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辱君命,氣節為上,蘇武背後的曆史内涵

縱觀中國古代曆史發展,我們可以發現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在曆史的前進中發揮着自己的獨特作用。而與少數民族的關系作為中國曆史上的重要一部分,也有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将自己的熱血揮灑在了邊疆地區。

漢朝作為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朝代,也必定與少數民族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蘇武作為其中的一分子,又在曆史中發揮着哪些獨特的作用,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不辱君命,氣節為上,蘇武背後的曆史内涵

中國人是曆來講究忠義,講究氣節的,尤其是在國家衰頹之際,一個人的氣節更與祖國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那漢朝的蘇武,必定是要與這種愛國氣節聯系起來的。

他身上的傳奇故事,也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的一段佳話,十九年牧羊中蘊含着的,是對君主的忠誠,是對國家的期望。

蘇武是大漢帝國的一名官員,他從小便出身官宦之家,因為父親的蔭庇,進入朝廷為官,以郎官身份随侍漢武帝,漢武帝非常愛馬,蘇武因為得到漢武帝的重視。

不辱君命,氣節為上,蘇武背後的曆史内涵

成為了管理馬廄的監理,蘇武對于漢武帝的栽培之情也是心懷感恩,本來蘇武可以作為一名普通的官員。

走完這一生,在史冊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蘇武偏偏要付出十九年走這一條不尋常的路,在一方土地上奉獻自己的一生。

漢武帝想要曆練蘇武,于是就派蘇武擔任使節,成為大漢的代表,在漢朝和匈奴關系緩和之時,出使匈奴。按理說這次出使活動應該是成為兩國關系更進一步的契機。

不辱君命,氣節為上,蘇武背後的曆史内涵

但是匈奴首領單于竟然因為漢朝使節送來了衆多的珠寶玉器,就以為大漢是忌憚自己,就傲慢了起來,滞留了漢朝的使節團一個多月。

在這種情況下,往往禍不單行,身為副使節的張勝,在私下與單于的部下虞常相會,密謀造反的事情,張勝是缺少一點政治頭腦的,是以被虞常欺騙,被眼前的一點财富沖昏了頭腦。

當虞常劫持了單于的母親之後,單于大怒,事情敗露,這場叛亂也就失敗了。事發之後,張勝跟蘇武坦露,想拉蘇武下水,即使蘇武怎樣辨識,都無法脫離罪證,是以被匈奴單于扣留。

不辱君命,氣節為上,蘇武背後的曆史内涵

單于知道蘇武是個能人,是以想要以功名利祿為誘餌,勸導蘇武投降,幾次三番之後,蘇武不同意,就斷了蘇武的糧食和水。

把他關進地窖之中,再後來,蘇武就被投到北海,并聲稱什麼時候公羊生下羊仔,就可以釋放蘇武歸漢。

北海自然環境非常惡劣,寒冷艱苦,可是這也沒有讓蘇武屈服,他餓了就啃食羊皮毯子,渴了就吃雪,就這樣度過了很多年。

不辱君命,氣節為上,蘇武背後的曆史内涵

之後,李陵來勸過蘇武,蘇武明白李陵的難處,但是依舊甯願受湯镬之刑,也不願意投降成為匈奴的臣子。

十九年過去了,蘇武在惡劣的環境中,保持着自己高尚的情操,直到公元前八十五年,匈奴内部起了戰亂。

單于想要通過使者與漢朝和好,漢昭帝派遣使者希望可以放回蘇武等人,卻被騙蘇武已經死了,第二次出使的時候,才被單于手下告知蘇武牧羊,蘇武被釋放,得以傳回漢朝,後被追封。

不辱君命,氣節為上,蘇武背後的曆史内涵

從蘇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那花白的頭發,不僅僅是那快要消失的毯子,更是蘇武滿身的忠君愛國之氣,他的氣節足以感動天地。

成為中國曆史上精神财富的重要一部分,滋養後人。蘇武背後的曆史内涵,是愛國,是氣節,是十九年的堅毅,值得我們繼續探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