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引導孩子說長長的句子呢?

如何引導孩子說長長的句子呢?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當孩子想要說長句子時,需要具備哪些基礎能力:1)足夠的了解能力;2)足夠的表達能力;3)足夠的肺活量。

詳細内容,指路上期:點選直達孩子為什麼說話還是兩三個字,從來不說長句子?

這期我們來聊一聊最重要的,也是大家最想知道的,怎麼引導孩子去說長句子呢?

在這裡給大家歸納了4個方法與技巧。

01、抓住動機,有欲望才會開口表達

對于我們成人來說,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标的。比如:1)叫别人名字,是為了得到别人的回應;2)我們與朋友互動,也能從中體驗到社交的樂趣。

對孩子來說當然也一樣,有了動機,行為才會發生。但如果他們的“有所求”被大人們習慣性地滿足了,自然也就不會通過語言來表達了。

是以,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關注到孩子的需求,給予孩子溝通的機會,不要在溝通之前就完全滿足孩子,使他失去溝通動機。

02、根據動機,提前設定多元素選擇

短句和長句的差别之一,即:長句子會更精準地表達出具體需求。是以我們在了解孩子的喜好等基礎後,就可以多準備一些相似但又不同的教具。

具體怎麼做呢,以吃蘋果為例。假如孩子很喜歡吃蘋果,那我們就可以給他準備非常多種不一樣的蘋果,比如說:

紅色的、綠色的、黃色的;帶皮的、不帶皮的;大的、小的;完整的、切開的、切塊的;切成圓形的、切成方塊形的、切成小兔子形狀的。

當孩子提出“我要吃蘋果“的短句需求後,家長可以拿出準備好的各種各樣的蘋果讓孩子來選擇。此時,選擇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用長句子精準定位自己想要的蘋果,比如,“我想要黃色的切成小兔形狀的那個蘋果”。

03、故意給出錯誤的回應

故意出錯是一種引導孩子多說話得非常好用的方法,同時也适用于讓孩子說長句子。

我們依然以第二條中“吃蘋果”為例來說明該如何操作。

1、當孩子說:“媽媽,我想要黃色的切成小兔子形狀的那個蘋果”時,我們可以故意拿錯,并且給他紅色的切成小兔子形狀的蘋果。

2、此時,孩子可能會很着急,并且糾正媽媽說道:“媽媽,不是這個,我想要的是那個黃色的切成小兔子形狀的蘋果”,有些孩子可能還會加上肢體動作,邊比劃邊表達自己的需求。

04、塑造,不斷提高可強化的标準線

塑造,是針對孩子來說非常難的技能。但我們可以将達标的及格線分為幾檔,一開始對孩子要求低一些,等孩子達到低标準後,再循序漸進地提高标準。

比如:1、在字數上,我們可以将标準定為:1個字2個字3個字5個字7個字10個字,至更多字數;

2、在内容表達上,我們可以将标準定為:名詞名詞+動詞的組合動詞+形容詞+名詞的組合代詞+動詞+形容詞+名詞的組合,至更多組合。

通過這種一點點增加難度的方式,不僅不會太超過孩子現有的能力水準,也可以更加容易達到标準進而受到更多強化。

以上的4種方法,大家都可以在家裡多多嘗試和練習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