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險漲了,就不買新能源車了?

記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楊晶

編輯丨朱錦斌

“窒息,剛剛下訂,保費竟然漲了這麼多。”

最近幾天,與身邊友人交談時得知,其剛剛位于上海下訂了特斯拉标準續航版Model Y,但付款鎖單時,被對接銷售通知,保險費用相比之前大幅度上升。

保險漲了,就不買新能源車了?

具體了解後得知,以車價347900元的Model Y長續航版車型為例,目前特斯拉提供給車主選擇的人保、太保、國壽、平安四家保險公司全面款保費,已經更新為10827.37元。

看到這裡,必然會有旁觀者發出質疑:突然上調保費,難道特斯拉又想要通過賣保險的方式,去狠狠收割使用者的“韭菜”?

這一次,答案是否定的。雖然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位于中國市場,堅定不移地采用直營銷售模式,但礙于行業規則的限制,在随車保險業務上,不得不與其它品牌一樣,尋求上述幾家保險公司的幫助。是以說,保費即便上漲,直接受益人也不是特斯拉本身。

那麼,不禁反問,究竟是什麼催生了如此現象的發生?中原標準時間12月27日,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的正式上線,看似成為了直接原因。

可能,并不是一件壞事

實際上,早在本月中旬,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就在官網釋出《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的通知。至此,将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所對應的車險徹底拆分開來。

保險漲了,就不買新能源車了?

不可否認,随着“新保險”的出台,對于所有新能源車主,無疑是非常有利的。畢竟,根據公安部釋出的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6月,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603萬輛,并且還在不斷擴張之中。

但之前的症結集中在,車主所遵循的《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機動車商業保險示範條款(2020 版)》,對于他們實際上“并不友好”。

條款中,保險公司為降低成本,往往會将動力電池、充電樁等新能源車專有的零部件與補能方式,排除在賠償範圍之外。

保險漲了,就不買新能源車了?

而從已經正式釋出的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來看,條款既為“三電”系統提供保障,又涵蓋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使用場景,共包括3個主險和13個附加險。

主險包括新能源汽車損失保險、新能源汽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新能源汽車車上人員責任保險共三個獨立的險種,投保人可以選擇投保全部險種,也可以選擇投保其中部分險種。保險人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按照承保險種分别承擔保險責任。

附加險包括13項,傳統汽車的附加險,新能源汽車隻要滿足條件都可以投保,包括附加絕對免賠率特約條款、附加車輪單獨損失險、附加車身劃痕損失險、附加醫保外醫療費用責任險等等。

保險漲了,就不買新能源車了?

另外,針對充電樁等新能源汽車必不可少的“配套設施”,專屬條款還設計了附加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附加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附加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附加新能源汽車增值服務特約條款。

清晰可見的是,曾經部分被飽受诟病的痛點,順利得到了解決。

同時,從上海保險交易所獲悉,新能源車險交易平台已正式上線,并首批挂牌12家财險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産品。

這12家财險公司分别為中國人保、陽光财險、中華保險、中國人壽、大地保險、平安産險、太保産險、太平産險、天安産險、衆誠保險、亞太财險、三星财險。

目前,該交易平台已釋出标準接口并完成了與人保财險、平安财險、太保産險等首批機構的對接上線,預計覆寫市場佔有率超九成。

保險漲了,就不買新能源車了?

終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價格方面,新能源車的三者險和車損險基準保費,較現行傳統車險的基準保費,整體下降約0.8%。

其中,三者險基準保費下降0.1%,車損險基準保費下降1.2%。根據此前中國精算師協會釋出的《關于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産品基準純風險保費表測算調整說明》,25萬以下車價新能源汽車投保車損險不漲費,并收窄費率漲降幅限制門檻值。

換言之,25萬元以下新能源汽車車型隻降不漲,25萬元以上車型部分上漲,整體維持在一個能夠接受的可控範圍内。

至于文章開篇提及,特斯拉Model Y出現保費大幅度增長的其它次元原因,在咨詢過保險行業專業人士後得知,更多還是保險公司為了均攤成本、保證盈利。

保險漲了,就不買新能源車了?

“新能源車保費和之前基本上相差不多,但30萬以上的保費漲幅稍大一些。并且以人保為例,還需要看這個車型在人保系統的一個綜合的評分,有可能這個人保分高(保險又是本月底到期,又是在月底去投保),這樣系統就會管控(保險公司根據當月的量,在月底最後幾天會有調整管控),優惠系數就會相應調整,保費一并增加。”

隻不過,伴随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的推出,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慮,購車預算還是無法避免的發生了一定的浮動,每年的用車成本也會相應的上漲。但是從安全性與實用性考慮,終歸不是一件壞事。

終局,還是自營?

必須承認,絕不循規蹈矩,任何東西都可以颠覆創新、推翻重來,牢牢印刻在特斯拉這家公司的DNA中。每一個運作環節,都追求極緻的成本管控與效率。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一旦發現最終所取得的階段性成績不及預期,迅速的調整便會如期而至。

保險漲了,就不買新能源車了?

與此同時,汽車行業曆經多年發展,消費者所面對的整個購車流程,已經成為定式。主機廠、經銷商、保險公司,所有人都在按照固定的角色,各司其職。

可是在特斯拉眼中,如此之多的參與者互相對接,必然會造成相應的拖沓與資源浪費,甚至其本身能夠謀得的利潤,也會相應減少。顯然,這樣的狀況,并不符合它的發展邏輯。最終,颠覆與改變接連到來。

如果說自首款量産車型Model S開售,就一直秉承直營模式,證明了特斯拉完全可以承擔經銷商的“戲份”,那麼從今年它所展現出種種舉措來看,其同樣想要囊括保險公司業務的夙願,已然成為現實。

保險漲了,就不買新能源車了?

過去的10月,馬斯克就曾在個人社交平台上表示:“特斯拉汽車保險将于本周在德克薩斯州上線,并希望美國在明年大部分地區都能有特斯拉保險。”他還稱,“特斯拉車險為車主提供更全面的保險和理賠管理服務,價格也更便宜,折扣比例高達20-30%。”

而它能夠與傳統保險公司實作差異化的是,按照保費計算方式,特斯拉推出的是UBI車險,即基于使用者實時駕駛行為的車險。

保險漲了,就不買新能源車了?

例如,駕駛者急刹車的頻率高低、與前車距離多少,這些資料都可以通過特斯拉的車内傳感器進行實時收集,由此對駕駛者的安全系數打分,制定最合理的保費金額,也就是“千人千價”的保費個性化定制模式。

據特斯拉官方聲稱,普通車主大約可以節省20%至40%的保費,駕駛行為最安全的司機,可以節省30%至60%。

采取這樣方式,無疑對車主更加公平,同時也能夠擷取更多的利潤,以及正向現金流,進而反哺造車闆塊。換言之,這一次特斯拉要用科技與大資料,颠覆傳統保險行業。

保險漲了,就不買新能源車了?

是以說,當國内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正式推出,總有一種感覺:将來的某一節點,特斯拉會抛棄目前這些公司的輔助,自營保險業務。

畢竟,它所面對的,是一塊份額巨大、十分誘人的“蛋糕”。

從相關資料來看,2021全年新能源汽車總量将達723萬輛,以每輛保費平均6000元計算,那麼,全年新能源車險市場規模約達434億元。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最為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久的将來,車險市場規模将達萬億級。

保險漲了,就不買新能源車了?

也正因如此,特斯拉在今年8月6日,已經位于國内正式成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是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負責人朱曉彤,經營範圍為保險經紀業務。

公司登記位址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江山路5000号二樓,即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所在地,由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100%持股。

顯然,這家美國車企,做好了在保險市場,更進一步“收割”的準備。而這也讓我們開始警醒,對于國内諸多有能力的新能源車企而言,或許實作保險業務自營,将會是一條利大于弊的路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