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軍抗日!比淞滬會戰還要早,組成先鋒軍東征,裝備美德兩國沖鋒槍

提起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戰争,國人至今難以忘懷。在此次戰争之中,我們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終于将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領土。隻不過有關于中國正式抗日的時間,很多人卻一直認為是在淞滬會戰之後才正式開始。事實上,早在淞滬會戰之前,中國紅軍就已經做好了東征抗日的準備。在蔣介石還叫嚣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思想時,紅軍戰士們就已經組成先鋒軍東征,用美國德國沖鋒槍裝備自己,向世界各國表明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

紅軍抗日!比淞滬會戰還要早,組成先鋒軍東征,裝備美德兩國沖鋒槍

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很大

了解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在晚清政府諸多懦弱無能的割地賠款政策以後,中國國力已經衰弱到無以複加的地步。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各地軍閥互相混戰,更是再一次讓中國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而與此同時,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日本,便企圖趁機對中國發動進攻,将中國徹底侵占。尤其是在九一八事變以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更是讓日本人看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畢竟在接連侵占了台灣、北韓以及東北三省以後,日本已經在戰略上對中國大陸形成了夾擊之勢。

紅軍抗日!比淞滬會戰還要早,組成先鋒軍東征,裝備美德兩國沖鋒槍

對于日本人而言,隻要蔣介石一直堅持愚蠢的内耗政策,日本軍隊就有很大的機會取得戰争勝利。

不僅如此,當德意日三國形成法西斯同盟以後,日本德國這兩個國家甚至已經狂妄到想象阿拉伯會師的場景。僅從這一點來看,就足以想象當時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究竟有多麼龐大。

紅軍抗日!比淞滬會戰還要早,組成先鋒軍東征,裝備美德兩國沖鋒槍

中國的努力

好在國家危難之際,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他們有感于中國即将面臨的危機,盡一切努力号召國人一緻對外,防備日本人即将發動的戰争。以張學良将軍為代表,在1936年12月12日,發動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改變所謂的國策,一緻對外抗戰。至此,長達十年之久的中國内戰終于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初步成型。

紅軍抗日!比淞滬會戰還要早,組成先鋒軍東征,裝備美德兩國沖鋒槍

面對這樣的情況,日本人終于再也等不下去,他們清楚地明白,隻需要給中國幾年的發展時間,日本就再也沒有任何可能在侵華戰争中取得勝利。然而瘋狂的日本帝國主義永遠不會想到,中國軍人的抵抗意志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強大得多。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又怎麼可能敗在一個彈丸小國手裡。

紅軍抗日!比淞滬會戰還要早,組成先鋒軍東征,裝備美德兩國沖鋒槍

中國紅軍抗日

曆史的發展軌迹如此,那麼中國紅軍抗日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事實上,當蔣介石還想着如何能夠統一中國,實作自己的野心時,中國紅軍就已經開始用實際行動抵抗日本侵略軍。1936年3月1日,中國人民抗日先鋒軍更是釋出公告,告示天下:中國紅軍将盡最大的努力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為自由平等且領土完整的新中國而努力。很多人可能會想,以當時的紅軍發展狀态來看,裝備美制德制的沖鋒槍是否有些誇大事實?答案并非如此,這恰恰證明了紅軍抗日先鋒軍的決心。

紅軍抗日!比淞滬會戰還要早,組成先鋒軍東征,裝備美德兩國沖鋒槍

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當時的紅軍先鋒軍付出極大的努力,将先鋒軍的裝備盡可能地做出提升。也隻有這樣,在面對日本侵略者時,我們才能有更大的勝算。倘若蔣介石冥頑不靈,我軍也要堅決抗擊日本人的侵略。在國家大事面前,唯有集中最強的力量,才有可能博得一線生機。好在最終的結果沒有讓人失望,在抗日這個問題上,蔣介石也終于做出了正确的選擇。

紅軍抗日!比淞滬會戰還要早,組成先鋒軍東征,裝備美德兩國沖鋒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