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動≠多動症 别耽誤寶寶發展

人們習慣于給别人貼标簽,尤其習慣給小孩子貼标簽。比如,“你家寶寶是不是太内向了?”“你家寶寶不夠活潑哦~”“我家寶寶怎麼這麼膽小?”“你家寶寶是不是有多動症?這麼調皮!”“我家寶寶太調皮好動了,是不是多動症”……

在衆多的标簽中,“多動症”就是很常見的一個,而且是人們常給男孩子貼的标簽之一。

如果孩子貪玩好動,性格外向,表現得非常調皮,經常這裡摸摸那裡看看,還喜歡摔東西,又或者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的話,大人們就會給孩子貼上“多動症”的标簽。

但事實上,大部分情況下都隻是孩子“好動”的表現,而非“好動症”。

好動≠多動症 别耽誤寶寶發展

好動≠多動症,别搞錯了

患有好動症的孩子,在任何的環境和場合下表現的活動都會比較多,沒有自控能力。而調皮好動的孩子,如果将他們放在陌生的環境,他們能控制自己的行為,隻有在熟悉了環境後才會表現出活潑好動的一面。

好動症的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件事,易受外界刺激,存在注意力障礙,很難集中精力于某一件事。而好動的孩子,隻要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能集中精力去做,如果被打斷還會顯得非常不耐煩,比如看卡通片。

患有好動症的孩子做事情沒有目的性,雜亂無章,并且缺乏理性思維,做事情不計後果。比如小朋友一起做遊戲,他會不自覺地做出各種打擾的動作,甚至搞破壞,行為不考慮後果,也不會吸取教訓,還容易與人發生沖突。而活潑調皮的孩子,雖然好動,但做事情是有一定目的性,好奇心、探索欲驅使。

另外,患有多動症的孩子,智力不存在問題,但是卻很難完成精細動作。而一般好動的孩子,在做一些進行精細動作時能靈活自如。

兒童多動症一般有三大核心症狀,分别是注意力缺陷、活動過度以及容易沖動。要判斷孩子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主要看三點:

1.是否有自制力,尤其是在陌生、嚴肅的場合裡,比如課室。好動症的孩子在這些場合裡會控制不住各種動作,會走來走去或者随便說話。

2.活動是否與興趣有關。好動的孩子碰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能夠堅持做完,而多動症的孩子則不能持續太久。

3.看做事情是否有計劃、安排、目的。比如,一般好動的孩子在看完卡通片後,他會想起來還未做作業,但是多動症的孩子卻不會有這樣的特點。

實際上,好動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寶寶學會走路後,到寶寶大概2-3歲時,自我意識加強時,好動的表現會更明顯,時常讓爸爸媽媽們感到苦惱。但其實這是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但是更新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動作也不靈活,是以才會出現一些讓父母頭疼的“破壞”行為。

好動雖然是好動症的一種表現,但卻不等于好動症,頑皮多動和多動症,兩者也有本質的差別,媽媽們千萬别誤解了。一般情況下,家長可以通過以上的一些特點來進行判斷,如果家長自己無法區分,可以去醫院請醫生幫助鑒别。但千萬别随意給孩子貼上标簽!

内容來源網絡 如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