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软,手段硬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软,手段硬

作者 | 樊登读书 · 问心浅笑

主播 | 樊登读书 · 六哥

"

亲爱的书友们,晚上好~

欢迎来到樊登读书人物栏目——《群星》。

品读群星闪耀 · 体验非凡人生。

每天一期,欢迎您的持续关注~

今天出场的主人公,是一位杰出的君王、伟大的政治家;

他让大清王朝更加富庶,深受百姓爱戴,却又大行文字狱,让诸多文人闻风丧胆,无辜受累。

有人称赞他是千古一帝,有人痛斥其暴力血腥。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第一流的君主”-康熙的传奇人生~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在《荀子·劝学》中有云: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太硬的事物容易断,太柔的事物易自缚。

一如为人处世,过分刚强,总会遭遇过多压力,经受打击;过分柔弱,又会遇到很多阻碍,无法前行。

只有软硬兼备,刚柔并济,才能在这人世间,双腿并行,互相平衡。

康熙便是这样一个人,做人身段软,遇事手段硬,软硬并存,为自己打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别样人生。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软,手段硬

一个心有仁慈,遇事能放下身段的人,内心是充满能量的,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就如康熙。

这个开创盛世的君主,尽管站在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却依然懂得俯下身,去关爱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柔情。

对自己帮助甚多的祖母孝庄得了重病,他会亲尝汤药,陪伴其旁,并愿意缩减自己的寿命,以换来孝庄的生命;

养母孝惠章皇太后过寿,他会不顾及旁人目光,彩衣娱亲,上台去表演“蟒式舞”;

对乳母孙氏,他亦记得其恩情,为了报答“保育之功”,不仅封孙氏为“一品夫人”,对于孙氏夫家曹氏家族,也是恩惠有加。

朝堂的沉浮,没有磨灭康熙对家的渴望和内心的仁义,他愿意放下皇帝的身份,用心去爱。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软,手段硬

对朋友也是如此。

曾为伴读和御前侍卫的曹寅,是与康熙一起长大的。

因为独一份的信任和情义,曹寅被安排在重要岗位,两人每每书信来往,康熙还会在回复中,用朱笔画上一朵小红花。

这样的感情,比起《鹿鼎记》中的韦小宝,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的康熙,亦很难和冷酷、暴戾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周易》中曰: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一个有德行的人,便会如柔顺的地势,可以接纳万物。

这是一种充满能量与自信,且具有接纳能力的状态,康熙便练得此种魅力:

不惧他人言论,不畏他人目光,不执着自己的身段和面子,只做自己想做、且该做的事情。

所以,他没有选择做百姓心中高高在上的存在,他会为了解民众真正的需要,六下江南。

当时黄河水患极其严重,康熙第一次南巡,便亲自去了工地,视察水利的治理程度。

第三次南下,在遇到当地火灾时,不仅让手下去灭火,还补偿了百姓的损失。

因为汉、清文化的差异,康熙前往江南途中,常会去祭拜孔子;

因为欣赏朱元璋对民族统一做出的决策,康熙每过江宁,便会去朱元璋的孝陵拜谒。

他还召见劳工和农夫,倾听真实的民间疾苦,做出相应对策;结交江南汉族士大夫,并为其增加考试名额。

比起顺治时期打压带来的结果,康熙的这一系列举动,深得人心,并为社会各行各业带来发展。

秦汉时隐士黄石公说:

“柔能克刚,弱能胜强。”

真正具有力量的柔,虽然会弯下身躯,却不会让人轻视。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软,手段硬

这种从内向外散发出的柔软,是内心能量的溢出,是不被面子所局限的本真,更是海纳百川的姿态。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软,手段硬

康熙并不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母亲不得顺治喜爱,他的出生,亦没有得到多余的期待。

又值天花盛行之际,康熙两三岁时,便被带出宫,远离父母“避痘”。

后来,带着天花“后遗症”——麻子,康熙好不容易回到皇宫,还未多享受亲情的温暖,又前后痛失父亲和母亲。

“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抱歉之处。”

极少得到父母关爱的康熙,对自己不曾于父母膝下承欢,亦抱憾终身。

好在祖母孝庄的疼爱,让康熙拥有强大的内心,更在其教导下,懂得如何运用刚硬的手段,守护自己的利益,保卫自己的国家。

8岁便即位的康熙,不得不依仗四大辅臣,鳌拜便是其中一位。

随着时间的流逝,鳌拜的野心越来越大,不断在朝堂排除异己,形成唯其独大的局面。

他不仅把持朝政,残害朝臣,还会在与康熙意见不合时,于众人面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此时的康熙才十多岁,但他已经成长为一个自立自强、内心有力的少年。

他深知鳌拜不除,自己很难成为真正的王权统治者,而鳌拜的耳目众多,且自身武功也十分了不得,与其对抗,并非易事。

思前想后,康熙便招来一群少年,看似玩闹,实则练习武功,最终在鳌拜放松警惕时,单独召见鳌拜,一举将其拿下。

此时,人们才真正正视康熙,原来这位少年,早就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君王的刚硬手段。

而康熙,也正式开始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在历史的大舞台上,鸣响属于自己的战鼓声: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软,手段硬

三藩的存在是清政府的威胁,那就撤;驻守台湾的郑家军屡次拒绝招抚,那就剿;沙俄数次侵犯边境,那就打。

康熙的铁血手腕,不仅安定了内里,让大臣们齐心协力为百姓谋福利,还不断对外扩张版块。

甚至,他对自己,也会刚硬对待。

在三藩举起造反旗帜后,朝廷内外,人心惶惶。

辅佐大臣索尼之子索额图便提议,杀掉主张撤藩的几个人,用以安抚三藩,稳定人心。

康熙清楚地知道,索额图看似是为自己找替罪羊,实则是趁乱铲除异己。

他不仅当场拒绝索额图的建议,还把撤三藩的源头,全力揽在自己身上。

这样硬朗的态度,最终换来众志成城,迎来胜利曙光。

手段刚硬,从来不是暴戾的代表,它更是对内心原则的坚守,是意志力强大的展现,更是保护自己的坚韧盾牌。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软,手段硬

“为人君,止于仁。”

自古以来,“仁”便是对帝王最大的赞誉。

康熙担得起这个字,但他却不似宋仁宗,只有“仁”。

他还有雷霆的手段,让有心之人闻风丧胆,也让他的统一之路少去诸多麻烦。

正所谓“柔有所设,刚有多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宦。”

在清理国库欠款时,康熙一面选择刚正不阿的四阿哥胤禛主持大局,一面又对前来“哭穷”的老臣子耐心倾诉自己的难处,甚至还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让其退还国库的银子。

面对外蒙古噶尔丹直捣内蒙古的勃勃野心,康熙御驾亲征,站在第一线,强势取得胜利;

但他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召集漠北蒙古诸部落,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多伦会盟”。

在这次盟会中,康熙采取怀柔态度,又是册封,又是赏赐,还亲自为参会的汗王、台吉赐酒。

放下姿态、笼络人心的同时,又不忘向对方亮出自己的“利剑”。

真正有魅力的人,身段软,手段硬

在盟会的阅兵环节,身着戎装的康熙,跨马射击,箭术高超。在场之人无不感叹“神武也”。

就这样,短短数日,外蒙古就被纳入清帝国的版图,北方边患问题,彻底解决。

刚与柔,硬与软,在康熙看来,最好的糅合,是“不可偏于宽,亦不可偏于严。”

这是帝王心学,亦是做人之道:过硬,易如莽夫;过软,易如懦夫。

康熙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

孩子生病,他会因为疼爱而放下朝政,全身心照顾;但也会因为打了败仗,要其在城外跪听处罚。

这般教育,康熙的儿子均得到锤炼,皆可继承帝业,是以,别的帝王烦恼的是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而他的烦恼则是继承人太多,不好选择。

一个人,有雷霆手段,才能保护好自己的慈悲心肠;拥有菩萨心肠,才能让铁血手腕,显露在正向的地方。

康熙便在这一硬一软中,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

扩大版图,融合满汉文化,蠲免钱粮,主持编辑科技书籍......

在位的61年,他让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让清王朝走向兴盛,为“康乾盛世”打下基础。实现了“康熙”二字的真正含义:

万民安宁、天下兴盛。

弯腰的姿态,是格局,刚硬的手段,是能力。

成功的人,往往懂得让它们彼此保驾护航,开疆扩土,让人生无往不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