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意外死亡!刺痛全網:我們愛過你,一路走好

01

前幾天,一則新聞牽動了無數父母的心。

遼甯沈陽,失聯45小時的9歲男孩陽陽,在渾河水域被打撈出遺體。

他意外死亡!刺痛全網:我們愛過你,一路走好

消息一出來,無數人都痛心不已!

9歲,一個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最終卻以這種形式草草了解了生命。

陽陽為何會在上學時間離家出走?

原來,孩子是在學校裡和同學産生了沖突,被老師通知家長領回了家。到家後,媽媽又批評了陽陽幾句,沒想到,自尊心強的陽陽随後就負氣走出了家門。待家長反應過來,孩子已經找不到了,隻在小區門口留下了最後的影像。

他意外死亡!刺痛全網:我們愛過你,一路走好

事發後,有些人指責老師的處理方式太過極端,也有些人認為,家長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過度責怪孩子,但造成意外的真正原因,誰也不得而知。

悲痛之餘,有一點不得不令人深思:孩子犯錯誤,還能批評嗎。

我們不知道家長當時是怎麼批評陽陽的,不過從一段采訪視訊,倒是可以發現一些端倪。

媽媽曾對孩子揚言:“你這麼小,不上學的話,就隻能撿撿瓶子”。

乍一看,這句話像是為了震懾孩子,督促他好好學習,其實卻是典型“放大錯誤”的做法。

不僅以偏概全,從普通的交際沖突,演變到隻能撿破爛謀生,而且忽略了孩子經曆一連串“變故”後的脆弱心理。

站在9歲陽陽的角度,在先後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他就與同學、老師和家長同時發生了不愉快。

這個年齡,孩子是缺乏理性認知的,要從父母的教育中發現錯誤原因。

相較于上綱上線,他此刻最需要的,是父母的了解和包容。

如果隻是一味地誇大錯誤行為的後果,反倒會給孩子施加更多的負面壓力。

很多悲劇都是大人們把小事放大,造成不可挽回的痛苦。

02

其實孩子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可在這些不起眼的“小事”裡,大人不經意的“口嗨”,極易給孩子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就在最近,《親愛的》被拐兒童的原型——符建濤和孫卓與親身父母重逢的新聞,一度在各大平台上刷屏。

先一步被找到的符建濤,憑借着自己小時候殘存的記憶,給尋找孫卓的案件提供了關鍵線索,這才讓同被拐14年的孫卓,也得已和親人相見。

欣喜之餘,符建濤在采訪視訊中的一段話,卻再次觸動了我們的心弦。

他說自己被拐後,是有意識的,之是以當時不敢提及,是因為他記得媽媽曾說過,“如果他再不聽話,就把他賣掉”,他擔心自己“被拐”是親身父母和對方達成的協定……

此時略顯平淡的語言,卻透露着心酸,無法想象當時僅有4歲的符建濤,背負着媽媽的這句話,經曆過怎樣的痛苦、糾結和絕望。

也正是這句幾乎所有家長都說過的話,讓符建濤收斂了向周圍人群尋求幫助的勇氣和信心。

他的親身經曆,給我們的每位父母都敲響了警鐘:

在孩子的世界,父母的話就是“真理”,父母的舉止就是“标杆”,千萬别等傷害已經不可挽回,才覺追悔莫及。

03

這幾年,“青少年自殺”的事件,頻頻被爆上熱搜。

慘例中的孩子們,想不開的原因形形色色,唯獨有一點,始終在作祟:那就是來自父母言行的壓力。

可怕的是,他們在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同時,竟無一絲一毫的猶豫,似乎早已把死亡當作了解脫。

一位12歲的孩子,沒有任何征兆,一口氣在家狂吞20粒安眠藥。還好及時就醫,沒有釀成大錯。

他意外死亡!刺痛全網:我們愛過你,一路走好

然而在醫生面前,緊張焦慮的父親,在回複正常詢問的同時,還不忘“提醒”醫生要特别注意一下孩子,因為還有兩天就要考試了。

他意外死亡!刺痛全網:我們愛過你,一路走好

多悲哀啊!

孩子才十幾歲,就覺得活着沒意思,做出過激行為來傷害自己,明明絕望到這種地步,父親卻更在意他兩天後的考試?

先生想起了心理學者李雪的一句話:

“很多父母本來什麼都不懂,但是一生了孩子,就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了,不斷去糾正孩子、限制孩子。”

這樣的悲劇不在少數。

武漢某中學,因為三名九年級學生在教室裡打牌,老師把他們的家長請來配合教育。

其中一位媽媽和老師談完話後,在教室走廊,連續扇了兒子幾耳光。

母親離開後,男孩一個人在走廊處沉默了幾分鐘,旋即轉身爬上陽台,縱身一躍。

上海蘆浦大橋,一位17歲少年在車内被媽媽批評後,從後座打開車門,毫不猶豫地沖向橋邊,翻過欄杆,跳了下去!

徒留失控的母親,捶地痛哭……

不過短短幾十秒的視訊,直叫人驚心動魄,正值青春的生命,就這樣,在一瞬間消逝了。

有些人會說,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經不起一點風浪。

可真的隻是孩子有責任嗎,我們要明白,愛是攔在人與死亡之間的安全繩。

如果孩子都感受不到愛,也就不會再有任何留戀。

04

對于成年人來說,我們有一百種方法來應對“批評”和“羞辱”,但孩子不會,家和學校對他們來說就是全部。

這兩個地方丢失了美好,就等于摧毀了孩子的整個世界。

如今,家庭教育的不幸,不是父母滿足不了孩子的物質需求,而是孩子心理生了病,父母明明就在眼前,卻渾然不知。

而這,硬生生拉開了彼此間的距離。

他意外死亡!刺痛全網:我們愛過你,一路走好

很多父母也會覺得很委屈,認為孩子不好好學習,罵他是為了他好,也是因為愛他才這樣做。

可從頭到尾,孩子并沒有在這份“教育”中感受到愛,得到的不過是雙倍的沉重壓力。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原則,至少不上升到人品,不進行人身攻擊,不過度誇大後果。

若新聞中的父母,可以給孩子、給自己一個緩沖的時間,平複好心情,也許就會少說一句傷害孩子的話,少做一件傷害孩子的事,也許就可以阻止慘案的發生……

往事不可追,唯一可以改變的,是從現在開始,盡可能多地在孩子身上花費精力和時間,做好孩子的陪伴者和愛的供應者。

孩子們也要相信,自己有大把的時間和空間,去成長為更好的人!

願世間少一些決絕,多一絲考量,别讓親情,變成遲了就無法再來的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