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皮諾媽!
學校,本該是一座讓孩子們遠離成人社會、無憂無慮學習的象牙塔,裡面本該隻有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跟朗朗讀書聲。但事實上,這座象牙塔就是一個“小型社會”,裡面被欺負、被霸淩的孩子比比皆是。
據公衆認知調查資料報告《看見校園霸淩》顯示:在36000多名參與調查的人中,有50%以上的人,都遭遇過校園霸淩。

校園霸淩,就像雪崩時的每一片雪花,沒有無辜者!《看見校園霸淩》中調查得知,部分被霸淩者會徹底放棄學業,能真正做到“沒有影響、不受傷害”的寥寥無幾。
01他打我,我還手了,我被判了8年
前段時間,皮諾媽在網上看過一個“熱血沸騰”的熱搜:刺死霸淩者當事人獄中拿刑法大專文憑。
短短的10多個字,觸動了家長們内心深處最為敏感、無奈、憤怒的症結。
熱搜的主人公名叫陳泗翰,多年前,他在學校食堂排隊打飯,被一個男同學踩了一腳。
陳泗翰看那個男同學,并沒有道歉的意思,就說道:“你剛踩到我了”;
“我就是喜歡踩”,男同學回複;
陳泗翰氣不過,于是兩人發生了口角,并打了一架。結果當天下課後,對方就叫來了一幫同學,将陳泗翰拉到樓梯處毆打、辱罵......
陳泗翰知道,這時如果認輸或是告訴老師的話,以後會頻繁地被欺負。是以,他沒有告訴老師跟父母,而是選擇了忍受。
沒想到當天放學後,對方就喊了一幫霸淩者,将陳泗翰拖出學校,拉到了一個沒有監控的巷子,逼着他道歉,否則就每10秒踢他一腳。
霸淩者更是揚言道,我們就來“單挑”,定下輸赢。
後來一堆人都圍着陳泗翰打,陳泗翰被打得遍體鱗傷、極度恐慌,迷迷糊糊從圍觀同學手中接過一把刀。
霸淩者見狀,直接給了陳泗翰後背一刀,同時,陳泗翰也雙手舉刀,刺向了對方的胸口,然後就暈倒了。
醒來之後得知,霸淩者不治身亡了。案發之後,陳泗翰的父母賠償了對方11萬元,在同學們的聯名請求從輕判處信後,案件經過半年的審理,年僅15歲的陳泗翰被判了有期徒刑8年。
023種家庭的孩子,容易遭遇校園霸淩
看完這個熱搜後,皮諾媽内心久久不能平靜,便把這個熱搜分享到了好友群,詢問群中的老師朋友:在學校,哪些家庭的孩子容易被欺負?我們好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幫助孩子。
一個班主任朋友說道,綜合分析每一起霸淩事件,會發現被霸淩的孩子,幾乎都出自于這幾類家庭:
孩子被欺負,家長總說“沒關系”
在班主任朋友的啟發下,皮諾媽想起自己讀書那會兒,由于長得矮,經常被同學欺負。
有次,同桌想抄作業,我不肯,結果同桌直接搶,沒搶到就打了起來。
最後老師知道了,通知了雙方家長來學校,看到媽媽後,我先是大哭,随後挽起衣袖,露出被同桌抓傷出血的手臂,期待媽媽能幫我讨回公道。
可誰知,媽媽看了一眼後,聽到對方說要賠償醫藥費後,連忙說道:“一點小傷,沒關系”。
看到媽媽的态度,我頓時委屈至極,對媽媽很是失望,她的一句“沒關系”就像一盆冷水,徹底澆滅了我的期待與渴望。從那以後,我對父母隻報喜,從不報憂。
一個對父母隻報喜不報憂的孩子,在學校就容易成為霸淩者的目标。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家長總從自家娃身上找原因
當孩子被欺負後,有些家長總覺得是自家孩子的不對,面對孩子的哭訴,他們習慣性的反應是:
“你是不是做錯什麼了?要不然人家怎麼不打别人就打你,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再說了,你又沒受傷,打幾下就打幾下吧,哭哭啼啼地幹啥”
孩子被欺負,本就是他最無力、最無助的時候,此時向父母求助,沒有得到幫助不說,還反被羞辱了一番。此後,不論他們受了多大的委屈,多半也會獨自忍受,當忍受成了習慣,霸淩者便會更加肆無忌憚,孩子被欺負也在意料之中。
面對孩子的求助,家長習慣性地忽視
當紅演員馬思純,在節目中坦言:自己讀書時,在學校經常被欺負、被擠兌,可樂杯中時常被同學加抹布水、粉筆灰、拖把水......更是被同學嘲笑是“胖子”,導緻她性格變得非常敏感。
當她多次向父母訴說這些事時,父母卻說:“不要理會他們,你要努力去證明自己,你要過得比他好”。
父母的話很輕,但對當時的馬思純來說,就如同一把枷鎖,讓她深深地陷入自我懷疑中,很長時間都走不出來。
當孩子被欺負,向父母求助無果時,就隻會忍氣吞聲,成為霸淩者們欺負的對象。
03
在學校,孩子免不了與同學發生沖突,當孩子被欺負時,父母要做的是去當孩子的避風港,告訴孩子具體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差評師。比如:
當孩子被欺負時,是該勇敢反擊,還是默默忍受?
當孩子被排擠時,是積極融入,還是百般讨好?
當孩子被造謠時,是該保持沉默,還是證明清白?
父母都需要提前教會孩子應對的方法,讓霸淩者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不好惹”。畢竟,在這個世上,孩子除了父母,再沒有誰可以安心依賴了,父母也要盡可能地當好孩子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