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6歲男孩的家長;作為一個閱讀了近百本育兒書籍,上千冊兒童繪本的閱讀愛好者;作為一個擁有國小國文教師資格證,略懂兒童教育的家庭教育者;我認為一個具有競争力的孩子,必須具備以下這些習慣與能力:
01.良好的閱讀習慣與能力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
自可愛多出生以來,我就特别注重培養親子閱讀這塊内容。
從可愛多8個月左右,我就開始每天陪他進行親子閱讀,買了很多洞洞書、立體書、影片書和布書供孩子玩耍接觸。
1歲半左右開始,主要引入一些自然科普類、生活認知類、行為習慣類童書,讓孩子通過閱讀,認識一些常見的動植物,了解與其他人相處的禮儀,知道如何照顧和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3歲以後,主要引入一些故事性、科普性和趣味性比較強的繪本,讓孩子在親子繪本閱讀中找到科普,進而逐漸學會和适應自主閱讀。
為了讓可愛多實作随時随地閱讀的好習慣,我在主卧、次卧、客廳等每個他可能出現的地方都堆放了一些繪本。制造這種擡頭不見低頭見的效果,主要是為了增加繪本被孩子“寵幸”的機會。
另外,我每天晚上都會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陪他讀繪本,講故事,幫助可愛多養成睡前閱讀的好習慣。有時候我忘記給他講故事了,小家夥還會發脾氣跟我鬧騰,“不行,必須講完故事再睡覺!”
長年累月的閱讀習慣培養,可愛多也深深愛上了繪本閱讀。不管是在床上,在廁所,坐地鐵,還是去外面玩耍,總會想着帶一本書在身邊,“我無聊的時候可以看看嘛!”
這讓我想起了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錄——《窮查理寶典》裡的一段話。
“我手裡隻要有一本書,就不會覺得浪費時間。”查理任何時候都随身攜帶一本書,即使是坐在經濟艙的中間位置,他隻要拿着書,就安之若素。
有人誇查理是“行走的百科全書”,知識淵博,無人能敵;有人誇查理是天才投資人,眼光獨到,投啥都掙。
他和兒童一樣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又有第一流的科學家所具備的研究素質和科學研究方法。任何問題在他看來都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通過自學完全掌握,并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創新。
我希望可愛多也能像查理·芒格一樣,養成終身閱讀的好習慣。即使不能像查理·芒格一樣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也可以讓自己的精神因為閱讀變得充實而富足。
02.學會自律和自強
自律和自強是我個人認為非常重要的兩個習慣和能力。
自律,意味着自我限制、自我管理,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行為和情緒等等。
在生活、學習上不懂得自我限制的人,往往最後都會吃大虧。
舉幾個生活中的小例子。
比如孩子光顧着看卡通片,隻圖一時的快樂,連續看了很久也沒意識到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沒及時完成。長此以往,成績下滑是必然的。
比如孩子覺得甜食好吃,就一直吃個不停,吃到撐了也不願停下來。長此以往,發胖,腸胃出問題是必然的。
比如孩子每天上學拖拖拉拉,即使每天遲到也毫不在意。長此以往,養成了不守時的壞習慣,未來進入職場或者組建家庭,隻會栽更大的跟頭。
是以,在生活中我會明确要求可愛多自律,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以看卡通片為例,可愛多在家每天隻能看一集,而且要自行提出申請。看完一集後自己主動關閉,倘若沒按要求操作,那就取消後續每天的觀影資格。
定了這個規矩後,可愛多被懲罰過兩次,就長記性了。現在基本能做到每次看完一集,自主關閉ipad。
制定明确的家規,并堅定執行,有助于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再來說說自強。“自強”意味着有“三心”,即上進心,好勝心和羞恥心。
這“三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
沒有這“三心”,孩子考砸了,也會覺得無所謂;比賽輸掉了,也覺得天經地義;被别人言詞、行為羞辱了,也認為沒關系,破罐子破摔……
告訴孩子,大自然的生存法則是“優勝劣汰”,陪孩子看一看殘忍而又真實的動物世界。
人類世界也是同樣的道理。隻有努力學習,不斷提高生存技能,将來才有可能成為優勝者,享受生活在金字塔頂的幸福生活。
03.學會自我複盤和反思
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說的就是複盤和反思的重要性。
如果你沒有學會複盤和反思,那麼你可能會一直淪陷在失敗的漩渦裡無法脫身,屢戰屢敗。
唯有不斷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有可能絕地反擊,反敗為勝。
可愛多一直在學圍棋,從初級班到進階班隻花了近一年的功夫,升得也算比較快。但近期遇到了瓶頸,頻頻遭遇敗局。這讓他有些頹廢和失望,也對下棋産生了一些逆反心理。
我就孩子的現狀問去咨詢任教老師劉老師,她給我發了一部分指導棋的視訊,還附了一段話,“讓他自己看看,複盤一下他自己的棋,如果重新再有一次機會會走哪裡,問題在哪裡?”
這和我們當初支援孩子學圍棋的觀念不謀而合。學棋一來是為了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二來就是讓孩子學會總結和反思,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這是一種習慣的培養,也是一種能力的訓練,對于将來學習、工作都會大有裨益。
04.學會生活自理
學會生活自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
據說會家務的孩子,在學習上會特别自律,家庭責任感會更強,未來成就大事業的可能性也會更高。
我倒沒有想得那麼長遠,我隻是希望可愛多在玩樂中學會生活自理,将來獨立走向社會時,可以更好地照顧好他自己。
目前,他學會了擦桌子,洗碗,拖地,剝豆豆,整理書架,整理玩具,自己穿衣和穿鞋,疊衣服,挂衣服、做披薩,做餅幹,包餃子,包燒麥等一系列家務。
可愛多在做披薩
對于幼齡兒童來說,做家務并不是負擔,卻代表着遊戲、樂趣和成就。
說實話,剛開始可愛多接觸家務是他主動要求的。
“媽媽,可不可以讓我試一試?”“媽媽,我也想玩這個。”“媽媽,這個看起來好好玩,讓我玩玩看。”
每次體驗結束,還意猶未盡,“媽媽,下次我還要玩這個。”
在這個學習和體驗的過程中,孩子感受到了自己體内蘊藏的巨大能量,“媽媽,現在我和你一樣厲害了,我也會做XX了。”
做得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慢慢承擔家裡的部分家務,比如扔垃圾,掃地,擦桌子,并且學會了解和體諒父母的辛苦。
05.擁有同理心,會換位思考
同理心對于孩子建立和維系社交關系非常重要。
有同理心的孩子往往被認為是善良、可愛、團結的,比較受人歡迎;沒有同理心的孩子往往被認為是冷漠、孤僻、無情的,通常會受到同齡人排斥。
是以,不管是在家庭中,還是校園中,抑或是未來步入職場,有同理心,會換位思考的人往往更吃香。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的能力呢?
1.讀故事
這個世界上沒有孩子不愛聽故事,不愛看故事。
故事有着神奇的魔力,讓人無法抗拒。
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讀故事是最好的塑造其思想品格的方法,也是最簡便、經濟、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
插圖來自《寫給愛哭的妹妹》
比如《寫給愛哭的妹妹》講述了妹妹出生後,哥哥的“艱難處境”。一封封哥哥的親筆書信,記載了哥哥對妹妹所有的愛恨情仇。歪歪扭扭的字型,誇張有趣的插畫,讓孩子在哈哈大笑中明白為人兄長的不易,更加懂得了解哥哥。
比如《冒險家希爾達》中講述隐形人來希爾達家裡搞破壞時,我們會很憤怒,覺得這群隐形人太不講理了,太壞了,非用這種令人不齒的手段逼希爾達立刻搬家!可是,當希爾達縮小後,看到自己的大腳确确實實踩碎了很多小精靈的家,讓它們流離失所,我們又會覺得,小精靈的做法無可厚非。
我們能夠換位思考别人的處境,這就叫同理心。
2.模拟情景
孩子鬧脾氣時,會大吼大叫,亂踢亂打。這會讓我們也覺得很煩,覺得孩子不講道理,無理取鬧。
又或者說,你在很專心地做事情,孩子突然爬到你身上摟住脖子,或者用拳頭擊打你的後背,會讓你覺得很頭疼。
那麼,如何應對這些情景呢?我有幾個方法:
A.告訴孩子,你想要我陪玩,沒有問題。但是必須等我把手頭的事情做完。
B.明确具體陪玩時間。
C.明确後果。你繼續鬧,我的工作時間延長了,陪你玩的時間也會往後延,最後可能導緻大家都不開心。
那怎樣讓孩子體會這種被打攪,很不爽的感受呢?
有一次,可愛多在專注玩玩具時,我也故意去騷擾他,讓他沒法繼續開心玩耍。然後告訴他,這就是我當時的感受。
當然,這種方法不建議經常用。因為保護孩子的專注力是相當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的育兒經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