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上學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厭學,不想去學校怎麼辦?孩子找各種借口,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問家長能不能不去學校,這時候家長就困惑了,該怎麼回答孩子呢,應該怎麼做可以讓孩子主動去學校呢?
面對孩子的提問,家長的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不可以,孩子在适齡的階段,就是要去學校接受教育的,不可能因為溺愛孩子,孩子說什麼,家長就全部答應。孩子出現這種問題,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與孩子溝通、找出孩子厭學的原因
有的孩子由爺爺、奶奶帶,家長跟孩子溝通的比較少,是以對孩子的情況不是很了解,當孩子出現厭學的情況時,家長一定要花費時間跟孩子溝通,引導孩子說出厭學的原因。有的孩子是因為成績差厭學,有的是因為在學校被孤立厭學,還有的是因為跟老師之間有誤會厭學,面對不同的原因,家長要找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孩子因為成績差厭學,家長需要找出是哪門成績差,是因為什麼原因成績上不去。比如國文成績差,作文不會寫,閱讀了解不會做等,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後,家長給孩子輔導或者給孩子報作文班等,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了,自然而言的也就喜歡學習了,喜歡去學校上課了。

孩子因為被孤立厭學,家長需要找出被孤立的原因,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問題,人際交流能力差,還是因為跟朋友之間鬧沖突了,不想去學校。孩子的人際交流能力差,慢慢的時間長了,就不敢在大家面前說話,表現出一種不合群的現象。家長針對這個問題,要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學會表達,大膽地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嘗試着表達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想法沒有對錯,隻要勇敢表達出來就好了。如果是因為跟朋友之間鬧沖突了,家長就要引導孩子,安撫孩子的情緒,在學校上課,這都是避免不了的事情,跟朋友解釋清楚誤會就好了。
孩子因為跟老師之間的誤會厭學,家長就需要找出跟老師之間的誤會所在,比如孩子沒帶作業,老師誤會孩子沒寫作業,知道真相的家長,安撫完孩子的情緒後,然後跟老師溝通,告訴老師确實是他誤會了孩子,老師都是有職業道德規範的,他們會謹記為人師表的責任,做錯了會及時道歉的。孩子跟老師之間的誤會解除了,也就會乖乖的去上課了。
2、安撫孩子情緒、緩解孩子的焦慮
孩子厭學不想去學校,有的父母就大方雷霆,對孩子不耐煩,又打又罵的把他們送去學校,這種行為絕對是不允許的,這樣隻會适得其反,孩子不僅對學校産生恐懼,對父母也會産生心理陰影,面對孩子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安撫孩子情緒、緩解孩子的焦慮,讓孩子處于一個身心愉快的氛圍。
在孩子教育過程中,孩子厭學不想去學校,屬于正常現象,家長面對孩子出現的這種情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找出孩子厭學的原因,隻有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效果才會顯著,否則家長所做的努力也隻不過是徒勞無功。家長要重視這個問題,要盡早發現及時解決了,否則問題堆積越多,後果也是很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