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失一年多,再度複出!這個自主品牌能活多久?

EV導購

專注于新能源車資訊及導購

關注

前途汽車的最後一期推文截止于2020年7月30日,彼時前途旗下唯一一款新車——前途K50已經上市并成功實作傳遞。然而,後來就此沉寂了。

消失一年多,再度複出!這個自主品牌能活多久?

直到今年12月2日,前途汽車的官方号突然更新推送,用一條《點亮内心,前途可期》的推文宣告了回歸,且後續動作頻頻。

12月7日,發信推文稱将攜手金港控股、藍海創意簽署元宇宙賽事戰略合作協定,進軍元宇宙,前途汽車将提供車輛改裝方案及改裝零部件;

12月10日,官方抖音号恢複運作;

12月18日,召開2022知前途政策分享會,傳達了三大資訊:

1、釋出“三新”規劃。何為“三新”?即新材料、新能源、新智能,這是新前途汽車的布局領域。

2、2022款前途K20将正式上市,并将布局馬來西亞和東南亞市場。

3、首款車型前途K50複産下線并傳遞新使用者。

大緻計劃如下:

新材料:鋁合金3D列印、流體金屬車身骨骼結構、新型車身連接配接技術以及輕合金車身制造等。前途汽車将通過創新型材料來實作汽車輕量化,降低使用成本,同時節約能源。

新能源:太陽能光伏汽車。前途計劃于2022年量産退出全球首款太陽能光伏汽車,或實作在光照三類區域(年等效光伏利用小時數在1200-1400小時),車輛續航裡程達到日均50公裡以上。另外,後續相關車型還有望推向海外市場。

産品方面,則聚焦在前途K50和前途K20身上。

消失一年多,再度複出!這個自主品牌能活多久?

前途K50,大家應該還有印象。作為與蔚來、小鵬同一批的造車新勢力,前途的首款車型并不是傳統家用車,而是定位超跑的前途K50,指導價高達70多萬。彼時甚至誕生了“國産最貴超跑”的名頭,确實讓它名聲大震。

但定位太偏,價格太貴,純電動跑車也并不成熟,終端銷量可想而知。2018年,前途花費了20多億資金,隻換來前途K50的59輛銷售資料。後來,便發生了大甩賣事件,坊間傳車商清倉價低至28-37萬……

消失一年多,再度複出!這個自主品牌能活多久?

前途K20是前途汽車的第二款車型,定位純電小跑車,自2019年亮相後便再無消息。鋁制車身架構、前後雙叉臂懸架、前後雙電機四驅系統、百公裡加速6秒内、最高時速達190公裡/時等,這是曾經的前途K20,不知道量産新車是否依舊如此。

消失一年多,再度複出!這個自主品牌能活多久?
消失一年多,再度複出!這個自主品牌能活多久?

此次官方表示,前途K20已處于測試階段,将于2022年正式上市,并會銷往馬來西亞和東南亞市場。對于前途K20的前景,很多人并不看好。畢竟老前輩前途K50折了,相似定位的零跑S01表現也很一般,前途K20既沒産品優勢,也沒品牌優勢,想打開市場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

前途汽車欲意達成這些目标,需要曆經一段并不短的時間,也要投入一筆不菲的費用。曾經拖欠員工工資的前途,這就有錢了?

據當時的爆料,前途汽車從2019年7月份就開始拖欠ABC級的員工工資;從8、9月開始拖欠其它級别員工的工資;11月停繳公積金;2020年推出離職結清協定,承諾的結清工資也并未如期做到。

消失一年多,再度複出!這個自主品牌能活多久?

前途汽車成立于2003年8月,前身是長城華冠。憑借母公司長城華冠近14年整車設計、研發方面的積累,前途汽車擁有比較強的技術支援。而且,它也是早一批獲得工信部和發改委“雙重認可”的企業。同其他新勢力相比,造車的起點要高那麼一點點。

有技術底子,有生産資質,有廠房,本以為是副好牌,卻被打得稀爛。

消失一年多,再度複出!這個自主品牌能活多久?

時至2021年底,前途汽車能重返汽車市場,靠的還是母公司的運作。

有消息稱,從新三闆退市兩年的長城華冠有意重新上市。它在今年5月召開了股東大會,準許了相關融資和股權激勵方案;後在12月售予瑞峰新能源不多于4%的股權,并開啟新一輪集資活動;同在12月與相關機構簽署協定,研發新材料等,而這一點的受益人自然是前途汽車。

但是,背景再雄厚,也禁不住一直“畫餅”。前途汽車的新目标很有前景,但或許并不适用于連車都還沒造明白的“新手”。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