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風景區位于昆明市東郊的鳴鳳山麓,距市區8公裡,初建于明萬曆年間,明崇祯十年(1637)銅殿遷賓川雞足山,清康熙十年(1671)平西王吳三桂重建現存這幢重檐歇山式真武銅殿,銅殿重250噸,是中國最大的銅建築。

它比北京頤和園萬壽山的金殿儲存完整;比湖北武當山金殿規模大,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純銅鑄殿,銅殿在驕陽下殿宇熠熠生輝,耀眼奪目,故人們稱為金殿。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煤山(今景山)自缢。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隻為陳圓圓被劉宗敏掠去,就怒發沖冠,拒降李自成,引清兵入關。
結果清廷入主中原,奴役中華民族長達260餘年,吳三桂也成為千古罪人。這就是“沖冠一怒為紅顔”的故事。
當初李自成占領北京,吳三桂的父親在北京寫信給吳三桂勸降,遠在遼甯的吳三桂本來也想投降,和使者進行了一次對話,态度立刻轉變。
大意是說:我的父親怎麼樣了?使者:已經被逮捕。吳三桂:我回去就會釋放了,我的财産呢?使者:已經被沒收。吳三桂:沒事,我到北京就會發還。
我的愛妾陳圓圓呢?使者:被宰相劉宗敏搶去了。吳三桂大怒,下令他的軍隊為死去的皇帝朱由檢穿喪服,慷慨激昂的說:既然父親不能做忠臣,那我也不能做孝子了。
吳三桂知道不能兩面作戰,于是象昨天還是敵人的清兵投降,引清兵入關。
當時的詩人吳梅村還有一首詩,寫的就是這個事,名叫《圓圓曲》。其中有著名的兩句是:恸哭六軍俱缟素,沖冠一怒為紅顔。後來吳三桂送一千兩黃金讓他改掉兩句,吳梅村不接受。
當了雲南王的吳三桂非常寵愛陳圓圓,欲廢掉張氏,立陳圓圓為“正妃”。陳圓圓深谙貴極而險,盛極必衰的道理,不願卷入是非之旋渦,力勸吳三桂晉封張氏為王妃,這使張氏對陳圓圓刮目相看,她雖霸道卻不敢加害于陳圓圓。
吳三桂見陳圓圓不願接受封号,便在昆明建金殿,他像吳王夫差對待美女西施那樣,日夜與陳圓圓飲酒作樂,将陳圓圓奉為藩王府中的陳娘娘。
吳三桂荒淫無恥,他不但寵愛陳圓圓,還寵愛“八面觀音”和“四面觀音”,将她們藏于麗宮,王府中美女不下千人,過着窮奢極欲皇帝般的生活。
陳圓圓不願與吳三桂同流合污,便借口自己體弱年邁,到昆明三聖庵出家為尼,終日焚香誦經,頤養天年。
康熙十六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稱帝,不久病逝。孫子吳世瑤繼位,1681年9月,吳世瑤在昆明自殺,部下棄城投降,吳家男女老幼盡遭殺戮,唯陳圓圓下落不明。據說,3年後她在昆明三聖庵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