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婆婆無意拍下一家四口睡姿,照片走紅: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都說90後父母帶娃,跟80、70後父母比起來,對待孩子特别“佛系”。在網上看過一個段子,孩子拿出餅幹要跟父母分享:

70後媽媽:“寶寶,媽媽不吃,你吃吧。”

80後媽媽,輕輕咬一小口,然後說:“謝謝寶寶,真好吃。你吃吧。”

90後媽媽,咬一大口,然後一把“奪”過來:“真是太好吃了,都給我吧。”

以前的父母育兒,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爸媽的心,生怕孩子有一丁點差池。如今的父母育兒,孩子得自己哄自己睡覺,還得練就戴尿不濕、買菜、遛爸爸的技能。

90後父母的“佛系”育兒,倒是沒少鍛煉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讓人津津樂道。

網上就有一組照片,走紅網絡,引發網友們哈哈大笑。

一: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照片是由婆婆拍攝的。婆婆去到兒子房間,想看看孫兒們的情況。一般一家子睡覺,都是父母在兩邊,孩子們在中間,這樣既可以保護孩子不掉下床,還能保證孩子在被窩裡暖和。

而婆婆走進兒子房間,看見兒子兒媳倒是挺恩愛,兩個人緊緊地挨在一起,被子也蓋得嚴嚴實實,那絕對不會受一點涼。

婆婆無意拍下一家四口睡姿,照片走紅: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而兩個小家夥,卻遠遠地在床另一邊,找不着爸媽,也扯不赢被子,他們隻好“抱團取暖”。兩個人緊緊的靠在一起,幾乎都要疊一塊了。

弟弟怕是想爸爸媽媽了,試圖離開姐姐,去找被窩裡的媽媽。結果,爸媽本來還面向他睡,後來直接背對着他,被子也裹得緊緊的,小寶寶連被子角都夠不着。

婆婆無意拍下一家四口睡姿,照片走紅: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到了後來,弟弟可能覺得這爸爸媽媽不靠譜,還是親姐靠得住。于是半睡半醒間,爬起來又去找姐姐。

婆婆無意拍下一家四口睡姿,照片走紅: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網友們看到這組照片,紛紛調侃: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寶媽後來解釋說,當天他們帶娃去遊樂場玩,太累了,回來睡得比較沉。而婆婆睡得比較晚,看他們房間沒關燈,就進來看看。

沒想到婆婆看到這幅景象,便拍下來,說要留着給孩子長大了看。

網友們在調侃之餘,也有媽媽說,看娃千奇百怪的睡姿,沒有老老實實蓋被子也能睡得這麼香。孩子是不是喜歡到處亂跑,不被被子束縛才能睡得更好啊?

婆婆無意拍下一家四口睡姿,照片走紅: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我們平時帶娃就會發現,娃睡覺時,要他老老實實一覺睡到大天亮,那是不可能的。剛給他蓋好被子,他立馬就給你蹬掉。為了不讓娃凍着,老母親每天頂着黑眼圈睡不好覺。

那孩子的睡眠習慣到底是咋樣,怎樣才能讓他睡得更香呢?

二:影響睡眠的因素

孩子并不會出現我們想象中“嬰兒般的睡眠”,相反,他一晚上可能都睡不踏實。這是因為,孩子的睡眠,會受幾方面的影響:

婆婆無意拍下一家四口睡姿,照片走紅: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睡眠周期

我們的睡眠,是由深層—淺層睡眠交替的,當進入淺層睡眠時,身體就會不自覺出現一些小動作。比如翻身、踢被子等。

孩子的睡眠周期比我們短,是以,他們一晚上的“小動作”自然就多。晚上睡着,你可能就得去床底下“撿娃”了。

睡眠環境

孩子的睡眠,還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太冷太熱、太幹或太濕潤,又或者夜燈太亮,都會引起娃睡不踏實。

娃一旦睡不踏實,就容易從被窩裡睡到了被窩外。而爸爸媽媽,就不得不頻繁醒來給娃蓋被子。

婆婆無意拍下一家四口睡姿,照片走紅: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三:嘗試這幾個方法

如果父母想擁有一個好睡眠,不要一直醒來給娃蓋被子,不妨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保證舒适的睡眠環境

可以在卧室備一個溫濕度計,這樣我們就能看到室内是不是處于适宜的睡眠環境。

室内溫度一般在20-25度,濕度在60%-70%左右,體感會比較舒适。這樣的睡眠環境,孩子會睡得更香。

有研究表明,夜燈的光線會影響睡眠品質。

這是因為,光照會擾亂我們睡眠激素的分泌。孩子還小的時候,很多父母喜歡用小夜燈,這樣友善照看寶寶。但等孩子大一點,就盡量不要使用夜燈了。

昏暗、安靜的環境,更有助于擁有良好的睡眠。

婆婆無意拍下一家四口睡姿,照片走紅: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别穿太厚

孩子新生代謝旺盛,天生不怕冷。是以,他們睡覺的時候可以參照爸爸。

媽媽一般會體虛一點,很容易認為小孩子也怕冷。但其實,孩子的體質,跟爸爸更像。是以,在穿衣睡覺方面,可以參照爸爸,無需給孩子穿太多、裹太厚。

婆婆無意拍下一家四口睡姿,照片走紅: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父母和孩子一起睡,需要我們分出更多精力去照顧他們。不過,如果營造好的睡眠環境,我們也能更好地享受睡眠。

關于睡眠,你還有哪些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檔來自網絡,侵立删】

科普實用的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