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軟,手段硬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軟,手段硬

作者 | 樊登讀書 · 問心淺笑

主播 | 樊登讀書 · 六哥

"

親愛的書友們,晚上好~

歡迎來到樊登讀書人物欄目——《群星》。

品讀群星閃耀 · 體驗非凡人生。

每天一期,歡迎您的持續關注~

今天出場的主人公,是一位傑出的君王、偉大的政治家;

他讓大清王朝更加富庶,深受百姓愛戴,卻又大行文字獄,讓諸多文人聞風喪膽,無辜受累。

有人稱贊他是千古一帝,有人痛斥其暴力血腥。

下面我們一起走進“第一流的君主”-康熙的傳奇人生~

戰國末期思想家荀子在《荀子·勸學》中有雲: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太硬的事物容易斷,太柔的事物易自縛。

一如為人處世,過分剛強,總會遭遇過多壓力,經受打擊;過分柔弱,又會遇到很多阻礙,無法前行。

隻有軟硬兼備,剛柔并濟,才能在這人世間,雙腿并行,互相平衡。

康熙便是這樣一個人,做人身段軟,遇事手段硬,軟硬并存,為自己打造了一個令人驚歎的别樣人生。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軟,手段硬

一個心有仁慈,遇事能放下身段的人,内心是充滿能量的,所謂“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就如康熙。

這個開創盛世的君主,盡管站在最高統治者的位置,卻依然懂得俯下身,去關愛身邊的人,表達自己的柔情。

對自己幫助甚多的祖母孝莊得了重病,他會親嘗湯藥,陪伴其旁,并願意縮減自己的壽命,以換來孝莊的生命;

養母孝惠章皇太後過壽,他會不顧及旁人目光,彩衣娛親,上台去表演“蟒式舞”;

對乳母孫氏,他亦記得其恩情,為了報答“保育之功”,不僅封孫氏為“一品夫人”,對于孫氏夫家曹氏家族,也是恩惠有加。

朝堂的沉浮,沒有磨滅康熙對家的渴望和内心的仁義,他願意放下皇帝的身份,用心去愛。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軟,手段硬

對朋友也是如此。

曾為伴讀和禦前侍衛的曹寅,是與康熙一起長大的。

因為獨一份的信任和情義,曹寅被安排在重要崗位,兩人每每書信來往,康熙還會在回複中,用朱筆畫上一朵小紅花。

這樣的感情,比起《鹿鼎記》中的韋小寶,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樣的康熙,亦很難和冷酷、暴戾等詞語聯系在一起。

《周易》中曰: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一個有德行的人,便會如柔順的地勢,可以接納萬物。

這是一種充滿能量與自信,且具有接納能力的狀态,康熙便練得此種魅力:

不懼他人言論,不畏他人目光,不執着自己的身段和面子,隻做自己想做、且該做的事情。

是以,他沒有選擇做百姓心中高高在上的存在,他會為了解群眾真正的需要,六下江南。

當時黃河水患極其嚴重,康熙第一次南巡,便親自去了工地,視察水利的治理程度。

第三次南下,在遇到當地火災時,不僅讓手下去滅火,還補償了百姓的損失。

因為漢、清文化的差異,康熙前往江南途中,常會去祭拜孔子;

因為欣賞朱元璋對民族統一做出的決策,康熙每過江甯,便會去朱元璋的孝陵拜谒。

他還召見勞工和農夫,傾聽真實的民間疾苦,做出相應對策;結交江南漢族士大夫,并為其增加考試名額。

比起順治時期打壓帶來的結果,康熙的這一系列舉動,深得人心,并為社會各行各業帶來發展。

秦漢時隐士黃石公說:

“柔能克剛,弱能勝強。”

真正具有力量的柔,雖然會彎下身軀,卻不會讓人輕視。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軟,手段硬

這種從内向外散發出的柔軟,是内心能量的溢出,是不被面子所局限的本真,更是海納百川的姿态。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軟,手段硬

康熙并不是一個幸運的人,因為母親不得順治喜愛,他的出生,亦沒有得到多餘的期待。

又值天花盛行之際,康熙兩三歲時,便被帶出宮,遠離父母“避痘”。

後來,帶着天花“後遺症”——麻子,康熙好不容易回到皇宮,還未多享受親情的溫暖,又前後痛失父親和母親。

“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時,未經出痘,令保姆護視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此朕六十年抱歉之處。”

極少得到父母關愛的康熙,對自己不曾于父母膝下承歡,亦抱憾終身。

好在祖母孝莊的疼愛,讓康熙擁有強大的内心,更在其教導下,懂得如何運用剛硬的手段,守護自己的利益,保衛自己的國家。

8歲便即位的康熙,不得不依仗四大輔臣,鳌拜便是其中一位。

随着時間的流逝,鳌拜的野心越來越大,不斷在朝堂排除異己,形成唯其獨大的局面。

他不僅把持朝政,殘害朝臣,還會在與康熙意見不合時,于衆人面前“攘臂上前,強奏累日”。此時的康熙才十多歲,但他已經成長為一個自立自強、内心有力的少年。

他深知鳌拜不除,自己很難成為真正的王權統治者,而鳌拜的耳目衆多,且自身武功也十分了不得,與其對抗,并非易事。

思前想後,康熙便招來一群少年,看似玩鬧,實則練習武功,最終在鳌拜放松警惕時,單獨召見鳌拜,一舉将其拿下。

此時,人們才真正正視康熙,原來這位少年,早就在不知不覺中,擁有了君王的剛硬手段。

而康熙,也正式開始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華,在曆史的大舞台上,鳴響屬于自己的戰鼓聲: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軟,手段硬

三藩的存在是清政府的威脅,那就撤;駐守台灣的鄭家軍屢次拒絕招撫,那就剿;沙俄數次侵犯邊境,那就打。

康熙的鐵血手腕,不僅安定了内裡,讓大臣們齊心協力為百姓謀福利,還不斷對外擴張版塊。

甚至,他對自己,也會剛硬對待。

在三藩舉起造反旗幟後,朝廷内外,人心惶惶。

輔佐大臣索尼之子索額圖便提議,殺掉主張撤藩的幾個人,用以安撫三藩,穩定人心。

康熙清楚地知道,索額圖看似是為自己找替罪羊,實則是趁亂鏟除異己。

他不僅當場拒絕索額圖的建議,還把撤三藩的源頭,全力攬在自己身上。

這樣硬朗的态度,最終換來衆志成城,迎來勝利曙光。

手段剛硬,從來不是暴戾的代表,它更是對内心原則的堅守,是意志力強大的展現,更是保護自己的堅韌盾牌。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軟,手段硬

“為人君,止于仁。”

自古以來,“仁”便是對帝王最大的贊譽。

康熙擔得起這個字,但他卻不似宋仁宗,隻有“仁”。

他還有雷霆的手段,讓有心之人聞風喪膽,也讓他的統一之路少去諸多麻煩。

正所謂“柔有所設,剛有多施,弱有所用,強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宦。”

在清理國庫欠款時,康熙一面選擇剛正不阿的四阿哥胤禛主持大局,一面又對前來“哭窮”的老臣子耐心傾訴自己的難處,甚至還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讓其退還國庫的銀子。

面對外蒙古噶爾丹直搗内蒙古的勃勃野心,康熙禦駕親征,站在第一線,強勢取得勝利;

但他沒有乘勝追擊,反而召集漠北蒙古諸部落,舉行了曆史上有名的“多倫會盟”。

在這次盟會中,康熙采取懷柔态度,又是冊封,又是賞賜,還親自為參會的汗王、台吉賜酒。

放下姿态、籠絡人心的同時,又不忘向對方亮出自己的“利劍”。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軟,手段硬

在盟會的閱兵環節,身着戎裝的康熙,跨馬射擊,箭術高超。在場之人無不感歎“神武也”。

就這樣,短短數日,外蒙古就被納入清帝國的版圖,北方邊患問題,徹底解決。

剛與柔,硬與軟,在康熙看來,最好的糅合,是“不可偏于寬,亦不可偏于嚴。”

這是帝王心學,亦是做人之道:過硬,易如莽夫;過軟,易如懦夫。

康熙對自己的兒子也是如此。

孩子生病,他會因為疼愛而放下朝政,全身心照顧;但也會因為打了敗仗,要其在城外跪聽處罰。

這般教育,康熙的兒子均得到錘煉,皆可繼承帝業,是以,别的帝王煩惱的是沒有合适的繼承人,而他的煩惱則是繼承人太多,不好選擇。

一個人,有雷霆手段,才能保護好自己的慈悲心腸;擁有菩薩心腸,才能讓鐵血手腕,顯露在正向的地方。

康熙便在這一硬一軟中,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績:

擴大版圖,融合滿漢文化,蠲免錢糧,主持編輯科技書籍......

在位的61年,他讓百姓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讓清王朝走向興盛,為“康乾盛世”打下基礎。實作了“康熙”二字的真正含義:

萬民安甯、天下興盛。

彎腰的姿态,是格局,剛硬的手段,是能力。

成功的人,往往懂得讓它們彼此保駕護航,開疆擴土,讓人生無往不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