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去到幼稚園或學校,就是一個從溫暖港灣走向一片未知的開端,他們注定要去遇見許多陌生的人,尤其是滿屋子的孩子。剛剛上小班的孩子或許會哭鬧,但進入學前班或國小起,許多孩子都能建立起基本的社交能力。
但前幾天直播間中有位媽媽留言給我們,說自己6歲大的女兒在學前班上真的是一個好的朋友都沒有,班裡的小女生都不願意和她玩。和孩子的老師了解後才知道,自己女兒總是會因為一些事情被惹哭,弄得其他孩子也有些不敢和她玩耍。

事實上,社交是最考驗情商的場景之一。而為了讓自家孩子更好地領會怎樣高情商地去社交,少吃點社交過程中的苦,教會他們多元思維是重中之重。
多元思維為何在情商體系裡舉足輕重?
情商聽起來高深,其實它的核心問題無非就那麼四個:先要學會識别自己心裡的想法和感受,其次要學會識别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之後要努力讓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往好的地方發展,最後要學會影響他人的所思所感,營造一個好的氛圍。
這四部曲都圍繞着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感受展開,是一種很感性的度量。是以在我們日常的人際交往中往往會發現,一件事情、一個觀點、一段關系,我們既可以這麼想、也可以那麼想,繼而我們既可以這麼做、也可以那麼做。這就是處在動态變化裡的人際關系,而其中蘊含的就是多元思維。
多元思維的核心意義在于,它給運用到了這種思維的人,提供了更多的角度與可能性,去消解一個固定的想法,極大地避免了沖突和沖突,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了解與包容。這些結果和我們一開始追求的高情商,其實是不謀而合的。
就像前面例子中那個6歲的小女孩,她時常被惹哭,很有可能就是因為自己的想法中,别人輕度的接觸就成了一種冒犯,難以拓展自身對于人際關系的多重認識,最後把人際關系處成了惡性循環。這一定是每個家長不願意看到的情況,是以從現在開始行動糾正,為時未晚。
家庭教育裡善用這兩點,多元思維速速提升
家長們要利用好自己家庭教育的主場優勢,用兩個簡單的方面去提高自己孩子多元思維的培養。和其他所有的品質一樣,多元思維一定是越早建立起來越好,如果出現思維不足引發沖突時,其實已經從培養變成矯正了,面臨的挑戰也會更加巨大。
第一個方面就是要保證自家的孩子玩得好。這個玩得好不是說在價格層面上給孩子一個奢華的玩具,也不是說放任孩子一直做遊戲。其實玩得好就是能在一個遊戲時間内插入一些多元思維的元素,幫助孩子去啟發大腦。
除了市面上常見的多種導向的教具,一些諸如七巧闆、迷宮、幾何積木等遊戲的形式,都能讓孩子在腦海中不斷地去思考,可以是這樣嗎?也可以是那樣嗎?如果每天的遊戲中都能反複地刺激到這樣一種選擇與延伸,孩子的多元思維一定會獲得質的提升。
第二個方面要展現在親子對話當中,把多元思維滲透進每一件小事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在生活的小事上對孩子設問。比如馬上要去見一個阿姨,就可以教孩子若幹種打招呼的方式。是單純的“你好”,還是稱贊阿姨“穿的衣服真好看”,抑或是貼心的“阿姨我想你了”。這些話語的變換看起來是細小的,但是它們對照的不同的處境、心情等等,都很容易給孩子傳遞一個多種選擇的思維。
學會了這兩點後,不妨就從現在開始把教育中的細節做出修正,幫助孩子沉浸在一個充滿多元可能的家庭環境中吧。
受用一生的多元思維,幫助每個人豁達度日
情商作為一個基本的一生通行的品質,其中蘊含的多元思維,一樣會影響到孩子未來人生成長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它持續的時間、發揮的效果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有一對夫婦出去逛街。妻子看到一條款式很心儀的裙子,去拿起标牌來看,要近2000塊錢,太貴了,是以決定不買了。丈夫卻和她說,看她很喜歡,不妨試一試。勤儉的妻子一樣選擇不試了,丈夫卻一直在勸說。
假設說這個妻子是個一進制思維的人,她可能就會把丈夫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表情變化都過度放大,覺得丈夫的重複其實是種敷衍,覺得他也沒這麼想給她買。繼而這個妻子就會沉浸在自己創造出的負面情境中,甚至和自己的丈夫爆發争吵。
可要是這個妻子是個多元思維的人,她把自己身上體會到的糾結和難受,衍射到丈夫的同理心,覺得丈夫也有着同樣的情緒,能夠了解她,那麼妻子就會感受到彼此之間身為夫妻的惺惺相惜。甚至會理智回來,少買一條裙子,也是為共同的家庭省錢了。躲開了牛角尖後,會發現雙方都減少了痛苦的感受。
是以多元思維的人往往是最豁達,也是最少受苦的人。面對一個或者兩個選擇,無論點頭搖頭都可能是不盡如人意的。但如果能多幾個角度,五個、十個甚至更多,可能我們就能把一個事情裡的不同細節都找到更合适的了解方式,那些愁悶的點不經意間就能迎刃而解了。
就好像那個6歲小女孩一樣,或許在融入集體時,準備好各種的方法,第一種不行就能換第二種,第二種還不行就換第三種。辦法永遠比困難要多,而能主動去想辦法,已然是一種更高情商的展現了。
是以不管現在寶貝的情商水準如何,一定要再去留意他們的多元思維養成,這将幫助他們成為一個更有思辨、更加豁達的人,讓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赢得更多的順利與幸福!
溫馨提示:潤芝老師也會在直播間進行直播輔導,我們在課程群中,也會不定時組織挑戰賽,育兒路上不再迷茫,幫孩子建立自信,陽光向上,快樂成長!
你感興趣的話題是什麼?或者你有親子之間的疑問嗎?歡迎在評論區和我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