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關于聯想的事件可謂層出不窮,這其中公司高層薪資的問題備受關注,然而曾經為聯想付出過巨大貢獻的倪光南,卻并沒有在聯想這個大蛋糕中分到任何利益,這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今年聯想公布的财務報告顯示,包括楊元慶、朱立南等多個高層在内的薪資都達到了将近1億元,甚至超過1億元的标準。
以楊元慶為例,整個2020年,聯想集團給楊元慶發放的年薪高達1.7億元,而公司十幾個高層累計拿到的年薪約為11.8億元,這個資料大概是聯想全年淨利潤的30.7%。
聯想對技術的資金支援,在全部營收中占比重僅為3%,甚至都沒有達到科創闆上市最低5%的标準。
不過對此楊元慶也自有一套解釋,他認為自己從2011年開始就不斷投身于捐款事業中,10年的時間内自己累計捐出了1.5億元,是以自己拿到“天價年薪”并不算太過分。
但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楊元慶在10年内累計拿到的年薪約為12.6億元人民币,跟1.5億的捐款相比似乎不太成比例。
更讓人感到唏噓的是,曾經為聯想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倪光南,如今的月薪卻隻有1萬塊,1年不吃不喝也就能拿到12萬的薪資,跟楊元慶1.7億元的年薪相比,差距竟然有1416倍之多。
說起倪光南大家應該不是特别陌生,當年柳傳志從中科院邀請倪光南院士,參與到聯想集團的技術産品研發中。
在1983年,剛剛加入聯想的倪光南直接拿出了8萬美元,也就是大概50萬人民币的全部積蓄,從國外買來了大量的裝置進行研發。
就是在這些産品的支援下,倪光南研發出了聯想的計算機産品和漢卡晶片。
然而好景不長,日後因為跟柳傳志的經營理念有分歧,倪光南被迫從集團出走,而自己當年花費了全部身家買來的裝置也成了公司資産,自己一點也拿不走。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離開聯想後,公司曾給倪光南開出了500萬的獎勵補貼,然而倪光南斷然拒絕,就此跟聯想解除了關系。
如今的倪光南院士依舊是中國科院學者的身份,而一個院士的基本薪資隻有1萬塊,倪光南就靠着這1萬塊的薪資在北京租着一個小房子。
據悉這個房子的月租大概是1.2萬元,好在倪光南有一套院裡給發的宿舍樓,但是沒電梯,82歲的他隻好将房子租出去,用來補貼自己的房租。
倪光南的妻子早逝,兒子也在加拿大工作,自己就這樣一個人在北京這麼住着,甚至連一個保姆都不敢請,用倪光南的原話來說“北京保姆太貴,自己請不起,不過好在身體還行,能撐住”。
其實早在加入聯想之前,倪光南就已經在加拿大研究院有一份工作,當時一年甚至能夠拿到21萬人民币的收入。
這樣的待遇别說在當時,就是在今天也是一筆價值不菲的薪資,然而在得知國内的聯想要開創中國技術産品,倪光南還是義無反顧地回來了,并且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
如今倪光南不僅被掃地出門,甚至連一個帶電梯的大房子都沒有,這樣的生活狀況,跟楊元慶等人所享受的天價年薪顯得格格不入。
不過倪光南似乎對一切都坦然接受,在一些公開場合,他從來不抱怨,在一次專訪中,在得知自己被業内評選為“最美科研人員”的時候,倪光南表現得非常淡然,不僅沒有絲毫欣喜,反而還表示“我都是一個老頭了,談不上什麼美,咱們繼續聊一聊晶片技術吧”。
倪光南就是這樣一個将一生都奉獻給技術,時刻都能做到寵辱不驚的老人。
如今聯想集團在商業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至于催生出了天價年薪,曾經一手扶持起聯想技術體系的倪光南卻依舊在北京租房為生,莫非商業和技術真的難以實作并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