力。

你說,看過了廣闊的大海,巍峨的高山,體會過自己的渺小,這樣的孩子,一定也會對生命、對自然有更多的敬畏和珍惜。

是以自然教育對于孩子們來說,其實真的好處多多。希望家長朋友們多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