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前兩天,有個姐妹在背景給我留言,言語間很是焦慮。

原來初三住校的孩子從這學期開始,總是和她抱怨自己跟不上學習進度,感覺沒人關心自己,想退學。

我問她怎麼回的,她說她耐着性子跟孩子講道理,讓孩子繼續堅持。

看着她給我發的聊天記錄,一股窒息的感覺撲面而來。

從對話裡,孩子的得情緒已經非常不對勁了。

可媽媽卻完全被「講道理」給占據。

一邊是孩子在釋放求助信号,渴望媽媽的關愛,一邊是媽媽完全共情不到孩子得無助。

這種親子之間的擰巴,又真實又殘忍。

孩子怎麼了?我該怎麼辦?

這是我最經常遇到的求助。

但,在我看來,更重要的問題是反思:

父母和孩子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其實,不顧慮孩子情緒,就講道理也是一種“家暴”!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你有沒有經曆過這樣的畫面:

帶孩子去遊樂場玩,直到天黑了他都不願意回家。

你說回家,他非要再玩一次。

你勸說他:時間到了,我們再不回家就黑了!

甚至對他又吼又喊,但他依然不肯走,還哇哇大哭,一點轍都沒有。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每次和娃講道理,都會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我一朋友遇見這事做法超贊,簡直是教科書式的示範。

她沒有阻止孩子,也不勸說,更不會吼孩子,而是對娃說:

“你可以玩,但我們就沒錢打車回家了,要走回去,你同意嗎?”

孩子歡快的答應了,玩的也很歡樂。

最後回家時,兒子說,“媽媽,我們打車回家吧”。媽媽說,“我們沒有錢了,隻能走回家”。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孩子雖然無奈,但也隻能乖乖地和媽媽走回家。

路很遠,天也越來越黑,孩子又害怕又累,就這樣,他戰戰兢兢的和媽媽走回了家。

從那以後,孩子遇到這樣的事,便再也沒糾纏過,更不會随便鬧情緒。

正如盧梭所說: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

對孩子講道理是下下策,有時候讓孩子親身體會才是教育的良方。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有人不解:為什麼苦口婆心地對孩子講道理,都變成了無效溝通呢?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孩子隻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腦科學研究表明:孩子3歲前,給他講道理根本沒有用!

我們都知道,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

左腦負責邏輯思維,講究秩序和規則;右腦負責形象思維;用來接收和解讀情感資訊。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孩子3歲之前,左腦發育還不完善,邏輯和理性比較弱。更容易被自己的感受所控制。

簡單來說就是,就是孩子太小,了解不了道理!

舉個例子來說:

當成年人看到桌子亂了,大腦會根據之前的記憶進行思考,經過對比,他會發現桌子亂了,需要打掃。

但對孩子來說,他看到桌子亂了,是不會覺得亂的,因為他的思維能力還沒有發育好。

對他來說,桌子亂隻是眼前的場景而已。

就算你對他說,“要打掃衛生”之類的道理,他也聽不懂、聽不進去,因為他隻關注他眼前的場景。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是以,當我們再看到熊孩子幹的各種無腦蠢事,也不用感到奇怪了。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仔細想一想,成年人和兩三歲的孩子講道理、談條件,根本就是開玩笑。

就像博士生對沒上過學的人談微積分,簡直對牛彈琴啊。

或許,父母和孩童思想碰撞的那一刻,才是親子之間最大的隔閡吧。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既然如此,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不講道理,與孩子“共情”

正如孫俪所說,當孩子發生憤怒、不滿的情緒時,最好先給孩子擁抱和關懷,讓孩子知道我了解你。

比如,我們可以對孩子說“你現在很難過吧?”、“如果我是你,我也會很生氣”,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了解和接納,這樣孩子的情緒就會變得平靜下來。

當孩子情緒平靜下來了,再和他溝通會更容易,或許也可以嘗試講故事或者其他孩子比較能接受的方式來告訴孩子對與錯。

運用自己的權利來“控制”孩子

當孩子心智還不成熟時,特别是1~3歲的孩子,還沒有辨識是非的能力,也沒有對自己選擇負責的能力。是以,家長不能放棄自己的決定權。

孩子聽不懂道理,但看得懂行為!

比如,當孩子不想上學、吃藥或者哭鬧時,家長們可以用表情來告訴孩子不可以,比如低頭加上“噓”的手勢。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在國外有一種非常流行的教育叫做“漏鬥教育”,這種“上寬下窄”的教育認為:

在幼兒早期,孩子不能厘清是非時,需要爸爸媽媽多設立規矩,适當的引導那些東西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

孩子最初的世界,是父母給的,而這個世界裡最初的規則,也需要父母規定。

适當放權,學會引導

盡管孩子心智不太成熟,但是我們也需要适當的放權,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

生活中,隻要影響不大的事,我們都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想法。

比如出門穿什麼,可以讓他自己做主,允許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除此之外,我們要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強化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如果孩子能認真的完成任務,要及時表揚他,這樣他下次會做的更好。

不過多焦慮,順其自然

養娃的路上,妞們不用過多焦慮,有時候要順其自然。

因為有些事,隻有當孩子親身經曆,才會真正的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當他親身體會後,自然就懂了,這就是成長。

還有,妞們要真誠地聽孩子講話,給予配合,才會讓孩子得到尊重。

如果一味地隻講道理,不談感受和愛,對孩子是一種莫大傷害。

畢竟,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