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螢幕接觸過多的孩子,很多天生的能力會不見!

現代生活中,手機電視的普及,孩子缺少兄弟姐妹,可活動的地方也縮小了很多。

當家長沒時間管孩子的時候,手機、電視理所應當成為了孩子的“小夥伴”,有效且安全。

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當孩子哭鬧時,玩具和好吃的都不怎麼管用了,一個手機或卡通片,孩子立馬就不哭了。久而久之,電視手機在孩子心裡更難替代。

螢幕接觸過多的孩子,很多天生的能力會不見!

電視和手機可以滿足孩子們感官刺激需要,開闊眼界和增長知識。但長期看電視,孩子不光有視力降低,還會影響視知覺等學習能力。

是以說長期看電視的孩子,原本該會的學習能力會很差。科學早已發現,螢幕接觸過多的孩子,他很多天生的能力會不見。

1

立體感能力變差

長時間在同一個距離下,眼睛的立體感及深度覺的練習經驗會不夠。

深度覺就無法能精準地判斷自己和物品之間的距離位置,是以經常碰撞到人或東西。

2

手眼協調能力變差

視覺和身體移動之協調能力,其統合視覺、觸覺和運動知覺。在課業學習或體育運動上,眼手協調及眼腳協調最為重要。

有速度的球類運動,可以大量刺激孩子眼睛去追,讓孩子的視覺專注力變得更好,眼睛更靈活。

螢幕接觸過多的孩子,很多天生的能力會不見!

3

精細動作能力變差

積木拼圖等不規則形狀,以及體積上的大小,透過透過形變上的操作及追視,除了可以訓練出專注力、耐心和精細動作能力,更可以訓練出學齡時學寫字所需要用到的視知覺。

4

找東西能力變差

孩子的形象背景知覺發展不好,容易找不到東西,球類活動的表現也會較差,閱讀時會漏字跳行,在文字元号書寫等學習上會産生困難。

5

人際交往能力變差

加拿大研究發現,看太多電視,自然排擠兒童與他人互動和活動的時間。

日常活動,一個電視可以解決所有娛樂,孩子跟同伴接觸時間也少,更不利于人際互動。

螢幕接觸過多的孩子,很多天生的能力會不見!

6

語言溝通能力變差

光靠看電視無法培養雙向溝通的能力,孩子隻接受資訊,輸出語言的機會減少。

如果五歲前猛看電視,等到七歲時,與同伴的基本溝通往往不太順暢。

7

注意力集中能力變差

電視往往是以大量短暫的片斷、快速的動作、鏡頭的切換、漸強與漸隐等來呈現資訊。

這種“快速連續”的進度與速度破壞了兒童集中注意的能力,他們被淹沒在大量的資訊之中,來不及加工或思考所獲得的資訊,更無法進行整合。

螢幕接觸過多的孩子,很多天生的能力會不見!

看電視時間長了,兒童的注意能力下降,思維難以集中,在心理上變得懶惰,缺乏耐心和意志力。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

1、适當的批評:心理學認為,給孩子适當的表揚和适當的批評都是極為重要的。但是,批評不是靠打罵來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實行“後果報複”,即如果孩子電視看得過多,家長可以禁止或減少他們看電視,以此來矯正他們孤獨、不與人交流等性格缺陷。

2、多和孩子交流:一下子就完全禁止孩子看電視,這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辦法是家長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并利用這個機會與孩子交流。這樣既提高了孩子的鑒賞能力,又增進了兩代人之間的感情,同時還為孩子提供了與人交流、鍛煉語言能力的機會,慢慢的,孩子會更願意向家長傾述心中的所思所想,便于家長及時地了解孩子、引導孩子。

3、與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長怕孩子哭鬧就打開電視機,借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推給電視去“代管”,使兩代人之間出現情感距離,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是以,爸爸媽媽應該盡量抽出時間,和孩子們一起遊戲、散步、逛公園,給孩子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使他們明白:除了電視,世界上還有許多有趣的事物。

4、家長先告别手機電視:俗語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家長每天都迷在電視上,很難想象孩子能經得住誘惑。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是以,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要先要“管教”住自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父母成天隻知道看手機,孩子肯定會跟着學。跟孩子共同制定規則之後,大人也要自我控制。多讀書、陪孩子玩遊戲,讓孩子把精力用在手機電視以外的事情上,共享親子時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