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萌娃短視訊爆火,社交媒體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以展示“萌娃”為主要内容的賬号。但随着同質内容增多,不少賬号開始“另辟蹊徑”……
化妝、吃播、整蠱……
孩子成了撈錢工具
近期,短視訊平台上出現許多未成年人的視訊畫面,看後令人目瞪口呆。其中包括吃播、美妝穿搭、演繹劇情段子……

△2歲小孩吃播,穿着尿不濕的萌娃下廚房做菜。
△5歲小女孩拿着粉底、眼影,奶聲奶氣地教成人化妝。
△男童電擊父親,整蠱母親。
△小孩大談“何為渣男”“有錢人的煩惱”……
除此之外,還有孩童無防護裝置走鋼絲、女童打濕頭發衣衫裝性感、家長故意給寶寶喂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拍攝寶寶表情取悅觀衆等視訊内容。
萌娃早熟?
背後是成人的“精心設計”
萌娃視訊的關鍵詞不再隻是“萌、單純、可愛”,難道隻是這些孩子早熟?實際上,孩子“早熟”行為的背後,都有成人的“影子”。
從“曬娃”到“啃娃”,孩子成了家長的“搖錢樹”
随着萌娃爆火,一些賬号吸引了數以萬計的評論、點贊,有的甚至還收獲了一群鐵粉。“萌娃”的流量變現和商業合作,給其父母帶來了可觀收入,這也讓一些父母嗅到商機,開始把孩子打造成“網紅兒童”作為生意來經營。靠娃吃飯,俨然已經成為一些家長的緻富經。
在一些兒童短視訊賬号首頁,大多可以看到“好物推薦”“找我官方合作”等辨別。有營運兒童短視訊賬号的家長表示,靠娃就能月入15萬元。
營銷公司推波助瀾,流水線孵化“網紅兒童”
據媒體調查,一些網紅孵化機構與孩子父母簽約,短期内就可讓賬号粉絲過百萬,從開通賬号、确定“人設”到營運推廣都有一對一的具體方案。
在公司運作下,不少“網紅兒童”的短視訊收獲數十萬次點贊、上千條網友評論,粉絲量多達千萬。這些流量都是投放廣告、接商業合作的資本。
遏制炒作“網紅兒童”
守護孩子健康童年
近年來,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拍短視訊的呼聲不斷。保護未成年人還需要多方配合。
11月29日,文化和旅遊部釋出《關于加強網絡文化市場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嚴禁借“網紅兒童”牟利。對出現未成年人單獨出鏡或者由成年人攜帶出鏡超過一定時長且經核定為借助未成年人積累人氣、謀取利益的直播間或者短視訊賬号,或者利用兒童模特擺出不雅姿勢、做性暗示動作等吸引流量、帶貨牟利的賬号依法予以嚴肅處理。(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檢視全文)
今年6月1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組織未成年人進行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動,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不得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直播釋出者賬号注冊服務。
此外,專家表示,家長通過網絡平台分享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要多一些理性和客觀,注重保護好孩子的隐私,守護孩子美好快樂的童年。父母可以适當引導孩子展現自我,但要掌握好度,不應逼迫孩子做不合時宜的事,更不能把孩子當作賺錢的工具。
關于“啃娃族”,大家怎麼看?
點選「寫留言」分享你的看法~“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