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往年,今年似乎新能源車型的關注度更高一些。在消費終端市場,在一衆燃油車型相較于往年銷量資料同比下降之際,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占比卻水漲船高。
盡管在當下消費市場燃油車型依然占據着“最大體量”的市場占比,但今年以來市面上也湧現不少純電新車産品。而又是一年将至,這些純電新車型的出現看似風風火火,可對于消費者而言它們的出現是否又是真香的存在?

Model Y是特斯拉在今年初推出的首款國産SUV車型,作為有新能源汽車圈極具流量勢頭的品牌之一,Mdoel Y自官網下訂通道開啟後,數十小時内就累計了10萬的訂單資料。這頓時可謂是讓一衆新能源品牌紛紛嚷着“羨慕,兩個字說累了”。
而在這一年的競争裡,Mdoel Y截止12月份本年度累計銷量達157,932輛,近半年輕輕松松保持着月銷破萬的銷量水準,更是在9月份以33,544輛的銷量資料趕超SUV領域的銷量霸主哈弗H6,勇奪當月SUV銷量榜單的桂冠。看到這種種資料是不是尤為感歎,特斯拉可真好賣!
要說到Mdoel Y的競争優勢,作為一款三十萬級别SUV産品,Mdoel Y在上市之際可以說是搶先占領了這一級别價位的空白市場。都說Mdoel Y是底盤加高了的Mdoel 3,但細細斟酌Mdoel Y的産品定位和産品表現,Mdoel Y更像是一台“縮小版”的Mdoel X。與此同時,Mdoel Y相較于進口版本的Mdoel X來說也賣得更加便宜了。加之特斯拉作為純電品牌在國内消費市場處于元老級别的地位。由此也可看出Mdoel Y能有今天的成績也不無道理。
憑借着小鵬P7和小鵬G3i這兩款走量車型的存在,小鵬汽車作為自主品牌純電車企在當下新能源趨勢潮流當中站穩了腳跟。也正因為如此,在衆多新能源車企在衆多細分領域推出新車型搶占市場之際,小鵬汽車在緊湊純電車型市場迎來了小鵬P5。
小鵬P5從純電車型的各方面評判标準來說其實并不遜色,但小鵬P5對于所有人來說,最大的亮點在于自身加冕的頭銜“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産車”。這或許也讓小鵬P5這款車15.79-22.39萬的指導定價看起來值回票價。
在雷射雷達技術的加持下,小鵬P5在自動駕駛的應用上從高速NGP過渡到城市NGP。簡單來說,在其它車型還在宣揚自己在高速上開車有多友善多智能的時候,小鵬P5告訴你在城市擁堵的路況下你完全可以“解放雙手”。
可了解一下小鵬P5的配置資訊,想要感受到城市NPG“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的功能體驗,就要花上20萬或以上的價格去選擇550P或者是600P版本車型才會配備雷射雷達配置。且根據小鵬汽車對于“全場景智能駕駛輔助”功能技術的疊代規劃,該應用預計将在2023年才會上線。
也就是說,如果你看中小鵬P5身上那一套駕駛輔助功能,那就得花現在的錢買未來的配置。其次,作為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小鵬P5的确是在技術的應用上領先同級競品,可這也從側面說明現階段的雷射雷達技術對于智能化的駕駛需求是否又符合當下消費閱聽人對于自動化駕駛的使用環境,這似乎還需要市場來驗證這種種問題。
換而言之帶有雷射雷達技術的小鵬P5還需要時間和市場來為消費閱聽人證明自身的産品競争力。
在宏光MINIEV引領微型純電車型诠釋“最親民的純電代步消費”之際,寶駿KiWi、零跑T03、小螞蟻等同級産品的湧現讓微型純電車領域競争勢态逐漸“内卷化”,而作為中國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的龍頭企業比亞迪選擇劍走偏鋒,在小型純電車代步市場推出了比亞迪海豚。
比亞迪海豚在同價位、同定位面對競争市場,能讓大家說得上名字的競争對手似乎隻有歐拉好貓能對上号。可能在比亞迪看來,擠破頭腦去搶占愈演愈烈的微型純電車型市場 ,為何不去做小型純電領域的第一呢?
面對競争,比亞迪海豚給足了定價上的誠意。9.38-12.18萬的價格區間使得比亞迪海豚把消費門檻兒相較于歐拉好貓而言拉低一萬左右。且比亞迪成本效益上的優勢并沒有以犧牲配置水準為前提。
自動駐車、駕駛模式切換、遠端啟動等功能配置全給你碼齊了,且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适應巡航、語音識别、無線充電等高端配置也都出現在中高配車型的配置資訊單中。其配置水準相較于歐拉好貓而言并不遜色。
盡管比亞迪海豚301-405km的續航标定相較于歐拉好貓而言并不占優勢,但得益于的比亞迪自家的“三電技術”以及刀片電池的應用。比亞迪海豚似乎即便是作為新車上市的車型
在衆多傳統車企宣布電氣化的戰略發展規劃之際,大衆品牌帶來了ID系列家族的電動化産品。相繼ID.4和ID.6這兩款車之後,ID家族又迎來的ID.3這一款緊湊型純電車型。15點好幾個8的指導定價讓ID。3成為了ID家族中的入門級别産品,但面對同級競争市場ID.3其實并不便宜。
那麼問題就來了,作為老牌合資品牌的ID.3是一台足以讓消費者權衡降價比以及純電出行需求的代步選擇嗎?大衆ID.3全系标配57.3kWh電池,隻有430km的續航标定可供選擇。單電機的ID.3擁有170馬力的輸出功率以及310牛·米的峰值扭矩。
盡管大衆ID.3的賬面資料相較于市面上同定位産品而言有一定的優勢所在,但是單一的續航裡程标定以及動力版本并沒有給予消費者太多的選擇。
而在配置方面,大衆ID.3面對競争倒是扳回一城。駕駛疲勞提醒、CarPlay/CarLife、全速自适應巡航、以及多項主被動安全功能得到了标配。且方向盤/座椅加熱、HUD擡頭顯示、真皮座椅等舒适性功能都出現在了中高配置版本車型配置單中。考就其配置表現,大衆ID.3能有如此定價也不無道理。
與其說大衆ID.3賣的更貴了,倒不如說是大衆ID.3其實是給予了消費閱聽人在15萬級别純電車型更多的選擇。因為考究其合資品牌的溢價能力、車型産品的配置以及品控表現,大衆ID.3都值得這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