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登讀書 · 張得裡
主播 | 樊登讀書 · 楚翹
解讀預告
遇見 · 在書中遇見未知的自己。
各位書友晚上好,歡迎來到由樊登讀書出品的讀好書欄目《遇見》。
今天給大家分享茅盾文學獎得主蘇童最著名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
1991年由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挂》,在國際上獲獎無數。
這本書講透了人性,并成功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的小說。
在中國人的觀念裡,紅燈籠代表喜悅。
然而,在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挂》裡,紅燈籠卻象征着迂腐、封建。
這部電影改編自當代作家蘇童的《妻妾成群》。
書中,年輕的姑娘頌蓮因父親破産,主動嫁入高牆深院,卻不想在這“妻妾成群”的明争暗鬥中沉淪起伏,一步步走向“癫狂”。
羅曼羅蘭曾說:“人不能光靠感情生活。”
感情從來不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看懂《妻妾成群》,我才發現成年人感情世界的一個鐵律:
不要高估人心的關系,也不要低估人性的規則。
不要高估人心的關系
父親破産離開後,繼母給頌蓮兩個選擇,打工或者嫁人。
頌蓮最終選擇了嫁人,還是給年邁的陳老爺做妾。
起初,陳老爺耐心地帶着頌蓮認識自己的太太們,還安排侍女雁兒好生伺候她。
老爺的恩寵,讓頌蓮一度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直到她與雁兒發生争執,才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雁兒雖是個丫鬟,但她不甘居于人下,總想着能一步登天。
但因頌蓮先人一步,雁兒便用草紙丢進廁所裡詛咒頌蓮。
頌蓮發現後,便羞辱雁兒,讓她選擇吃下草紙或者離開陳宅。
但是,雁兒舍不得放棄一切成為闊太太的機會,毅然吃下濃酽的草紙。
當晚,就因為腹痛被送去醫院。
陳老爺得知此事,不問緣由就責罵頌蓮。頌蓮委屈辯解,陳老爺非但不聽,甚至是以冷落她。
天真的頌蓮曾以為陳老爺能問清真相,甚至認同自己的行為,可到頭來得到的卻是冷暴力。
剛觸碰人心時,有些人曾對其充滿期待,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
但真正接觸到深層面時,就會發現人心其實有着“第二張面孔”。
就如單純的頌蓮一樣。
在陳老爺壽辰當天,一家人聚在一起準備吃晚飯。
唯獨頌蓮姗姗來遲,陳老爺對此甚是不滿。
頌蓮對此毫不自知,她拿出禮物送給陳老爺。
沒想到陳老爺不僅不接,而且讓管家随意放到旁邊的禮物堆裡。
頌蓮不甘心,繼續對他撒嬌親近,結果陳老爺把她嚴厲推開,不顧衆人在場,大聲呵斥。
她沒想到自己的一片真心,卻被對方推得支離破碎。
《重慶森林》裡有句台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
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食品會過期,飲料也會過期,萬物都有保存期限。
同樣,感情也不會一成不變,再深的情意,也抵擋不了時間的叵測。
别高估人心的關系,它并沒有絕對的完美,也沒有完全的瑕疵。
不要低估人性的規則
牛頓曾說:
“我可以計算天體運作的軌道,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
你永遠無法想象人們深藏在骨子裡的惡多麼讓人膽戰心驚。”
世事難料,人性更是如棋局,局局新。
陳家的幾位太太,每位對待頌蓮的态度都截然不同。
大太太毓如冷漠如冰,二太太卓雲熱情如火,三太太梅珊狡猾如狐。
毓如和梅珊對于頌蓮的到來毫無興趣,隻有卓雲十分熱情,拉着頌蓮像親姐妹一樣,貼心問候。
頌蓮因卓雲面善,一直把她當親姐姐對待,有什麼心事都跟她說。
卻不曾想到,卓雲表面對頌蓮關懷備至,實際上卻暗中使壞。
有一次,頌蓮喝醉了酒,耍酒瘋且口無遮攔,不小心把梅珊與家庭醫生的暧昧關系捅了出來。
正巧,被前來找頌蓮的卓雲聽見。
卓雲伺機而動,便帶着家仆前去梅珊的約會地點捉奸,迅雷不及掩耳地告知陳老爺。
毫不知情的梅珊,不僅被卓雲當衆羞辱,還被扔到井裡含恨而亡。
姗姗來遲的頌蓮正好目睹了這一切。
她沒有想到,自己的無意間說出的話,竟然害死了梅珊。
有位知名主持人曾說過:
“千萬不要高估人的本性,低估人的本性的邪惡,世間最毒的莫過于心。”
人性就像海洋一般,深得讓人捉摸不透。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潛藏着無數個人性考驗。
它可以讓我們迷失,卻更能讓我們保持清醒。
有些人如狼一般,雖能利益共享,但大難來臨之際,反咬一口。
低估人性規則的人,終将被人性的陰暗面反噬。
成年人的感情,都是易碎品
書中,梅珊看到頌蓮因為自己在陳家的未來愁眉苦臉,便給她支招,讓她懷孕生子傍身。
頌蓮便想出假懷孕的事,試圖再次獲得陳老爺的寵愛。
不料,雁兒卻發現了内衣上的血迹,還将此事告訴卓雲。
卓雲當即在陳老爺面前,揭發頌蓮。
陳老爺大發雷霆,立即安排下人把頌蓮的紅燈籠全部封閉。
被封燈後的頌蓮,時常穿上當初進門時的那套學生裝,在院子裡晃悠,精神已然失常。
想當初,頌蓮對卓雲真情實意,卻被對方反手一個緻命打擊。
成年人的感情維系,終究與利益息息相關。
古羅馬大詩人有句在理的話:“比起肉體的痛苦來,心靈的痛苦更深切。”
陳老爺對頌蓮愛理不睬,年輕的頌蓮因緣際會遇到了陳老爺的大兒子飛浦。
頌蓮和飛浦年齡相近,竟也說得上話。
以為投緣,頌蓮打算和飛浦更進一步。隻是,飛浦卻見招拆招,步步後退。
飛浦忽然離開後,頌蓮才如夢初醒。
她以為的“互生好感”,原來不過是自己一廂情願。
哲學家尼采曾說:“人可以控制行為,卻不能限制感情,因為感情是變化無常的。”
我們總以為,成年人的感情穩固堅毅,惺惺相惜。
但其實,感情是有階段性的,有得就有失。
成年人社交的一個殘酷真相:感情都是易碎品,說碎就碎。
寫在最後
感情是一杆秤,可以稱量人心,也可以丈量人性。
就像有句話說得:
“人生就是一段從平原到迷霧森林的路,平原上可以歡樂地結伴同行。
一旦進入荊棘叢生的森林,就隻能各人走各人的路。”
别高估任何一段關系,多把期待留給自己;
别低估任何一絲人性,人心總是難以捉摸。
暖性看人心,理性看人性。
惟願我們看透這紛繁的人世,溫柔而強大,理性而深刻。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作者 | 張得裡,寫有深度的文章,做有内涵的女子。
欄目主理人 | 徐徐來
排版 | 鄭向北
音樂 | More Than Words Can 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