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以後,很少會“記仇”?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

現在的年輕父母工作壓力大,每天下班回家之後就想躺在沙發上癱着,但一想到寶寶還等着自己去照顧,爸爸媽媽就又得打起精神給孩子做飯,陪小家夥玩。

其實情緒是一個堆積的過程,如果家長在工作上不順利,孩子又調皮不聽話,父母的“怒氣值”就很容易達到臨界值,甚至偶爾還會情緒失控,沖着孩子發火吼叫。

但你有沒有發現,孩子在被父母吼完了以後,卻總是轉眼就忘很少會“記仇”呢?這背後的真實原因其實是這樣的。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以後,很少會“記仇”?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

案例

瑤瑤的女兒今年三歲了,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在家裡沒有一刻是能閑下來的,總想到處玩,有時候瑤瑤到忍不住懷疑自己養的到底是孩子,還是一隻“哈士奇”。

這天,瑤瑤在工作上有些不順利,加班回到家已經很晚了,看着明明應該上床睡覺的女兒還在客廳裡看電視,瑤瑤心裡有些不快,但還是壓着火帶孩子去洗漱。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以後,很少會“記仇”?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

可在洗漱的時候,女兒又一直不老實,弄得瑤瑤和自己身上到處都是水,這下瑤瑤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大聲沖着孩子喊了兩句。看着女兒淚水在眼圈裡打轉的樣子,瑤瑤心裡也有一點後悔,但還是闆着臉帶孩子去睡覺。

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女兒在睡覺之前居然輕輕的親了瑤瑤一下,還跟她像原來一樣親昵,看着孩子的可愛模樣,寶媽的心都要化了。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完了以後,轉眼就忘呢?

1. 孩子非常愛媽媽

母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他們從小到大最依賴的人無非就是媽媽,最親近的人也是媽媽。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以後,很少會“記仇”?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

當寶媽責罵自己的時候,孩子并不是不記仇,而是心中對于媽媽的愛大于對寶媽的厭惡和恐懼感,是以他們轉眼就會忘記,并且還像之前一樣和寶媽親昵。

2. 孩子也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

2、3歲左右的孩子其實已經有簡單的是非觀念了,他們知道一些事情是爸爸媽媽明确禁止自己做的。

如果家長是因為這類的事情責罵孩子,而小家夥在心裡也知道是自己做錯了,這時他們也不會對父母産生怨恨的情緒,因為小朋友也知道自己是不占理的,爸爸媽媽說自己是正确的行為。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以後,很少會“記仇”?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

3. 孩子已經習慣了,聽到父母的訓斥有些麻木

有些家長脾氣比較暴躁,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對孩子進行責罵,而小孩子從小也被父母吼罵慣了,聽到爸爸媽媽的話也不覺得他們有錯,畢竟這在孩子心裡,這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是以當這種教育模式成為孩子的日常以後,也就不會想起來責怪家長了。

父母的态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重要

其實,任何一種教育方式都需要講求适度原則,當孩子犯錯時,家長确實可以進行責備,甚至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懲罰,但也要講求一個度。

遇到孩子犯錯,父母總忍不住化身為“咆哮帝”,但對他們最好的教育方式還是溫和而堅定,語氣溫和,但态度堅定、底線堅定、教育方式堅定。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以後,很少會“記仇”?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着自己的喜好和性格,而在其他孩子身上有效的教育方式,在自己孩子身上可能并不适用,家長需要做的其實是找到與自家孩子“配對”的方式而已。

【寫在最後】

孩子與父母的關系就像是一根彈簧,太松起不到作用,但太緊繃又會讓親子關系崩壞,是以家長一定要講求适度原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