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瑩媽

有一首歌是這麼唱的:“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抱抱我。”
這其實就是孩子的真實感覺,孩子身體上有非常多的感受器官。爸爸媽媽在抱孩子的時候不僅父母身上的溫暖會撫慰到孩子,而且父母身上的味道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安全,父母的擁抱會刺激孩子皮膚上的感應器,讓孩子覺得更溫暖,更舒适,内心更安定!
而孩子在小的時候能夠得到更充分的愛,更多的安全感,孩子才能夠更自信,以後内心的幸福感才會更強,看待事物的時候才會更平和,長大之後才會更幸福!
在孩子成長的6個關鍵時刻,父母别吝啬擁抱和親吻
一、6個月之前怎麼抱都不過分
孩子在6個月之前懵懂無知,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是以孩子隻能夠通過他獨特的語言-哭泣來向媽媽表達,這時候隻要孩子哭,媽媽就要趕緊抱起來安慰孩子。
孩子在清醒的時候,有時會放孩子在床上玩,但如果帶孩子出門的話,就要緊緊地抱住孩子,讓孩子在媽媽的避風港灣裡面去了解這個世界。
孩子在6個月之前經常得到抱,他的安全感會更足,以後幸福感也會更強,6個月之後家長也會抱孩子,但是除了抱孩子之後,也要教會孩子一些必要的規則,比如說孩子開始吃輔食,要告訴孩子在吃輔食的時候就要坐在兒童餐凳上吃!玩玩具的時候不能吃東西等規則。
二、睡覺前吻一下孩子
睡覺前是最佳的親子時光,孩子在一歲之前可能睡前還要喝一些母乳,孩子到一歲之後睡前就不喝母乳了,那媽媽可以跟孩子讀讀書聊聊天,孩子準備睡的時候在孩子的臉頰親一下,告訴孩子:晚安寶貝!這就能讓孩子帶着微笑入睡,孩子在睡前擁有一個好心情,能夠睡得更好,他的心情也能更好。
到了4歲左右跟孩子分床睡的時候,也要在孩子睡前跟孩子聊聊天,陪伴一下孩子,給孩子一個吻,讓孩子能夠自己更好地睡覺!
三、孩子哭泣時給孩子擁抱
孩子在哭泣的時候代表他的内心是很委屈或者是很難過的,這個時候我們先不要追究孩子做錯了什麼,而是抱着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他的委屈,他的難過,媽媽知道,媽媽在這裡,你不用怕,這會讓孩子内心生出更多的勇氣,讓他有勇氣去面對未知的世界和困難。
孩子小時候哭泣的時候,情緒能得到父母的了解和支援,孩子以後情商更高,更有幸福。
四、孩子受挫折的時候,抱抱孩子
孩子到一歲之後走路摔跤了會受挫折或者是穿衣服的時候穿不上,會覺得很受挫。孩子走過的每一步都會有困難和荊棘,父母的擁抱和了解,就能讓孩子頓時生出克服困難的勇氣,是以在孩子受挫折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痛打落水狗,指責孩子,而是抱抱孩子,然後幫助孩子一起尋求問題解決的辦法,引導孩子克服困難,才會讓孩子長大之後有更強的挫折商,才能做到談笑之間把困難解決了。
五、孩子分離焦慮時
最明顯的就是孩子上幼稚園的時候,很多家長就是把孩子騙到幼稚園,自己就偷偷走了,或者孩子哭鬧的時候,把哭鬧中的孩子一把塞給老師,家長轉身狼狽的逃走這樣子對于孩子的分離焦慮處理并沒有太多的用處。
聰明的家長是在孩子到幼稚園不願意進去的時候,緊緊地抱着孩子,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更願意在家裡面,但我們現在三歲了,都要跟小朋友們一起啦,你今天跟小朋友在幼稚園玩一天,下班媽媽就來接你!
讓孩子明白,媽媽了解他這種不願意跟媽媽分開的心情。
六、當孩子不安的時候
比如孩子去參加一個比賽,他會非常的緊張不安,這時候孩子的情緒是非常緊繃的,媽媽抱一抱孩子告訴孩子:“去吧,無論結果如何,爸爸媽媽都愛你!你赢了,爸爸媽媽為你付出的努力獲得的成果而驕傲;你輸了,爸爸媽媽陪你一起找原因,我們下次還有機會!”
孩子成長過程中,媽媽的懷抱和親吻就是孩子源源不斷的力量的來源,我們在孩子沒長大的時候給足夠的溫暖,幫他穿上無堅不摧的铠甲,孩子長大之後才能變成參天大樹,可以在前面沖鋒陷陣,也可以為年邁的父母擋去風風雨雨。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立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