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預計2022年初進入臨床試驗,成都“智”造奧密克戎新冠疫苗取得重要進展

22日,據成都威斯克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簡稱“威斯克生物”)官網消息,近日,在針對突變新冠病毒疫苗的國家應急攻關項目資助下,威斯克生物的第二代新冠疫苗針對Omicron(奧密克戎)變異株取得了重要進展。

預計2022年初進入臨床試驗,成都“智”造奧密克戎新冠疫苗取得重要進展

▲二代新冠疫苗針對野生病毒和不同變異株的中和抗體滴度

據了解,該疫苗屬于最新的第五代疫苗技術(全人工合成疫苗),針對新冠突變株的S蛋白,基于結構精準設計了亞機關疫苗抗原,可自組裝為穩定蛋白顆粒疫苗。疫苗的規模化生産采用國際上先進的昆蟲細胞生産技術,并配合國際新型疫苗佐劑。免疫小鼠或猴子等動物後該疫苗可誘導産生高滴度的中和抗體,針對Omicron變異株的中和抗體可達到上萬的水準(代表血液稀釋一萬倍仍有阻斷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之前也發現該疫苗針對巴西株、南非株、Delta株等多種變異株的真病毒的完全抑制的中和抗體也能上萬,提示該疫苗是針對多種變異株的通用型新冠疫苗,也是目前國際上公布的第一個對Omicron變異株有高滴度中和抗體的新冠疫苗。

目前,該疫苗已完成工藝研究及規模化制備,生産工藝穩定,産品已由中國藥品食品檢定研究院檢定合格;已完成小鼠、大鼠、猴子的免疫原性與保護力的藥效學研究以及臨床前安全性評價;已于今年8月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送出申報資料,預計2022年初正式進入臨床試驗。

中和抗體代表疫苗産生抗體中和病毒的能力,是國際上通用的判斷疫苗有效性的重要名額。根據最新Science雜志發表的文章,多項臨床研究資料表明,中和抗體滴度直接決定疫苗保護力:疫苗誘導産生中和抗體滴度NT50為10,100和1000,疫苗接種後的保護力對應為78%,91%和 96%。威斯克生物的二代新冠疫苗針對多種變異株的中和抗體NT50均可達到上萬,有理由推測該疫苗是對抗各種變異株的新冠病毒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成都威斯克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的10多位科學家在魏于全院士上司下,由學校、科學家團隊與成都市高新區共同創立。迄今,公司已進行了A輪與B輪融資,完成融資20多億。

目前,威斯克生物已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建成年産能1億劑的生産基地,已完成GMP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的建設和驗證,取得了四川省藥監局頒發的《藥品生産許可證》。公司現有成熟的昆蟲細胞表達平台、mRNA疫苗平台、新型佐劑平台、細菌疫苗平台和惡性良性腫瘤疫苗及免疫治療平台,擁有新冠疫苗、多價流感疫苗、疱疹病毒疫苗、惡性良性腫瘤免疫制劑等21個管線,其中一代新冠疫苗的3期臨床試驗已全部入組完成,在日本已完成臨床試驗。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圖據威斯克生物官網

編輯 陳怡西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