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大文豪的魯迅,同時也是一位風流才子,夾雜在許廣平和朱安之間的他,死後又發生了哪些事情呢正所謂:民國多才子,當然民國也多渣男。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不無關系,但思想較為前衛的民國才子們,同時也有絕大部分人具備了渣男的特征,我不知道我能不能這樣了解“正是因為這些民國才子具有的思想較為前衛,故而他們擺脫封建教條束縛就越徹底,進而漸漸披上了渣男的外套”。郭沫若、徐志摩、胡蘭成、胡适等等,以及我們今天要提到的大文豪魯迅,他們都是民國時期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存在,在他們洋溢着文采的背後,同時也有着渣男本渣的一面。

1936年10月19日,我國近現代著名大文豪魯迅先生因突發胃病在上海逝世,去試時,年僅55歲。55歲的魯迅先生當即便被安葬在了上海的萬國公墓,因為魯迅先生的深遠影響以及當時國人對魯迅先生的尊重,在魯迅先生出殡的那一天,竟然有來自上海各地5000多人的自發組織,當日人山人海,千萬人在長街上排成兩行為魯迅先生送行。
魯迅先生比起胡适,胡蘭成等人而言,渣男的帽子在他頭上是似乎并不是太穩固,魯迅先生一生當中有先後兩任妻子——原配夫人朱安和第二任妻子,也就是魯迅先生的學生許廣平。那麼此時有人就會将關注的焦點放在“朱安和許廣平兩位夫人究竟誰和魯迅先生合葬了呢?”這個問題我們放在最後再進行探讨,但是朱安和許廣平二人關系很是不錯,在魯迅先生逝世之後,魯迅先生的作品版權在法律上全歸了原配妻子朱安夫人所有,但朱安夫人卻委托給了許廣平夫人進行處理。
魯迅先生去世的那一年,正是西安事變爆發的那一年,次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因為抗日戰争的全面爆發,進而導緻一時之間身在北平的朱安很快便斷了供給,此後的一段時間裡,朱安和其母親便一直在依靠着魯迅弟弟周作人的救濟維持着生活。在魯迅先生去世11年之後,其元配夫人朱安于北平逝世。負責安葬朱安夫人的親友隊伍當中,許廣平夫人也在其中,雖然在名義上朱安是魯迅先生的原配夫人,但在現實生活當中,朱安卻一輩子沒有和魯迅生活在一起。
朱安臨死之前提出了一個卑微的請求:身為魯迅先生原配妻子的朱安,想要一同和魯迅先生合葬。之是以說這個請求是卑微的,就是因為朱安夫人臨死之前的這個請求也沒有得到實作,因為魯迅家人根本不同意朱安的請求。是以朱安夫人在孤零零去世之後,迎面而來的更加是自己孤單一人埋葬在冰冷的黃土深處……(那個年代的女性,難道真的不應該被人尊重嗎)
直到如今,至于朱安夫人究竟被葬在了何處?仍然沒有被探索出來,我們隻知道:朱安并沒有和魯迅先生合葬在一起,僅此一點而已!許廣平夫人出身于名門望族,而當初許廣平夫人和魯迅先生的愛情根本得不到許家人的同意,更何況當時許廣平夫人已經在年少時期定下一門娃娃親事。對于魯迅先生而言,老天爺還是比較偏向于他的,在許廣平夫人的初戀趨勢之後,她便慢慢喜歡上了魯迅,深深地被魯迅的那種文豪之氣所吸引。
1968年許廣平夫人因心髒病突發而去世,因為許廣平夫人生前并沒有和魯迅先生有過證明而隆重的婚姻,簡而言之,就是二人之間并沒有結婚。而當時仍然籠罩在被舊時規矩支配的烏雲之下,是以即便許廣平夫人去世了,在朱安夫人沒有和魯迅先生合葬的前提之下,許廣平也仍然不能如願和魯迅先生合葬在一起。隻不過許廣平在臨死之前立下了遺囑:在她死後,要将火化之後的骨灰抛灑在大海之上,這樣她就能夠以這種方式陪伴魯迅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