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頭市澄海區人民醫院婦科門診接診了一位患有“葡萄胎”的患者。該患者于今年6月初已經在其他醫療機構清宮2次,術後還持續出血了1個多月,經複查血HCG反彈上升,于是患者輾轉來到汕頭市澄海區人民醫院求診。
“‘葡萄胎’早期的症狀像懷孕,但其實不是正常的妊娠,而是一種疾病。”該院婦産科醫生林藍告訴記者,這種患者的妊娠物長得像一串串葡萄籽,這種疾病由此而命名。雖然不是正常的妊娠,但這種疾病會導緻子宮異常地增大、出血,婦産科醫生們所熟悉和最常用來判斷是否懷孕的名額血HCG數值也會升高,看起來很像妊娠。

孫逸仙紀念醫院教授王麗娟為患者就診。 受訪者供圖
該院接診醫師詳細地詢問了患者病史,并為其進行了婦科檢查,初步考慮為妊娠滋養細胞疾病,侵蝕性葡萄胎或絨癌,并與超聲科聯系後進行了陰道超聲,最終診斷為侵蝕性葡萄胎,未排絨癌,行胸部CT檢查,發現多處肺部轉移病竈。
據了解,所謂妊娠滋養細胞疾病,指的是一組來源于胎盤滋養細胞的疾病,包括良性的葡萄胎及惡性滋養細胞疾病等。而此例患者所患的侵蝕性葡萄胎,又稱惡性葡萄胎,其病變可侵入肌層或達子宮外,水腫絨毛可累及陰道、外陰、闊韌帶或盆腔。如果葡萄胎組織穿破子宮壁,可引起腹腔内大出血,也可侵入闊韌帶内形成宮旁腫物。侵蝕性葡萄胎還可以經血液循環轉移至陰道、肺,甚至腦部,形成轉移性葡萄胎。根據轉移部位的不同可引起相應症狀,預後不良。
考慮患者還有再生育要求,該院婦産科主任許少敏帶頭成立專病治療小組,多次連線專科聯盟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的滋養細胞惡性良性腫瘤權威專家王麗娟,進行溝通,最終診斷并确定治療方案。化療方案由在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瘤專科進修歸來的醫師林藍負責跟進。
兩個化療療程過後,12月8日,患者血HCG已經降至3.6IU/L,化療期間患者肝腎功能正常,無骨髓抑制,體重無下降。這意味着,患者隻需要再鞏固2—3療程的化療就可以進入定期随訪階段。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葡萄胎在中國及亞洲某些地區發病率為2/1000次妊娠;而在歐洲和北美發病率通常小于1/1000次妊娠。滋養細胞疾病在婦科惡性良性腫瘤領域屬于不太常見的病種。“以前這樣的疾病隻能到汕頭市區大醫院,甚至廣州的惡性良性腫瘤專科醫院才能救治。”林藍告訴記者,而該院與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建立了婦科聯合診療中心,依托上級醫院的經驗與技術,澄海區的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省級醫院的診治技術。
林藍提醒,侵蝕性葡萄胎常見症狀有陰道出血、子宮異常增大、轉移病竈相關症狀、腹痛等,對于治愈後的患者而言,及時、定期地進行随訪也極為重要,一定要謹遵醫囑,謹防疾病的反彈。
【記者】 王涵琦
【通訊員】 陳健星
點選圖檔,一鍵報料
【作者】 王涵琦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