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您的孩子測“骨齡”了嗎?再不了解就晚啦!

在生活當中,大多數人都會認為父母的身高較高,孩子的身高就不會矮;父母的身高都不高,那麼孩子受到遺傳的影響,身高多半會與父母相似。但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喜歡去測量自己的骨齡,預測未來身高。

人的生長發育可用兩個“年齡 ”來表示,即實際年齡與骨齡 。實際年齡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了,但骨齡又是什麼呢?骨齡是我們骨骼發育的年齡,也就是人體各年齡段骨骼的成熟程度 。用骨齡對比實際年齡,可以看出發育的快慢,甚至有時候可以通過骨齡來發現身體存在的隐患 。

正常人的骨齡與實際年齡上下浮動在 一年内都是正常的。例如,實際年齡9歲,骨齡在8.5歲的人,以後身高超過同齡人機會會更大一些。而實際年齡10歲,骨齡卻已經11歲的人,後期身高發育的潛力就要小一些。

您的孩子測“骨齡”了嗎?再不了解就晚啦!

由此可見,骨齡比實際年齡小的人,生長空間較大。有些青少年性發育晚,他的身高在前期比同齡孩子要矮,可是骨齡卻晚于實際年齡,是以他的生長期會更長,若在青春期加強營養和鍛煉,身高就會突飛猛進,最終不會太矮。

如何測量“骨齡”

衡量骨齡可根據關節及骨構來判斷孩子的生長潛力,而手部是人體關節最多的部位,是以一般骨齡片都是拍手部。

通過對左手腕部X片分析骨骼的鈣化程度,可以推測少年兒童的年齡和發育情況。左手和右手從理論上來講沒有差別,為了便于統一标準進行判讀,一般都拍左手的關節片。

此外,手部屬于肢體末端,避開了腦部、甲狀腺和性腺等關鍵部位,一般拍骨齡片的照射時間很短,輻射量對人體的傷害可忽略不計

您的孩子測“骨齡”了嗎?再不了解就晚啦!

三種情況可以考慮給孩子測骨齡!

Q1:父母身高不理想

孩子身高有60%受遺傳影響,家長身高不理想,更應該從小關注孩子成長,骨齡檢測能讓家長掌握孩子長高的動态;

Q2:孩子身高與同齡人相差較大

需要通過骨齡檢測來查找原因,并及時幹預;

Q3:想預測孩子身高潛能

根據孩子的骨齡,可以預測孩子繼續可能長高的空間,預測長高潛能。

什麼時候做骨齡檢測比較好?

孩子測骨齡的最佳年齡——3-15歲。

在孩子3-10歲時做骨齡檢測:

1.生長發育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争取到更多的治療、調整時間;

2.有針對性地調整飲食營養結構和生活習慣,對孩子的身高幹預和調整。

進入性發育前期(女孩8歲左右,男孩10歲左右)做骨齡檢測:

有助于孩子以正常的發育水準和發育速度進入青春期,保證孩子的性發育和身高發育能夠以正常的狀态啟動和加速。

關于兒童身高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雖然身高和遺傳有緊密關系,但遺傳給孩子的隻是一個身高的範圍,有±6.5厘米的偏差。如果孩子的身高向遺傳的上限靠近,孩子的身高理想;如果往遺傳的下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不容樂觀。

您的孩子測“骨齡”了嗎?再不了解就晚啦!

【誤區二】:男孩沒變聲,女孩沒來月經,還不算發育,不着急

變聲和月經是标志孩子進入青春期發育後階段的特征。這個階段孩子的骨骼生長區(骨骺)已經接近閉合,身高開始進入停長倒計時。

【誤區三】:孩子現在不長沒關系!二十三還蹿一蹿呢

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是不同的,晚長也是有可能的,但不是家長憑想象判斷的。一旦等到青春發育時再去醫院檢查,往往已經錯失了最好的幹預時機。正确做法是,在生長發育門診醫生的指導下,定期檢測,及時幹預。

總結小貼士:

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飲食、運動、睡眠、情緒、骨齡

飲食上:保證優質的蛋白質,提倡多喝奶。每天牛奶500ML ,1個雞蛋,1兩瘦肉。

睡眠:10點前入睡,生長激素一般在晚上11-3點之間,保證孩子有深睡眠。

運動:戶外、遊泳、跳繩、跑步、籃球等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情緒: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培養孩子的樂觀性格,家長在孩子面前要保持情緒最佳。

骨齡:3—16歲的孩子,家長每半年要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做專業的骨齡檢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