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導語:

為了滿足自己的控制欲,很多父母打着“為你好”的旗号對子女實施語言暴力,口口聲聲地說:“我這都是為你好”“我這麼做還不是因為我愛你”“你以為我想管你,還不都是為你好”,這一句句“為你好”的話語,有時也會變成一種語言暴力,最終受傷的隻能是孩子。

在湖南,有一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整日黑白颠倒,不工作整日打遊戲,把自己關在房間,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這都是因為“為你好”。

01.女大學生在家躺平

她叫文文(化名),是一個畢業一年的大學生,她說話慢,反應遲鈍,别人問她問題,要過很久才能聽到她的回答。她身材偏胖,眼神中透露出迷茫,對生活抱以“破壇子破摔”的态度,同齡人都在忙着找工作,而她卻什麼都不做,整日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為此文文的母親非常擔憂,母親拿出以前文文的照片,一個活潑開朗美麗的女孩,照片和現在的文文判若兩人。母親很是不了解,曾經開朗的女兒,現在确診是把自己關在房間,白天睡覺,晚上起床吃喝拉撒玩遊戲,就連大小便都在房間臉盆解決,隻用了一年的時間,體重就上漲了40斤。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文文的母親坦言,這一年的時間裡,女兒文文不願意和她說話,不管她問什麼說什麼,文文的态度都非常惡劣,甚至還會動手打她,視她如仇人。

無奈之下,母親被迫找到調解組幫忙解決問題,作為母親的她,擔心女兒如果一直宅下去,以後的生活該怎麼辦?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當調解組來到文文家時,文文的房間門緊鎖,透過窗戶我們可以看到,房間的牆上貼着漫畫海報,櫃子上還擺着文文的藝術寫真,這一切看似都很正常,這和大多數20多歲的女孩一樣。但當看到房間地闆上滿地的垃圾和雜物,地闆上還有一個顯眼的臉盆,還有縮卷在床上任憑母親如何喊叫依舊紋絲不動的文文時,這根本就不像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該有的樣子。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文文的母親試圖從門口的窗戶爬進去,文文理都不理,幾番嘗試後,母親最終放棄了。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她告訴調解員,文文要下午5點鐘才起床吃飯,每天不洗漱也不換衣服,餓了就把白天的剩飯熱一熱,渴了就從冰箱裡拿水和水果吃。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在文文的母親看來,文文之是以變成今天這樣子,是因為當初她大學剛畢業,父母給她安排了一份工作,但上班不到40天就和同僚鬧沖突,然後就辭職在家,慢慢地就變成了今天這樣子。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02.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晚上的時候,其他人家的燈都逐漸熄滅了,聞聞屋裡的燈卻亮了起來,這個時間才是溫溫一天的開始。在晚上的時候調解組終于見到了文文本人,看見陌生人闖入自己的房間,文文直接走出房間,想把自己關起來,她的母親上前阻攔,兩人一直僵着,最終文文答應和調解組單獨聊聊。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調解組和文文聊天,文文每個問題都要思考很久才能回答,可隻要一問到她母親,她的反應卻很激烈,她很恨母親。

文文房間有一面鏡子,被文文扣在牆上,她不想照鏡子,甚至說她不敢照鏡子。這個曾經愛美的女孩她恐懼鏡子,不敢直視堕落的自己,從這樣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看出,文文并不喜歡現在的自己,她想改變,可她不知道如何改變。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當文文被問到還想變回以前那樣嗎?文文抱頭痛哭起來。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為了幫助文文改變,調解組帶着文文去買衣服,看着店裡琳琅滿目的衣服,文文黯淡的眼光中多了一點光亮,趁着文文高興的時候,她母親伸手想去幫她整理一下碎發,一向反應遲鈍的文文,卻一把推開了她。

文文為何這麼抗拒母親呢?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調解組帶文文去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得出的結論:文文反應遲鈍,思維内容缺失,智商正常,但情商很低,這些都是抑郁症的現象。

對于心理醫生的結論,文文的母親頻頻點頭,對于這個結論,她完全不意外,但聽到醫生說要給雯雯吃藥的時候,母親卻有了反對意見,她不希望女兒吃藥?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原來呀!在文文剛表現出異常的時候,母親就曾帶她去醫院檢查過,當時醫生給出的結論和現在的結論一樣。但文文的母親認為女兒得了抑郁症說出去對自己不好,在母親眼裡抑郁症就等于精神病,是以沒吃藥,沒有接受治療,她認為時間可以治愈女兒的病。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正是因為文文母親的一意孤行,讓文文的病越來越嚴重,最後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可文文母親還口口聲聲地說着,這都是為她好,處處為她着想,我很愛她的話。

最終在調解組的幫助下,文文接受正規的治療,同時也把文文帶到美容院,希望通過減肥讓文文找回自信,做回那個陽光自信的女孩。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這就是文文的故事,一個活潑開朗美麗自信的女孩,因為“為你好”,變成了現在的樣子,這到底是誰的錯呢?

03.“為你好”背後的反思

在電影《銀河補習班》裡有這樣的一個場景,馬皓文的前妻給兒子報了很多個補習班,逼着兒子去做不喜歡做的事,面對馬皓文的質疑,前期的回答是:“我是為了孩子好”。

馬皓文反問前妻:你對自己好,怎麼不每天對着鏡子罵自己兩個小時。

這個場景很熟悉,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遇到,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事情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時,我們總是看不清。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就如文文的母親一樣,從小管控她,就連大學畢業了,還要幫文文安排工作,最後呢?在文文看來,母親根本不愛自己,她隻愛自己,母親很虛僞,虛僞地隻想控制自己,最終演變成了文文心中的恨。

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說:

孩子被當做父母的私人财産,父母對她施以控制,孩子最基本的成長就被粗暴打斷了。

文文的智商正常,但情商偏低,這不就是母親管控太多的結果嗎?她的成長被母親粗暴地打斷了,“為你好”阻斷了她的成長。

母親的“愛”:女大學生在家躺平,大小便在臉盆解決,一年胖40斤

這個口口聲聲地說“為你好”的母親,知道自己的女兒生病了,卻因害怕别人知道而不願意為女兒治療,這種愛有多麼自私和可怕,這才是文文變成現在這樣的原因。

是以别再對孩子說“我這都是為你好”,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蹲下來教育,讓孩子看家長怎麼做,而不是怎麼說。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孩子每天拉弓有什麼用。給孩子成長的空間,給孩子築夢,未來的路靠孩子自己走。

最後問問大家,你覺得文中的文文變成這樣是什麼原因呢?

繼續閱讀