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觀快評:借萌娃牟利,别讓“養娃”成“養号”

正觀快評:借萌娃牟利,别讓“養娃”成“養号”

随着短視訊和直播越來越火,很多父母也喜歡在網絡上分享自己的萌娃日常,吸引了千萬網友關注。但随着同質内容增多,不少賬号開始“另辟蹊徑”,出現了2歲孩子吃播、穿着尿不濕的萌娃下廚房做菜等畸形模式。(12月23日央視财經)

萌娃短視訊走火的背後,往往是一些父母利用孩子打造賬号當作生意來經營。翻開一些賬号首頁,大多可以看到“好物推薦”“找我官方合作”等辨別。甚至有家長表示,靠娃就能月入15萬元。

父母曬娃本無所厚非,但以逐利為目的的畸形曬娃卻早已偏離了正常分享的軌道。說到底,萌娃之所能夠得到人們的喜愛,正是因為他們自帶的純真無邪。然而,部分家長的畸形曬娃,卻往往是以犧牲孩子的童真為代價。一面是借萌娃牟利的家長啃娃啃得心安理得,另一面卻是孩子的身心健康被棄之不顧。

将2歲的孩子打造成吃播,讓穿着尿不濕的萌娃下廚房做菜,可謂是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丢到了一邊,而之前還曾出現過3歲吃播被父母喂到70多斤的極端案例。還有不少五六歲的孩童模仿着大人的口吻,講着各種搞笑段子;還有小孩熟練地拿起粉底和眼影,對着鏡頭教大家化妝……懵懂的孩童說着與認知不符的話,做着與年齡不符的行為,對其心理和認知的沖擊可想而知。

而萌娃視訊的背後,往往有着過度暴露孩子隐私的潛在危害,難免會招緻輿論場上的非議。前兩天,山東一家長發兒女裸睡視訊的新聞沖上微網誌熱搜。視訊之是以引起争議,恰恰是因為家長在利用孩子賺錢的同時,卻忽略了對孩子隐私的保護。孩子的家長在遭到輿論批評後顯得很無辜,将其歸結為網友惡意剪輯,可殊不知正是自己沒有分寸曬娃賺錢的因才招緻了被诟病的果。

孩子是家庭和社會的寶貝,不該成為父母賺錢的“寶貝”。父母想要曬娃是人之常情,但也别打着“養娃”的名義去“養号”,更不該借此“啃娃”。畸形曬娃牟利的背後,看似自己賺得盆滿缽滿,卻讓孩子失去了最為寶貴的童真和童趣,也讓孩子背負了與年齡不符的負擔。當某一天孩子長大,看到視訊中被過度消費的自己,看到那個被當成賺錢工具的自己,真的不會埋怨父母嗎?

12月初,文旅部辦公廳釋出《關于加強網絡文化市場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明令禁止借“網紅兒童”牟利。《意見》明确要求嚴管嚴控未成年人參與網絡表演,對出現未成年人單獨出鏡或者由成年人攜帶出鏡超過一定時長且經核定為借助未成年人積累人氣、謀取利益的直播間或者短視訊賬号依法予以嚴肅處理。此次意見的出台,意味着借“網紅兒童”牟利不僅僅是會被輿論譴責的家事,更是事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國事,同時也對平台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呵護孩子的童真,為其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是為人父母者的責任和義務。禁令之下,那些借萌娃牟利的父母也該收斂收斂了,别等到賬号被封之後才追悔莫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