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為了增加賬号的可讀性,周六、周日、節假日釋出學習筆記。(筆記為摘抄,不代表個人觀點)
1、溺愛容易,了解難
溺愛孩子和了解孩子是很不一樣的。
溺愛孩子是以父母自己為中心,了解孩子是以孩子的感受為中心。
《莊子》中有個故事,有個人得到一隻大鳥,非常溺愛,于是天天給它喂肉,因為主人公最喜歡吃肉,結果大鳥沒幾天就死了。
溺愛容易,了解難。
所有的愛都必須包含了解,沒有了解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愛,而是自我感動甚至傷害。

2、學習的意義
很多人對學習的了解就是「懂得很多知識」,其實毫無用處。
你這輩子都不可能比搜尋引擎知道得多,你懂的知識花幾十塊錢買本書就能獲得,你表達的話語也不過是借鑒前人的照本宣科。
最慘的是,懂得那麼多道理卻過不好自己的人生,看着那些不學無術的人騎在自己頭上吃香喝辣,看不慣也無可奈何。
學習有什麼用?
有個死胖子欺負你,你打不過他,被狠狠地揍了一頓。
你哭着跑回家,肉體上的傷害,來自人格上的羞辱與不安全感,讓你痛苦不堪。
這時你應該怎麼做?
鍛煉身體,運用無數前人總結的經驗與科學的訓練方法,讓自己變得強大。
幾個月後,胖子再來欺負你,他驚恐地發現,你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隻會抱頭痛哭的小屁孩——現在的你,是人類數千年文明積累的經驗與科學的訓練成果。
從此胖子再也不敢來招惹你。
這就是學習的意義。
不知道怎麼談戀愛,就去學習兩性關系。
事業不順利,就去學習工作相關的技能。
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數問題,前人早就有豐富的解決方案,學着做就行了。
有些人抱怨生活艱辛,世道艱難,卻不懂得通過學習解決問題,運用人類文明的成果來武裝自己,結果受苦受累生活還不幸福。
很多技能非常重要,但是學校沒教過,我們自己也從來沒學過。
比如寫作、表達、演講、談判、上司力、決策、團隊合作、情緒管理、時間管理、兩性關系、親子教育……
沒有學習過這些,遇到問題不懂得怎麼解決,最終隻能稀裡糊塗地選擇不恰當的解決方案:争吵、暴力、抱怨、逃避等等,結局肯定好不到哪裡去。
像隻無頭蒼蠅一樣亂飛亂撞,你的未來會變得閃閃發光嗎?
努力學習吧,不是為了聚會時的侃侃而談,不是為了虛無缥缈的優越感。
3、良心
如果以百年為機關,教育行業的核心競争力是:良心。
當然了,有多少人關心自己死後的事情呢?
4、感謝孩子
父母老以恩人自居讓孩子感謝自己,其實就是向孩子索取情緒價值,給孩子制造内疚和無價值感。
父母感謝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存在很有價值和意義,會讓孩子充滿自信。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之一就是:感謝孩子。
5、成事需要體系、積累
人們對于成事的最大誤解是想迅速找到某個秘訣,一個竅門,一個殺手锏。
事實真相是,真正成事是需要有體系,有網絡,長期積累的。
積累到一定程度,會發現到達目标可以有多種路徑,路徑的數目随着自己的網絡深度和寬度指數增長。
東方不亮西方亮,慢慢變得易如反掌。
原來渴求的目标發現也沒啥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