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導購
專注于新能源車資訊及導購
關注
在12月18日的NIO Day 2021上,蔚來CEO李斌同志用一句“油車除了能聞點汽油味兒,聽個響兒,别的還有什麼好”,成功得罪了全國燃油車使用者。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确實為使用者帶來了完全不同于傳統燃油車的價值體驗,并且也湧現出了不少明星産品。然而,畢竟目前的乘用車市場佔有率依舊以燃油車為主,像蔚來、特斯拉、宏光MINI這種單純的純電汽車銷量占比還不足10%。
資料永遠不會說謊,根據中汽協最新釋出的銷量統計,今年1-11月份純電乘用車銷量231.8萬輛,而1-11月份乘用車總銷量達到2349萬輛,足見,燃油車仍舊是乘用車市場的絕對主力。
蔚來嘛,今年1-10月累計銷量72,119輛,别說跟一線的大衆、豐田、通用比,即便是同樣主打新能源的特斯拉(同期202,860輛)、比亞迪(530,079輛),其銷量資料也都遠超蔚來汽車。
作為一家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确實應該有打破正常的進取精神,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樂觀态度,但也應該清醒認識到市場占比和使用者訴求。“買油車是懷舊”、“完全不了解,怎麼現在還有人買油車”、“油車除了能聞點汽油味,别的還有什麼好”,這種話從李斌嘴裡說出來多少有點“膨脹”了。
那麼問題來了:面對純電汽車,如今燃油車當真不堪一擊了嗎?
首先,我們必須清楚,高新科技的發展除了要服務社會(節能減排、碳中和),還得帶來更高效、便捷的産品體驗。截至2020年,中國境内加油站總量達11.9萬座,中石油/中石化占了近一半,其他是民營、中海油以及外資,城區/郊區20公裡内必有加油站,加上現在的智能化改造,不堵車時體槍加油/掃碼付費5分鐘搞定。
加油站,全國11.9萬座
以目前純電汽車的充電功率,大部分充電30分鐘也就能跑300km,同時,充電樁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遠不如加油站高效。從便利性角度來看,燃油車在未來10年内都不太可能真正被純電汽車取代。
蔚來換電站,全國400座
或許有人會提到蔚來的換電方案,通過直接更換電池确實能最大限度解決充電效率太低的問題,跑固定線路的物流客運、公共交通确實可以使用這樣的方案,例如純電公共汽車。蔚來全國也才400個換電站,主要覆寫一線城市和高速主幹,這對于強調自由度的私家車并不友好,去任何一個陌生的地方,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補電問題。
最後,目前動力電池的技術瓶頸依舊存在,不光是能量密度達不到汽油的水準,而且對用車環境也非常敏感。例如,經常面對零下溫度的東三省地區,純電汽車的續航裡程會大打折扣,-20°C的環境溫度甚至會讓滿電續航裡程直接對半砍,這對絕大多數使用者而言都是難以接受的。
冬季,純電殺手
燃油車則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冬天開空調暖風時熱量全部來自發動機冷卻,甚至不需要啟動壓縮機,不影響油耗水準。而純電汽車無論冷/暖空調,都需要大量消耗電池電量,因而影響續航裡程。
退一萬步說,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真的是廠商的功勞嗎?
其實也不盡然,就市場而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才是推動保有量穩步上升的主因。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免費綠牌、沒有購置稅減免,再把北廣深的“限行緊箍咒”裝上,還有多少人會對電動車感興趣,新能源汽車還有現在局面嗎?
總結
為什麼現在絕大多數消費者仍堅持選擇燃油車?最核心的原因是燃油車能真正給出全場景覆寫的高效出行解決方案,而關于綠色出行方面的“宏大叙事”或者價值體驗方面的主觀命題,對絕大多數使用者都不是買車重點參考名額。
并且,燃油車并不是完全止步不前,等着淘汰,也在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包含豐田、本田、比亞迪在内,針對内燃機的電氣化改造已初見成效,并誕生了諸如卡羅拉雙擎E+、秦PLUS DM-i這類混動車,不充電的綜合工況油耗水準(4-5L/100km)比純燃油車普遍降低一倍,并且也支援外接電源充電,這才是即契合節能減排大環境,又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