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您的孩子测“骨龄”了吗?再不了解就晚啦!

在生活当中,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父母的身高较高,孩子的身高就不会矮;父母的身高都不高,那么孩子受到遗传的影响,身高多半会与父母相似。但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欢去测量自己的骨龄,预测未来身高。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 ”来表示,即实际年龄与骨龄 。实际年龄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但骨龄又是什么呢?骨龄是我们骨骼发育的年龄,也就是人体各年龄段骨骼的成熟程度 。用骨龄对比实际年龄,可以看出发育的快慢,甚至有时候可以通过骨龄来发现身体存在的隐患 。

正常人的骨龄与实际年龄上下浮动在 一年内都是正常的。例如,实际年龄9岁,骨龄在8.5岁的人,以后身高超过同龄人机会会更大一些。而实际年龄10岁,骨龄却已经11岁的人,后期身高发育的潜力就要小一些。

您的孩子测“骨龄”了吗?再不了解就晚啦!

由此可见,骨龄比实际年龄小的人,生长空间较大。有些青少年性发育晚,他的身高在前期比同龄孩子要矮,可是骨龄却晚于实际年龄,所以他的生长期会更长,若在青春期加强营养和锻炼,身高就会突飞猛进,最终不会太矮。

如何测量“骨龄”

衡量骨龄可根据关节及骨构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潜力,而手部是人体关节最多的部位,所以一般骨龄片都是拍手部。

通过对左手腕部X片分析骨骼的钙化程度,可以推测少年儿童的年龄和发育情况。左手和右手从理论上来讲没有区别,为了便于统一标准进行判读,一般都拍左手的关节片。

此外,手部属于肢体末端,避开了脑部、甲状腺和性腺等关键部位,一般拍骨龄片的照射时间很短,辐射量对人体的伤害可忽略不计

您的孩子测“骨龄”了吗?再不了解就晚啦!

三种情况可以考虑给孩子测骨龄!

Q1:父母身高不理想

孩子身高有60%受遗传影响,家长身高不理想,更应该从小关注孩子成长,骨龄检测能让家长掌握孩子长高的动态;

Q2:孩子身高与同龄人相差较大

需要通过骨龄检测来查找原因,并及时干预;

Q3:想预测孩子身高潜能

根据孩子的骨龄,可以预测孩子继续可能长高的空间,预测长高潜能。

什么时候做骨龄检测比较好?

孩子测骨龄的最佳年龄——3-15岁。

在孩子3-10岁时做骨龄检测:

1.生长发育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争取到更多的治疗、调整时间;

2.有针对性地调整饮食营养结构和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身高干预和调整。

进入性发育前期(女孩8岁左右,男孩10岁左右)做骨龄检测:

有助于孩子以正常的发育水平和发育速度进入青春期,保证孩子的性发育和身高发育能够以正常的状态启动和加速。

关于儿童身高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关系,但遗传给孩子的只是一个身高的范围,有±6.5厘米的偏差。如果孩子的身高向遗传的上限靠近,孩子的身高理想;如果往遗传的下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不容乐观。

您的孩子测“骨龄”了吗?再不了解就晚啦!

【误区二】: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着急

变声和月经是标志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阶段的特征。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骼生长区(骨骺)已经接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

【误区三】:孩子现在不长没关系!二十三还蹿一蹿呢

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不同的,晚长也是有可能的,但不是家长凭想象判断的。一旦等到青春发育时再去医院检查,往往已经错失了最好的干预时机。正确做法是,在生长发育门诊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测,及时干预。

总结小贴士:

影响孩子长高的因素:饮食、运动、睡眠、情绪、骨龄

饮食上:保证优质的蛋白质,提倡多喝奶。每天牛奶500ML ,1个鸡蛋,1两瘦肉。

睡眠:10点前入睡,生长激素一般在晚上11-3点之间,保证孩子有深睡眠。

运动:户外、游泳、跳绳、跑步、篮球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情绪: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家长在孩子面前要保持情绪最佳。

骨龄:3—16岁的孩子,家长每半年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做专业的骨龄检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